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链视域下的茶文化旅游开发:内涵、问题及策略

2019-01-06孟铁鑫

福建茶叶 2019年5期
关键词:茶文化理念旅游

孟铁鑫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经济体系日益完善,特别是在提出“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新形势下,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乡村振兴计划”和“全域旅游”的深入实施,推动我国茶文化旅游科学、健康、持续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方向和目标。从总体上来看,各地在发展茶文化旅游产业的过程中都有一定的特色,而且也投入了比较大的精力,使我国茶文化旅游步入了稳健发展的轨道,但一些地方在开展茶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到位的方面,特别是生态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导致我国茶文化旅游缺乏长远发展能力,甚至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需要引起高度重视[1]。特别是要着眼于构建茶文化旅游“生态链”开发体系,积极探索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加系统的茶文化旅游开发新常态,推动我国茶文化旅游开发步入科学、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

1 茶文化旅游生态链的内涵

茶文化旅游将茶产业与休闲旅游有机融合在一起,具有综合运作、系统布局的特点。茶文化旅游凭借其突出的休闲性和生态性,在我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有越来越多的旅游爱好者参与到这种类型的旅游活动中来。而生态链就是将生态理念纳入到茶文化旅游发展体系当中,着眼于保护生态、发展生态、体验生态,使茶文化旅游能够彰显更强的生态特色。

基于茶文化旅游和生态链概念的系统分析以及整合,可以对茶文化旅游生态链做如下定义:茶文化旅游生态链就是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生态、环保纳入到茶文化旅游发展体系当中,立足整个茶文化旅游开发全过程,使茶文化旅游上游、中游、下游等各个环节体现生态特点。

这种生态特点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资源属性的角度来看,茶文化旅游资源所具有的休闲养生、科普体验等功能本身具有极强的生态性;二是从参与者的角度来看,茶文化旅游者在进行旅游体验的过程中也应将保护环境作为重要的旅游理念,努力构建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茶文化旅游参与者、茶文化旅游市场等多元化的“全生命周期”生态化发展模式,从而使茶文化旅游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目标。这就需要我国在发展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坚定贯彻落实“生态链”理念,着眼于推动我国茶文化旅游长远稳健发展,积极探索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创新性理念和创新性模式,确保茶文化旅游取得良好成效。

2 基于生态链开发茶文化旅游的意义

在我国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将生态链理念应用于茶文化旅游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既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计划”的重要内容,更是促进茶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2.1 符合旅游发展的生态化趋势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破坏,回归自然、体验绿色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们尤其是都市居民的迫切需求,新时代的旅游者更加崇尚自然生态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将“生态链”理念融入到茶文化旅游开发当中,能使茶文化旅游开发取得更好的成效,对于促进茶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价值[2]。

2.2 有助于推动农业经济转型升级

在发展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保护茶区良好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生态性是茶文化旅游的基本属性,也是茶文化旅游得以健康发展的保证。只有将“生态链”理念融入到茶文化旅游开发当中,打造“一产”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链[3],才能更好地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才能使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更具有科学性,进而促进农业经济转型,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2.3 有利于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的国家,各种类型的茶文化景观与其他的自然景观交织在一起,为发展茶文化旅游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在长期饮茶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原生态茶艺茶俗更是倍受游客的青睐,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将茶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能够最大程度地挖掘我国的茶文化内涵和生态资源优势,实现文化和旅游的完美结合。

3 基于生态链的我国茶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深入分析当前我国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整体运行情况,特别是按照生态链的要求来看,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距离绿色环保的产业发展理念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引起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从破解我国茶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运用系统思维和创新理念,坚持问题导向思路,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生态链要求的茶文化旅游开发之路。深入分析基于我国生态链的茶文化旅游开发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开发理念、开发模式、开发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3.1 开发理念缺乏创新

开发理念对茶文化旅游开发行为起着指导作用。将生态链理念融入到我国茶文化旅游开发当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绿色发展”作为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根本方向和目标。开展茶文化旅游能拓宽新农村发展的产业链条,进一步丰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整合第一和第三产业,实现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当前,从当前一些地方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整体情况来看,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力量还较为薄弱,必须给予更加大力的支持,破解茶文化旅游发展中的难题。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层出不穷,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上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问题,比如一些企业以及农村居民开发茶文化旅游项目时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茶文化旅游产业链不够完善、内涵挖掘不够深入等等。

