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美术教育方法探究
——量化教学评价辅助引导式教育

2019-01-06竣,彭

福建茶叶 2019年5期
关键词:光影线条艺术

毛 竣,彭 玥

(内江师范学院,四川内江 641100)

艺术教育出现以来,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重新审视中国当代文化的背景,从“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一刀切”文化到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主义的涌入。它导致大量年轻人盲目追随潮流而忽视了基础教育,忽视了传统的民族艺术教育,偏离了审美方向。进入了“泛艺术”领域。艺术教育大纲指出,审美教育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艺术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民族美学的高度。

1 美术教育的真正意义

美术教育首先应该改变在启蒙阶段以技巧训练,改变以造型训练和表现技法为重点的机械教育模式。而是要通过技术和技法技巧的培养来促进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以引导的方式去教育学生。教育需以人为本,重点提倡和教导人性的价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理性中加入感性的情感。使被教育对象提高自身的修养,提高人生境界,理解社会,爱护自然,热爱国家与家庭,判断和辨别真假、美丑与善恶。美国著名美术家马丁杰弗逊就曾谈到过“一提及艺术我们总是谈及技巧技法,不要忘记通过艺术我们还可以从中学习更多,人类的博爱、感情、知识、交流,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教育。艺术是一门有预见性的语言,它能把人类美好的未来展示给我们。它能把自然与人们紧密的联系起来,它是打开另一个混沌世界的钥匙”由此并不难看出,艺术并非是纯粹的功利性与技术性,这两点仅是艺术的表象与载体。美术也不是单纯地练习技巧,提高绘画水平的学科,更不是一种生存技能的实用性学科。所以这也就是美术教育不能只是单纯的提升技能学习技法这么简单,更应该的是接触世界文化、历史去学习人类的精神文明。通过接触不同的艺术语言,艺术形式,艺术表达方式,理解艺术的“形式美”。美术教育应是引导人思考的过程,一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境界。

2 我国美术教育的现状

受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艺术教育始终处于一个子学科的位置,甚至成为许多学校以提高入学率的一种手段,成为文化成绩不佳的学生进入高校的敲门砖,此现状将艺术教育置于尴尬的位置。在艺术启蒙的幼儿园,小学和初中阶段,除了着名的几所美术学院附属中学的艺术学院外,其余大部分学校都是对艺术基础知识单纯的拿来主义,进行机械化的模仿。衡量学校教学质量优秀与否的唯一方法似乎只有各种比赛的奖项,这偏离了艺术教育的初衷。原本艺术教育是为了陶冶情操,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理解美的概念,如今却变得如此的不堪。此外,童年的兴趣可以通过启蒙教育来探索,但一旦风格化,它必然会适得其反。高校大多数艺术教育都采用非常规的模式,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使用的是一种引导式教育的理念,但是童年通过机械化的模仿学习过来的艺术生很难适应这种教育模式,他们的在观察力,艺术情感方面都相当的匮乏。与此同时,社会对传统美学缺乏关注导致了高等艺术教育的专业分划虽然很明确,但却在思想定位与教育方式上有所不足,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现今社会发展的需求。

众所周知我国的人口一直处于世界之最,也因为社会的环境导致许多受教学对象不论是否热爱美术却因种种原因被迫选择了美术这条道路。也造就了我国美术生环境与国外截然不同的两种局面。在国外实现先挑选有天赋且热爱该门学科的孩子,再进行培养和教育;而我们国家是先机械化的填鸭子式教育进行基础培养,然后再来挑选有天赋的孩子。这种机械的培训都是一种按部就班的动作模仿,好比工厂加工的产品与手工制品一样两者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就教育本身而言,不可能因受教育者天赋不足或思维受限就放弃对其的引导及传道解惑。

面对此社会现状,我们虽然没办法去改变这种现状,但是我们可以从教育模式上做出变化与调整,找到属于自己特色的教育方法,去适应当今这一社会现状。好比伟大祖国在改革开放时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样。

3 量化评价辅助引导式教育

什么是量化“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量化指将信号的连续取值(或者大量可能的离散取值)近似为有限多个(或较少的)离散值的过程。”通过这一理念我们将教学评价也量化出来。那么什么是量化教学评价,其概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测验的方法去采集相关学生实际表现或所取得进步的数据,并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数据化剖析过后,对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运用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以及标准化学业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所进行的评价,这一类的评价就称为量化教学评价。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是多方面组合而成的,例如线条、光影、构图、色彩等。我就可以采用这种量化式教育评价来对受教育者的学习成果进行分类离散的评价。

接下来我将举例详细阐述该教学理念。例如现在有甲乙丙三位学生我们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讲授并演示加实践的模式,最后通过课题考核来检验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学习成果,三位同学的考核成绩分别为甲82、乙85、丙80。通过考核成绩我们不难看出乙是三位同学中最好的,甲和丙稍微落后乙同学。当他们拿到这份成绩后他们也仅仅知道我比谁好,我不如谁。对于好在哪里差在哪里根本不了解,自己应该从什么方向去学习去提高,学生也根本不知道,只能盲目的学习最后花了很多精力也没有什么进步,导致学生自卑厌学的心理。如果我们采用量化式教学评价来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对学生作品的数据化分割剖析,对作品的线条,光影,色彩分别进行评价,如甲学生线条评价A光影C色彩B+、乙学生线条B+光影A+色彩C、丙学生线条C光影B色彩A。这样学生就能直观的了解到自己的弱项并进行有效的学习,同样老师也可以根据这个数据给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式教育,如给甲学生推荐一些光影相关的书籍,乙推荐色彩作品,最后引导丙同学去了解一些例如十八描的线条技法提高其对线条的认识。

众所周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与众人探讨式的探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主动性强,开放性强亦最容易将学习到的知识学以致用。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艺术院校都是以班为集体进行统一学习,每个班的人数在30到50人不等而老师只有一位,这样很难做到一对一的辅导,只能让学生互相学习探讨,如果按照常规的课题考核评价,学生在一起很难找到互相讨论的点,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分享的经验是否正确与否。而采用量化式教育评价这种方式后,大家都对自己了如指掌,能从容的分享自己的长处,向别人请教填补自己的短处。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还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通过攀谈交流讨论去学习,在学习的同时丰富自我情感、强化自我意志、提高自我水平,这才是我们美术教育的本质。

4 总结

综上所述,量化式教学评价在不破坏引导式教育的前提下可以很好适应大环境,在美术教育中起到很好得的辅助教学效果。在当代社会发展的今天,价值的多元化、方式的多重化、内容的丰富化、交融的复杂化是美术教育的主要特征,且其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断地充实着人类的历史文明。我们应探究更多的出适合我们伟大祖国自己的美术教育道路,升华美术教育,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创建一个美丽的和谐社会。

猜你喜欢

光影线条艺术
光影
光影
线条之美
纸的艺术
光影之下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光影
烧脑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