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徽州茶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2019-01-06

福建茶叶 2019年5期
关键词:徽州茶文化大学生

郑 珺

(黄山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安徽黄山 245041)

前言

现阶段,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教育与职业选择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对于高校而言,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十分重要。由于受功利思想的危害,部分大学生经验不足、阅历尚浅,无法有效抵制诱惑/处理危机,在创业过程中容易出现心气浮躁、急功近利、手足无措的情况,最终导致创业活动的停滞与失败。因此高校需要通过不断加强文化熏陶来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土壤。

徽茶文化讲究“天地人”三者合一,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素养、塑造独立个性、分析创业环境、追求和谐统一。充分理解徽州茶文化的内涵,弘扬茶文化,有助于使大学生创新创业在徽州茶文化丰厚的教育土壤中生根,在丰富的教育资源中成长。

1 徽州茶文化的内涵

徽州茶文化受唐宋茶文化影响,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蕴含了古徽州居民的创新创造智慧,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徽州历史文化的传承基石,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不言而喻。茶文化承载的民俗文化因子已经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衣食住行的日常琐事到婚丧嫁娶的人生大事,人们无不应用茶事活动中的道德价值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用茶事活动中的审美理念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喝茶不是牛饮,其中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意味,“茶德”即是这一意味的提炼与概括。唐代“茶圣”陆羽著《茶经》言:“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1]据庄晚芳先生文章考据,唐末刘贞亮提出饮茶有“十德”,其中三条“以茶可雅心”“以茶利礼仁”“以茶可行道”[2]即点明了茶文化在熏陶人的兴趣品味,提升人的道德修养,规范人的行为举止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徽州茶文化中更以“以茶立德”“以茶陶情”来规范“茶德”。

徽州茶文化是礼仪文化的集中代表,其中,“以茶会友”“以茶敬宾”是古徽州最普遍的传统礼节。徽州人生性好客,待人诚挚,尊贵上宾、亲朋好友访问家中,徽州人无论贫穷富裕,皆以能拿得出手的最上等的好茶奉之,以尽地主之谊。古徽州田地稀少,耕种困难,徽州人外出经商居多,因此深刻了解商人羁旅之苦,因此在偏僻山岭和乡间小道也专设“茶亭”,以解行人的饥渴和困乏。在节日祭祀、婚丧嫁娶中,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形成了“无茶不成礼”的传统;敬茶作为一种礼节,讲究长幼有序,尊卑有别,镌刻着儒家文化中尊亲敬长、遵守人伦的烙印。

2 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大学生在当前的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最为常见的是激情有余,理智不足。面对创业大潮,盲目乐观,自视甚高,对自身能力和市场需求缺乏全面的认识,不能科学评估优势与劣势,以致于对创业项目选择和识别时,常常出现视野过于狭窄,项目同质性过高,竞争力缺乏的局面。

其次,大学生创业常常自信缺失,半途而废。由于应试教育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成绩至上”的陈旧思想还未根除,大学生自信心和抗压能力的培养机制单一,导致大学生在面对创业机会时不敢参与,自信心不足。再加上当前阶段挫折教育严重缺失,学生一遇挫折,常常一蹶不振,半途而废。

然后,大学生无法妥善应对负面因素,管理情绪。创业是机遇也是挑战,往往需要负重而行,风雨兼程,大学生由于压力大在创业时常常出现烦躁不安等情绪,当面临危机时,负面情绪更加明显,近年来,青年创业家茅侃侃等人自杀更是不断见于报端。创业者如何应对与社会的碰撞和摩擦,如何应对创业危机带来的“情绪风暴”是高校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必须加强的教育内容。

3 徽州茶文化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路径

徽州茶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吸取和包容新生事物,散发着旺盛的生命力,这给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启示。

3.1 弘扬徽州茶文化,为创新创业教育立魂

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茶,把人们的关系紧密相连。历史上除了跨越海陆,以丝绸为纽带的“一带一路”,还有横贯中国八个省区,经由蒙古国直抵俄罗斯的圣彼得堡的“茶叶之路”,都起到了促进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作用。徽州多高耸山势,云雾缭绕,盛产名茶,在历代徽商的不断努力下,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屯溪绿茶、祁门红茶、徽州贡菊享誉全国,驰名世界,徽州茶文化既是徽州人民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也是人们礼尚往来,增进情感,促进经济社会融合和发展的润滑剂。

徽州茶文化中讲究返璞归真,和清气顺,这与徽州教育文化中戴震提倡的“顺其自然”到“尽其必然”的理念不谋而合。大学生在进行创业活动时,既要明确“人生而后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3],尊重人的自然欲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通过挖掘市场需求进行创业项目的选择,同时也应该注意“知其限而不踰矩”[4],遵守市场法律法规,遵循商业道德。做到选择创业项目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开展商业活动坚持文明经商,诚信礼貌待客;时刻遵纪守法,贯彻货真价实;体现买卖公平,促进文明竞争。

无论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透着烟火气息的“茶”,还是“人生八大雅事”——“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中透着闲情逸趣的“茶”都彰显着茶雅俗共赏、兼容并包的品格,这与创业经商之道中“买卖公平,童叟无欺”,“进进出出皆因缘,来来往往都是客”的商业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3.2 体验徽州茶文化,为创新创业教育树礼

茶文化之礼与创新创业精神的本质有多处契合之处。著名茶学家张天福先生根据茶叶古籍和人生经历的总结,将中国茶礼解析为“俭清和静”。俭即勤俭朴素,清即清正廉明,和即和衷共济,静即宁静致远。创业者在创业道路上也应该注意节约成本,以勤持家,以俭置业,讲究和气生财,面对挫折,保持淡定平和的心境,从容面对。茶文化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工作能够引导学生聚焦茶文化精神实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直面创业困境的自信心。

徽州茶文化注重程序和礼节,分为“静气”“烹汤”“焚香”“涤器”“烫盏”“赏茶”“投茶”“洗茶”“注汤”“敬茶”“闻香”“观色“品味”等一系列步骤。大学生创业也需要提前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茶文化教学,对于大学生理清逻辑思路有着深刻启发,对于大学生学习职场基本礼仪规范具有指导作用。因此高校可搭建一体化、多层次的徽州茶文化体验式学习场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茶文化知识处理创业过程中的人际关系,比如会客礼节以及敬茶礼仪等,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徽州茶文化的认知,增强对创新创业精神的把握与领会。

3.3 密切产学研合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助力

徽州茶文化既能为创新创业教育营造文化氛围,也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质内容,鼓励大学生围绕徽州茶文化创业既有助于发挥地方性应用型大学的作用,又有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首先,将徽州茶文化和学校教研平台结合到一起,充分发挥徽州茶文化的精髓,结合徽州茶文化开发创新创业课程和实践活动,比如开展茶叶项目开发的讨论会、茶叶包装设计的竞赛和茶叶营销的比赛等;其次,提高徽州茶文化研究体系与高校、科研机构无缝连接,用科研成果促进茶叶品种改良,促进茶文化实现深层次开发;最后,整合地方资源,利用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利好政策,开设高校茶产业众创空间,促进成果转化,壮大大学生创客队伍,带动区域产业。

结语

徽州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和礼仪规范,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茶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拓展知识面,学习商业知识,更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健康的价值观和正确的金钱观,同时也有利于拓展徽茶文化影响力和辐射范围,推动徽茶文化产业升级。

猜你喜欢

徽州茶文化大学生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徽州人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
走徽州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