3.2 开发机制缺乏引导

茶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需要政府积极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建立健全的推动机制,统筹协调各部门的资源和工作,形成部门合力,避免出现各自为政、推诿扯皮的现象。当前,茶文化旅游开发正处于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但由于协同推进机制不够健全,严重制约了其健康发展。比如土地、金融、技术、人才、服务等要素的支撑力度还有待加强;茶农与开发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还需要更加密切;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涵和深度还有待提升。

3.3 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和其他旅游产业类型一样,茶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同样依赖于完善的基础设施,满足游客在饮食、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体验等方面的需求。这些旅游需求的满足,离不开对茶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系统设计、整体建设。在茶文化旅游蓬勃兴起的同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薄弱因素。一些地区盲目上马茶文化旅游项目,缺乏对茶区基础设施的整体规划和通盘考虑,割裂了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产品开发与文化传承、开发思路创新与保持乡土风貌之间的关系,导致游客需求不能有效满足,降低了旅游体验和游客满意度,更不利于产业的长远发展。

3.4 开发模式缺乏对接

对于茶文化旅游开发来说,一定要与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茶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对接发展,走生态化发展道路,构建符合生态链要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当前一些地方开展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整体运行情况来看,总体上开发模式还比较单一,没有结合我国农村产茶区的实际,把茶文化旅游开发与本地区丰富的农业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尤其是在我国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农业扶贫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充分发掘我国的茶文化资源,并运用创新思维将其转化为内涵丰富的茶文化旅游产品,是茶区实现三产融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当前很多地区的开发模式显然在创新开发思路、构建完善的茶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方面还存在欠缺。

4 生态链视域下的茶文化旅游开发优化对策

我国茶文化旅游开发尽管还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但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在利好政策不断的背景下,茶文化旅游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面对发展中存在问题,必须坚持基于生态链的开发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破解相应的矛盾和问题。

4.1 树立绿色生态的开发理念

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创新性的开发理念为引领。理念创新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打破固有的景点式旅游规划和开发思维,运用产业链思维打造全产业链旅游产品,涵盖茶园观光、茶旅游商品开发、茶事活动体验、茶文化传承等,以新的开发理念激活茶文化旅游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二是要将“绿色、环保、生态”融入开发理念。低碳旅游是未来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4],要从生态文明的高度将茶文化旅游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通过优化资源和要素配置效益,践行节能减排,提高茶文化旅游的生态环境效益。

4.2 构建协同推进的开发机制

构建基于生态链的茶文化旅游体系需要发挥各级政府的统筹协调功能,将茶文化旅游规划、茶产品开发、茶旅游项目设计、市场营销、旅游行为管理等不同的职能部门统一进行战略部署。对于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各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协同解决、合力推进,相关部门要重点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对茶文化旅游规划、产品开发与品牌推广、茶文化产业金融、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做出制度安排,充分发挥制度和政策的协调作用。同时,要大胆改革经营模式和管理机制,通过招商引智,吸引综合实力强的旅游开发公司和专业的旅游营销人才,采取“公司+茶农”的形式,实现茶文化旅游项目的统一设计、统一打造、统一运营、统一营销、统一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相结合,提升茶文化旅游的档次和品位。

4.3 建设节能减排的基础设施

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必须与茶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相匹配,完善的基础设施有助于提升茶文化旅游的吸引力,从而在日趋激烈的客源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生态链视域下的茶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绿色和环保,从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茶区农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高度来审视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以交通设施为例,在设计和建设时要充分体现茶区的典型特征和茶俗风情,构建具有茶文化特色交通景观。当前,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改善茶区道路、安全饮水、垃圾环保处理等涉及茶农生产和游客生活的条件,逐步形成具有当地茶文化特色的环境氛围。

4.4 打造跨界融合的开发模式

要加强对各产业要素的资源整合力度,除了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六要素外,也要主动与文化、工业、交通、农业等其他产业跨界融合,为我所用,形成合力。要不断延伸和拓展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外延和内涵,深入挖掘不同茶区的资源潜力和特色优势,有的放矢地打造核心旅游项目和项目集群,并以“大产业”、“大市场”的思维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尤其是要拓展茶文化旅游的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生态观光、科学普及等多方面功能,实现跨界发展、融合发展、纵深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体系日益完善,茶文化旅游开发已经成为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在开发茶文化旅游项目时,都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行一系列的科学规划,有力地促进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深入开展。在未来茶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将“生态链”理念纳入到开发体系当中,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重点要在开发理念、开发模式、开发机制、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创新,推动我国茶文化旅游开发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猜你喜欢

茶文化理念旅游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