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融入茶文化策略探讨

2019-01-06

福建茶叶 2019年5期
关键词:茶文化高职文化

尼 珍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西藏拉萨 850000)

1 茶文化相关含义解析

茶文化博大精深,至今为止,我国的茶文化发展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在社会变迁中,茶文化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中国茶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化,它是饮茶活动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特征,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主要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国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社会文化现象。

2 高职教育融入茶文化的意义

我国不仅地大物博,有着肉眼可见的丰富自然资源,同时也拥有着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影响着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的思想,成为人们不屈不挠、努力拼搏、力争上游的不竭精神动力。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茶文化有机的引入高职教育可以促进高职教育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加强民族自信,促进高职教育多元化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将茶文化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独特资源,滋养高职院校的学校组织氛围,帮助塑造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另外,通过茶文化课程打造适宜高职教育的校级课程,将传统文化和学校教育紧密衔接有助于承载传统文化。

茶文化引入高职教育的可行性体现在:近年来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提升高等教育的重要社会作用。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担着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的重担。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内涵式的发展注定要将优化学科结构和内容创新做为契机。高职院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不仅要将高等教育大力发展的势头为己所用,更应该通过提高自身的内在价值、内在涵养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传统文化,吸收和弘扬精华,推进特色课程建设,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不乏是高职院校的发展路径之一。

茶文化凝聚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长处,将茶文化引入高职教育中,能够提高高职教育的内在价值、内在涵养。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即要注重技能培养,同样也需要注重人文涵养的修习,通过茶文化课程的学习,高职院校可以同时实现培养以茶文化服务社会的人才和以茶文化滋养受教育者心灵的双重目的。简言之,茶文化的学习可以使高职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以便今后实现就业,也可以使学生本身在身心方面得到熏陶,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培养具有一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

长久以来,饮茶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的习惯,茶文化传播也随之具备了优渥土壤。饮茶的人完全可以成为茶文化的传承者、发展者、继承者和挖掘者。以日常行为习惯作为背景和支撑,人们更容易理解茶文化的内容,也更容易传播茶文化中的精华。社会文化中对茶的认可恰恰成为了茶文化植根的广泛基础,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茶文化的影响力日趋广泛,不容忽视,将茶文化引入到高职教育有其自身的优势和文化基础。茶文化富含哲学和历史内容,将茶文化融入到高职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更近距离地感受茶文化所蕴含的哲学蕴含,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的文化内容中发觉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我国哲学的精髓,以茶文化发展的历史为载体可以让高职学生进一步熟悉中华民族的变迁及社会变化,反观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引发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从而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可见,茶文化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是相关课程建构的资源,将茶文化从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凝练为具有教育意义的高职课程有利于立足民族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教育内容。

3 高职教育融入茶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将茶文化融入到高职教育活动中,不仅能够使高职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得到无限延伸,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对茶文化有更全面、更详细地了解,增加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也增强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灵活性。虽然茶文化在推动高职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茶文化博大精深,要想真正地将其融入到高职教育工作中也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如果我们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实际效果,那么可能不仅不能给高职教育带来积极性的作用,甚至还可能产生负面影响,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给师生带来教学负担。根据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很多高职院校在教育工作中融入茶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3.1 教师对茶文化的了解有待提高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茶文化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之多,而对于高职教师而言,他们当中很多人对于茶文化并没有进行过深入地研究,对茶文化的理解也比较浅显,明显不能满足将茶文化有效融入到教学活动中的要求。将茶文化融入到高职教育工作中,并不是利用课堂时间简单地给学生介绍有关中国茶文化方面的知识,而是要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将茶文化与日常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到一起,深化教学的意义,否则就只会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并不能产生想得到的教学效果。要想达到这些要求,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对茶文化有深入地了解,能够因地制宜、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性地将茶文化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茶文化的作用真正地显现出来。但是由于目前没有专门培养茶文化高职教师的机构,所以要使教师具备茶文化专业知识仍然需要从方法和资源上进行探索。

3.2 教学方式的选择应适宜

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学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那些肤浅的文字,而是要鉴赏它的意境,通过一遍一遍地阅读、品味而挖掘出这些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内在价值,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汲取其中的营养,让他们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就不能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育,因为即使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把一些常用的、常见的茶文化知识记住了,但是他们仍然不能真正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更不知道它的起源或者典故及其深刻的哲学文化内容。在传统教育为主的高职院校中选择教学方式更趋于老师讲,学生听,对茶文化生动有趣的融入教学过程,仍面临一定的困难。茶文化作为课程的展现很有可能变成仅仅是将有关茶文化进行介绍的流水账,囿于将相关内容制成课件在课堂上演示给学生看,而学生在观看课件以后基本上没有什么实际收获。学习茶文化不能仅仅以旁观者的姿态走马观花,如同饮茶,要注重一个“品”字,通过“品”沉浸在茶文化中的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快速理解课程内容,因此,互动的、有趣的、具有实践性的教学过程才应该成为茶文化教学的教育方式,反之,不借助互动的教学过程只注重结果忽视学习过程,是永远不能真正地体会到茶文化的内在价值和魅力的。茶文化引入高职教育的教学过程,不应该是教师单方面的知识输出和学生被动地接受,只有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使茶文化融入到高职教育的要求,才能使茶文化课程达到预期的目的。

