APP下载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2019-01-06李传鹏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绒花葱油饼良渚

李传鹏

良渚古城遗址被写进教科书

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学年伊始,翻开新发的历史课本,七年级(初一年级)同学就能看到良渚古城遗址的最新介绍。此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数学和高中历史教科书中,也有良渚古城遗址的介绍。

在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看来,此次把良渚古城遗址写进教科书,有利于广大青少年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有利于展示真实全面的古代中国,对做好良渚遗址保护、良渚文化传承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素材解读

良渚先民在5000多年前建成并使用了1000多年的“中华第一城”,正式被请上了世界的大舞台,成为展现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立体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国家名片。

良渚古城遗址被写进教科书,意味着从今以后,全国的中学生们就能在课堂上了解我们伟大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的起源。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和考古研究工作真正“改写了中国历史”。

倔女孩“复兴”千年技艺

90后女孩征珊珊,江苏扬州人,从中学时起就喜欢上了美术,有着良好的绘画功底。出于对服装的热爱,征珊珊大学毕业后,到上海一家著名的服装公司实习。她每次回到扬州老家,都发现做绒花生意的父母愁眉不展,他们时常感叹:“传承了1300年的绒花技艺,难道就要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吗……”

江南絨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那时的仕女们都喜欢把鲜花插在头上作为装饰,但鲜花受制于时令,不是四季常有,又易枯荣,而且鲜花插在头上容易掉色掉汁。因此,不枯不败、精致唯美的绒花便应运而生。由于谐音“荣华”,绒花也被当作富贵吉祥的象征,在武则天时期被列为皇室贡品。进入明清后,绒花又成为广大百姓喜爱的吉祥饰物。

从上世纪90年代起,鲜花不再稀缺,扬州和南京的绒花厂纷纷倒闭,纯手工制作的绒花,渐渐被各种造型别致、设计精美的头花和胸花所取代,就如同元稹诗中的“宫花寂寞红”一样,逐渐被人们忘却,而绒花艺人也纷纷转行。

近几年,随着传统文化的回潮,传统的绒花技艺再一次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然而因产品单一,又无法大量生产,加上老手艺人越来越少,传统制花厂的经营依然难以为继。每次回家,看到厂子里只剩下父母和一个老师傅在做绒花,征珊珊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于是她果断辞职,回到了扬州仙女镇同桥村家乡,继承了这门“夕阳”手艺。

如今,征珊珊在把古老绒花变成“时尚潮品”的同时,也带富了一方乡邻,给上百位老人和无业女性提供了就业机会。征珊珊说,希望未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绒花这门手艺,让传统手工技艺薪火相传!

素材解读

绒花,是由绢、绒、纱等制成的人造头花。它们颜色鲜艳,形象逼真,同时多有美好的寓意。戴于发间,夹于耳际,在轻缓的移步中,温柔了岁月。不仅雍容华丽,还谐音“荣华”,正合中国祥瑞文化。征珊珊“复兴”千年技艺,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辈子只做一个饼

20世纪初,人们一提到江苏宜兴的杨巷小镇,就会想到又香又酥的葱油饼。

杨巷的葱油饼,又叫杨巷小月饼,是顺昌祥糕坊铺子老板魏师傅的独家手艺。魏师傅的葱油饼独具特色,声名远扬,上门向他求艺者众多,焦云真就是其中的一个。

1947年7月,只有14岁的焦云真被父母送到顺昌祥糕坊铺子学艺。师父言语不多,从不主动侃谈葱油饼的制作工艺,多是吩咐活儿给徒弟们做。许多学徒因无法掌握真正的诀窍而离去,但焦云真一直不问收获地跟随着师父。

焦云真在师父家待了整整8年,虽未得师父做葱油饼的秘诀,却赢得了师父和师母的喜爱。后来,师父的身体情况越来越差,终于有一天,卧床不起了。师父叫师母把焦云真叫到床前,将葱油饼的制作工序亲自传授给焦云真。

焦云真这才真正意识到,一个小小的葱油饼,自有一番乾坤。

首先,选料极为讲究。葱,一定得是本地的小香葱,生长期一定要足月,并且要生长在半坡熟土地的才算合格;调面的水一定要先烧滚,慢慢冷却到一定程度,再用来调面;猪板油要黑猪身上的才好。其次,讲究工艺,必须要做工细、时间准、火候正。最后,葱油饼的重量要刚好25钱。这样,皮和馅儿才能达到黄金比例,保证食之甜咸适口、皮脆馅美、风味最妙。

多年以后,焦云真学徒期满,自己创立了“焦家园”。他依然遵守师父做葱油饼的手艺工序,一丝不苟地做着,一做就做到了80多岁。他还把葱油饼的技艺传到了儿孙辈。焦家园的葱油糕点“焦老苏”,已经入选《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马倩茹,选自《东方青年》2018年第4期,有改动)

素材解读

小小一个葱油饼,焦云真从少年做到耄耋之年,从平凡做到不凡,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一生只做一件事,竭尽所能做到极致,定能收获精彩的人生。

焦云真秉持工匠精神,不忘初心,打造出“焦老苏”的金字招牌,为人们留住了家乡的味道,留住了童年的记忆,更为国家留住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绒花葱油饼良渚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5000年前的“良渚人”爱吃什么肉
良渚保护大事记
“玉”见良渚
绒花
“扬州绒花”
上海老味道葱油饼
雪花
第一赞葱油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