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与工匠精神的有机结合

2019-01-06孙婧婍

福建茶叶 2019年5期
关键词:茶业茶农茶道

孙婧婍,郭 佳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茶,中华大地千年国饮;同样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舜“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的中国工匠传统和文化。但今天,提到茶道,首先想到的是日本;提到工匠精神,也绕不开日本。茶之道的兴盛成就了日本精神,而中国的茶文化也应在如今提倡工匠精神的中国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1 茶文化的内涵

茶是普通食用草木,经过古代礼乐的熏陶,通过贸易(丝绸之路)、征战(蒙古西征)走向世界,成为一种承载中华民族文化的标志性载体:它源于中华传统儒、道、佛的哲学思想;它是全球各地茶文化的源头。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园面积世界第一,种茶饮茶的历史悠久,造就独一无二的茶文化。自东汉华佗在《食经》中记载“苦茶久食,益意思”起,我国茶诗、茶书、茶经、茶画不可胜数。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茶叶的独特口感飘洋过海,1200年前随着海空禅师抵达日本,1000年前蒙古商队将茶砖带至中亚,600年前葡萄牙船队将茶叶带到了西方,400年前查尔斯二世的妻子凯瑟琳·布拉干萨将茶带入了英国皇家,无数次传播使改变了世界对茶的认知,如今世界150多个国家的28亿人口感受着它所带来的奇妙。

中国古代茶文化源自“修身养性”、“中庸平和”的哲学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交流的深入,中国茶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到近代,周作人先生认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茶学家庄晚芳教授指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还归纳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廉:廉俭育德、美:美真廉乐、和:合诚处世、敬:敬爱为人。”;茶文化专家陈香白认为中国茶文化包含茶学说、茶艺、茶礼、茶德、茶情、茶理、茶道引导共七种义理。

2 茶文化中蕴含的工匠精神

来自宋代中国的五粒茶籽,被种入了日本京都高山寺旁存活至今,这片古树茶园,成为日本人心中茶的最神圣最初的源产地,中国茶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成为了日本想象力和精神的源头,茶在日本变幻出不同的状态,让日本人体验着极致的口感,更醉心于虔诚的仪式,茶道在日本衍生了更多的意义,匠人精神就是其中之一。

反观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不仅使国家生灵涂炭,包括中国茶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及传承也遭到了极大的毁坏。如云南省双江县勐库镇东半山藤条普洱生茶的原产地,这里曾有着全世界最多、最古老的古茶树,是世界最集中的茶树原产地之一,但因古茶树过高采摘不易、战争导致茶叶难卖等历史原因的影响,大量的古茶树被矮化(砍伐树枝)处理,而古茶树和矮化茶树茶叶的口感有天壤之别。直到近四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生活及文化修养的提升,茶才得以脱离解渴这单一用途,人们开始注重茶叶泡饮背后呈现的茶文化以及与茶相关的文化艺术活动。

犹如劳斯莱斯在汽车界、百达翡丽在手表界,世界十大名茶无一不是限量出售、待价而沽,仿如对优秀工业产品的追逐一样,人们对名优茶的追逐欲望越来越强烈。市场的变化,人对品质的要求,使做大茶园不再是茶农的追求,做强做精成为了茶业发展的新主题,追求茶的文化和品牌的发展,成为了新时代茶业的主旋律。在茶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工匠精神在中国茶农和茶商中重新焕发了生机,它和茶文化有机结合,取长补短,让茶再次承载更多的意义,为茶叶、茶业和茶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茶文化和工匠精神的有机结合

无论文人墨客如何歌颂茶的高雅、赞扬它醇香的滋味,入杯的茶叶终究片片源自孕育它的茶田、来自茶农的生产加工。

在武夷山桐木村如今依然种植着被誉为红茶鼻祖的“正山小种”,1500米海拔麻粟,桐木村的至高点,云雾缭绕的1200亩茶山,60多户茶农人家生活在此。当地老茶农确信只有用当地的油松在传统的烟熏楼中才能将茶叶熏制出独特的松烟香,但保护区严禁砍伐油松,茶农们便深入大山,寻找零星散落的油松残木,在当地人看来,唯有采用这种传统材料和工艺,才能使烟气中的长叶烯配合茶叶自身极好的吸附性,让味觉体验达到极致,才能还制作出正山小种最纯琥珀色、松烟香、桂圆甜的滋味。茶人坚守传统,毕身敬畏自然。

被维多利亚赐名的中国名茶台湾“东方美人”,生长在台湾省新竹县峨眉乡,白毫显著,被称为白毫乌龙茶中的极品,其口感如熟果香和蜜香的结合,滋味醇而甜润。其口感的秘密,隐藏在仅仅2mm的小生命上-小绿叶蝉,茶农三代传承从不使用农药,百年保持生态的平衡,让小绿叶蝉在这里繁衍生息,它们唾液中的酶催生出的茶叶的裂变是其独特口味的源头。

中国最著名的绿茶原产地之一龙井狮峰山,茶农们采摘龙井茶的三大要点是“早、勤、嫩”:早需要每日天不亮就上山,天一亮就采茶;勤意味着每片茶叶仅取于茶树芽尖,每次逢二采一,不求一次多采,勤于多次少采;嫩要求采摘茶叶不用掐,掐茶叶会损坏茶叶的嫩,要用提手采摘法,即手心向下拇指和食指夹住叶的嫩茎,轻轻向上一提将芽叶采下。唯有如此,才能在晒干后得到黄绿相间的干茶,再用中投法冲泡得到汤色碧绿明亮,口感香气鲜嫩如兰,滋味甘醇鲜爽的狮峰龙井。

越是醇香、独特的名贵茶叶,越是源于匠心。而唯有保持内心对茶的笃定、保持对一棵茶树热爱的执着、拥有着眼于每一片茶叶细节的耐心,科学分工合作、相互沟通,梯队式的承续中,才能让工匠精神融入茶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让茶的传承之道越走越宽,让茶的品牌越来越响。没有祖传多年的茶山、茶田,没有一代代辛勤耕耘、匠心不变的茶农,就没有今天的名茶、茶业和茶文化。

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茶叶的种植和采摘上,也体现在精美的茶具,优雅的泡茶艺术,创新的茶叶使用技巧上,融合“敬业、精益、专注和创新”的现代工匠精神,定能让茶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活力和光彩,让茶文化和工匠精神有机结合,成为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又一标志,是当代茶农、茶商、茶学应为之努力的重要方向。

猜你喜欢

茶业茶农茶道
老党员“卖”茶忙
寻迹万里茶道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早春茶”开采
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茶乡人家
从一次茶会看当今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