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服饰中盘扣款式的文化研究

2019-01-06

福建茶叶 2019年5期
关键词:绳结纽扣服饰

尹 蕾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7)

1 盘扣的历史来源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漫漫长河中,盘扣的历史积厚流光,它是从古老的“结”发展起来的。我们的先祖在进行生存活动时,为了使衣服贴身保暖而不散落,便借助于绳子或带子,打结或系扣来紧束衣服。“结”的式样丰富,有起功能作用的束缚衣的“结”,也有起美化作用装饰的“结”。同时,“绳结”在人民心目中占有着很大的地位。东汉的郑玄在《周易注》中写道:“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在文字产生之前,绳结被用于记录捕获猎物数目,记录部落中重大的事件。绳结的位置、长短、颜色以及系结方式都是重大事件的编码。人们在设计绳结的穿插和式样也是凝聚智慧和创意思维的过程,据《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可见,在远古“结”被先人们赋予了“契”和“约”的诚信功能。除此外,还有记载古代各种历史事件的作用,因此“绳结”备受人们尊重。各种结绳诠释着民间的能工巧匠编制工艺和审美意识。同时“绳结”也拥有美好的象征,久而久之结绳与纽扣的演化,就诞生了盘扣。

盘扣主要功能是用于传统中国服饰上固定衣襟的纽扣,它在中国历代服饰的发展过程和当今古着国潮流行的趋势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盘扣不仅是固定衣襟的功能性存在,更是整个服饰之美画龙点睛的存在。是让整个服装呈现出精致细节和精雕细琢手工感的完美呈现。小小盘扣蕴藏着质朴、自然的情愫,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追求,还具有招福纳祥、传情达意的含义。非常符合人们对于服饰之美在形式和内涵上的双重需求。

2 盘扣在各朝代的发展

2.1 盘扣的发展

盘扣属于纽扣的其中一种,它们都起着连接衣服,固定衣服的作用,而最初的钮扣却并不被广泛的运用。

唐朝:人们逐渐对穿着讲究起来,于是就有把做工精致的手工盘花作为服饰的装饰品挂在身上,久而久之就演绎成盘扣的最初模式,只是那时的盘扣只起到装饰的作用,却并没有实质的作用。

宋元:人们刚把盘扣真正的运用在衣服的开襟处,起到纽扣的作用,可是运用的并不广泛。

明朝:简单的盘扣被运用在内衣物上,外穿的服饰不常见到盘扣的身影。

清朝:盘扣的使用就极为普遍了,它取代了以往服饰上的各种系带,广泛应用于传统氅衣、马褂、坎肩、短袄、汗衫、长衫等日常服饰上。

2.2 盘扣大放异彩的时期

清朝时满族穿着的旗装中,盘扣大量地用在侧身,而且放在里面,外面看不见,只能在衣襟部位看见一个盘扣,而且使用色泽相近的线,遮盖盘扣的存在。重要场合穿着的礼服的盘扣也是放在里面,而且遮盖在刺绣的镶边里,可以看出当时盘扣只是起到了纽扣的作用,却起不到装饰的作用。

盘扣真正的运用是在清末民初时旗袍发展起来之后才大放异彩的。分类多样,花式繁多。有些旗袍甚至故意用色彩凸显盘扣。从这时起盘扣的艺术价值才被真正的开采出来。一直到现在,盘扣依然在发光发彩,是国内外设计师的心头宠,各种中国风的衣服里都不难看到它的身影。

3 盘扣的种类与样式

3.1 盘扣的种类

盘扣是中华民族服饰的钮扣形式,制作方法和材料一般来说是用各种布料缝成纤细的条状,通过各种缠绕和打结方式盘结成形状各异的花式钮扣。中式盘扣做工精巧,款式丰富多样,犹如巧夺天工的艺术品,镶嵌在服饰上的盘扣工艺是我国服饰百花园中独树一帜的奇葩。盘扣除了具有与其他钮扣同样的使用价值,更多的却是用来装饰和美化服装,特别是应用在民族服装上,更加能体现出其服装的美感。

“结”是由“绳”演变来的,“结”被用于服饰穿着中而形成盘扣。盘扣作为一种传统的服饰手段,包嵌芯等;颜色应与盘纽、盘襻统一,用与服装相同的材料,或统一用单色、双色、三色等,只是作为服装配件存在的。缀在不同款式的服装盘扣由纽扣和纽拌两部分组成。

3.2 盘扣的样式

盘扣的款式丰富多样化,灵感来源于大自然中植物的有树叶扣、树枝扣、玫瑰扣、梅花扣、桃花扣、菊花扣、花蕾扣、花蓝扣;灵感来源于大自然中动物的有蝴蝶扣、蜻蜒扣、蜜蜂扣、青蛙扣凤凰扣、孔雀扣、燕子扣、蜗牛扣、乌龟扣;灵感来源于中国结造型的有攀缘结扣、同心结扣、十全结扣、团锦结扣、吉祥结扣、如意结扣、三环结扣、草花结扣、双线结扣、盘长结扣;以汉字为造型的有一字扣、万字扣、吉字扣、喜字扣、寿字扣等,不胜枚举。