3.3 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较肤浅

虽然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笔非常宝贵的文化资源,但是绝大多数高职学生了解的仅是饮茶的行为习惯,对茶文化了解并不深入,茶文化知识基础非常薄弱。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对茶文化缺乏认识,在学习这方面内容时有可能会比较吃力,由于和占主流的高职院校技能课程有一定差别,学生对学习茶文化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从茶文化产生的根源入手将茶文化中融入的儒家、道家、佛家等的中国哲学知识进行介绍,通过对哲学思想的了解和理解结合学生实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即使学生比较缺乏对茶文化的了解,以茶文化中涉及的典故、有趣的历史故事为立足点将茶文化不断传授给学生,作为课程之一将有利于弥补缺乏本土化课程的高职教育空缺,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习惯为基点了解茶文化发展和茶文化的内容,看清楚茶文化对于他们未来发展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茶文化的兴趣,使传统文化进高职校园。学生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有关茶文化方面的知识,夯实茶文化知识基础,最终实现将茶文化融入到高职教育的目的。

3.4 学校在茶文化宣传方面应下功夫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经常通过网络媒体获取信息,高职院校完全可以通过多元的学校网络渠道对茶文化进行宣传,从而培养师生学习、应用茶文化的意识,为将茶文化融入到高职教育中做好准备。茶文化的宣传应该一改往日将教学任务分配给教师,教师成为唯一信息来源的做法。学校应该为扩大茶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影响力提供实质的帮助,茶文化知识的宣传可以凭借学校各类展示平台进行,让茶文化从学校官方宣传途径传播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接受其内容。不仅如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组织一些与茶文化相关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茶文化的兴趣,扩大学生学习茶文化知识场域,将茶文化真正融入到高职教育活动中。

茶文化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教师不可能将这些内容全部应用到教学工作中,所以要想进一步提高对茶文化的利用率,让茶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到校园的每个角落,学校就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如果学校都不重视对茶文化的宣传,那么教师和学生也不可能正视茶文化,久而久之,将茶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就会沦为一种形式,根本就不可能真正地发挥出作用。

4 高职教育融入茶文化的策略

茶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应用价值也随之提高。在高职教育工作中融入茶文化不仅能够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虽然将茶文化融入到高职教育工作中可以产生非常多的作用,但是要想真正地将茶文化融入其中,并且保证其有效性,我们往往还需要讲究方法和策略,同时还要避免形式化教育,确保茶文化教育的规范性。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教师以及学生都应该有所作为,通过各个层面共同的努力而满足目标要求,推动高职教育健康发展,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和人们对它的满意度。

4.1 教师要加强对茶文化的学习

教师作为提供高职教育教学服务的主体,他们在将茶文化融入到高职教育工作中拥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为了茶文化融入到高职教育的有效性,同时更好地为学生传授茶文化,教师必须要加强对茶文化的学习,而且不仅要学习众所周知,比较常用的知识,同时还要深入研究这些茶文化背后的故事,最好能了解到其中的典故,为激发学生学习茶文化奠定基础。而且,只有当教师对茶文化有足够的理解,他们才能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将茶文化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实现两者的无缝衔接,而不是用茶文化“强行解释”一些教学内容。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师创造出了更优越的茶文化学习环境,他们不仅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茶文化知识,同时还可以将自己认为比较优质的学习资源推荐给学生,并且以这些资源中的某些观点为讨论的焦点,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拉进与师生之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4.2 改革教学方式

由于很多学生对茶文化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当教师给他们传授茶文化知识时学生并没有表现出非常积极的兴致。如果单纯地从教学性质上来讲,将茶文化融入到高职教育中其实是变相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这就或多或少地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不情愿的心理。如果教师仍然采用“填鸭式”教育方式,那么学生的课堂表现可想而知。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意识到传统教学方法在茶文化融入到高职教育工作中的局限性,通过开发或者引入新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学习茶文化的意识,并且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茶文化属于一种“业余文化”,因为其不像专业课程那样,具有非常明显的严谨性、规范性,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相反,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欢快、愉悦的学习氛围,这种学习氛围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还可以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这对于保障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非常有利的。

4.3 加强对茶文化知识的基础教学

作为任课教师,他们必须要把教学目光放的长远一些,既要注重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的综合能力与他们的个人素质相一致,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学生茶文化知识基础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还能为传承、发展茶文化创造条件。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些高职学生中有很多人将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他们的言谈举止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印象,有着深厚茶文化知识基础的人往往表现的更像是谦谦君子一样,让人顿生好感,这就是茶文化的内在价值,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让一个人“脱胎换骨”。也就是说,重视对学生茶文化知识基础的教育,不仅对他们当前的学习会产生很多积极性的作用,同时也会对他们未来发展产生影响。

4.4 积极宣传茶文化内容

学校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对茶文化内容进行宣传,使每个师生都能产生学习茶文化的意识,提高茶文化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为此,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一些茶文化知识竞赛活动,同时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并且设立相应的奖项,对那些表现突出的师生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激发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性。

5 结语

茶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笔巨大财富。将茶文化融入到高职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其实践价值。从茶文化融入高职教育,创新教育内容,形成特色课程内容有不可取代的意义。

猜你喜欢

茶文化高职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