3.3 盘扣的吉祥寓意

盘扣的寓意极好,左右对称的设计,显得沉稳、大气、精致。图案左右对称,强调大小一致,上下相同。明朝时盘扣取代系带,被广泛使用于各种类型的服装中。 盘口中大多都是成双、成对的图案,如;龙飞凤舞、丹凤朝阳、福寿延年、吉祥如意等。现代创新的盘扣也有不对称的存在,在设计襻花图案时应注意局部盘扣在传统服饰中起画龙点睛的装饰作用,彰显了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也注定成为我国的传与整体的协调关系,襻花大小与数量的配制、左右不对称图案的平衡性,以及图案花形的构成结统符号之一。盘扣悠久的历史和独有的构成美感以及极具手工感的特点等要素。襻花的构成形式有:空芯、实芯、感,精致的工艺手法形成了其独有的民族风格。

4 盘扣在传统婚服中的运用

明清是盘扣的繁荣发展时期,运用在日常服装中的盘扣被慢慢的被运用在各种正装之中,在各种正装中“婚服”算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服饰。在明朝以前,中国人并没有纽扣的概念,国人只能靠结带来束起繁冗的衣服。自明朝万历年间开始,高领女装的领子上曾见有一到两个金属制的领扣。而1997年于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发现的明代王洛家族墓中出土的两件女装有使用直盘扣,但该两件服装亦同时使用系带。在此之前,中国是没有纽扣的,这应该是中国纽扣的始祖。

在此之前盘扣都被运用在暗处,像里衣中上衣的衣襟处、外衫的连襟处等。就算是应用在外衫也都只是简单的一字扣,数目少,造型简单,颜色与服装布料同色,不突出表现,在婚服等正式服装中也很少运用到。在相关历史图片中在明清的婚礼服饰之前都鲜有盘扣的存在。明朝时,人们开始重视盘扣的造型,也开始把盘扣融入到各种服装之中,甚至官服中也能看到盘扣,在明朝历史照片中官服外衫圆领处就有一枚一字盘扣。这可以看出当时盘扣的历史趋势,盘扣的美被发掘了,它正在被发展。

清朝时盘扣更是被大量运用,清朝以后,满族人的服饰以旗袍、对襟、大襟、短装以及长袍马褂为主。这时候,绸布制作的盘扣开始普遍使用,人们不仅仅要求盘扣的固定作用,还要求其美观的装饰性。许多样式多变,寓意吉祥的盘扣都是在这个时期被研究创造出来的。

5 盘扣在现代服装中的广泛运用

近几年来,全球时尚圈都开始流行“东方古韵”,各种中国元素被重新发掘出来,与当代的工艺及现代的艺术所融合,创造出了无限的可能性。无论是长袖、短袖、对襟、斜襟,甚至于后开衩的直筒连衣裙也都会缀上几颗盘扣,就好像一只只欲飞未飞的蝴蝶。无论是蝴蝶盘扣、蓓蕾盘扣、缠丝盘扣还是镂花盘扣,它的种类再千变万化,盘扣也还是那个盘扣,但它缀在不同款式的服装上却表达着不同的服饰语言。在西式婚纱礼服上设计盘扣装饰会让整体设计散发东方质朴的神韵;在牛仔装和牛仔裤上用盘扣的元素点缀能给粗犷平凡的服装增加独特的细节,凸显新旧混搭文化碰撞的时尚态度。皮革上设计盘扣能在盘扣材质上达到一种创新尝试,解决了面料缺乏光泽和不够耐脏持久的问题,让看起来干练冷酷的皮服在细节处显得细腻唯美。立领配盘扣,氤氲着张爱玲时代的含蓄和典雅;低领配盘扣,洋溢着90年代都市女性的浪漫和娇俏;短坎长裙中间密密的缀一排平行盘扣,于瑞丽之中见美感;斜襟短衫缀上几对似花非花的缠丝盘扣,于古雅之中见清纯。我国传统服饰在刺绣工艺的繁荣发展推动下盘扣形态多姿多彩,尤以古老的手工盘扣最为精巧细致,它融进了制作者的心性和智慧,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

6 结语

现在人们衣服上的纽扣,从功能上来说都是盘扣的延伸,而盘扣又经历了中国古代绳、结、带、扣长期多样的演变。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每个时期都具有其鲜明的中国服饰特点,它蕴含了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和创造精神。盘扣的制作工艺考究,造型细腻优美,品种花样繁多,极富有想象力,作为一种用来装饰服装的手段来说,它无疑是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结晶。

盘扣艺术由国门走向世界,得到了西方文化的赞美和认可,无论是黄皮肤、白皮肤还是黑皮肤,无论是男女老少,只要穿上漂亮的中式服装,再配上那精巧美妙的盘扣,都能流露出东方民族服装的庄重、华美和典雅的风韵。这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而我们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拥有这种身份的我们更应该了解这份文化,让这份文化遗产一直流传。

猜你喜欢

绳结纽扣服饰
绳结艺术的现代传承研究
动物“闯”入服饰界
小纽扣大变身
活动名称:印加奇普绳结(INCAQUIPU)数字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飞行服为什么没有纽扣?
玩转纽扣
飞行服为什么没有纽扣
“解绳操” 防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