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环境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9-01-06

福建茶叶 2019年5期
关键词:技能型产教职业院校

刘 颖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前言

职业教育在我国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以缓解市场经济环境下劳动力供求结构关系[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转型,市场环境下企事业单位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出现了一种井喷的状态,职业教育自然成为社会所关注的对象。但是职业教育在我国并没有社会想象的那样为社会培养出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在产教不能融合的环境下,党和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及文件,大力推进产教融合的开展,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指示,2015年教育部提出要将“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原则,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意见[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完善职业教育体系[4]”,国务院于2017年印发的关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通知明确提出要推行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并在第95号文件中针对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提出了新的意见和政策[5]。党和国家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及趋势,从宏观上予以指引,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产教融合之于现代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产教融合环境下,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也显得尤为迫切。

1 产教融合环境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义

产教融合是将职业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整合起来,促进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以满足企业用人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6]。在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转型的形势下,职业教育推行产教融合已成为现今时代的主旋律。产教融合环境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推进国家科技创新、促进现代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意义。

1.1 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事业单位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变得更大,也更加迫切,2017年第四季度,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95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统计分析发现,各技术等级或专业技术职称的岗位空缺和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需求明显高于求职。尤其是高级技能人员、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依次为2.18、1.97、1.93。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使得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现象非常突出,违背了产教结合的初衷,不利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有效推进。职业院校作为应用型、技能型培养这方面人才的主要阵地,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2005年,国家就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意在将职业院校做强做大,到2011年底,我国独立设置的职业院校达到了1276所,在校学生人数突破960万人,是普通高校总数的60%,招生总数325万人,是普通高校的47.7%,这一数据已经凸显出职业院校的基数非常大[7]。到2018年8月,国家再次颁布了关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将招生人数扩招100万人,意在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但是产教不能融合,是造成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失衡的一大主要问题。据吴慧敏对广州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统计调查发现,70%的职业院校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并不与自己所学的专业对口,从事的都是销售,服务业,化妆品等工作。因此对于占据着半壁江山的现代职业院校而言,应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的优势互补和有机融合,结合产业需要,优化教育制度及教育结构,使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制度和结构更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增加国家的应用技能型人才比重,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及现代产业的科学发展,真正发挥出人才培养结构优化的作用。

1.2 推进国家科技创新

当前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马克思就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摇篮是学校的教育。我国的教育将大学作为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而将职业教育作为没考上大学的一种补救措施,并不被看好。这与我国“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文化影响分不开,因此对于培养学生技能的职业教育学校,往往不被社会普遍认可。通观全世界,德国是制造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有着像奔驰、宝马、西门子、博世等世界级尖端优质品牌,他们崇尚职业教育,有60%的学生都进入了职业院校学习,通过对技术的学习,这些工厂里面的工人很多都来自职业院校,因他们造就了世界的先进品牌。因为推崇职业教育,二战后的德国经济得到了快速提升,更是在21世纪之初时的金融危机,德国才能独善其身。当前,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的产生,国际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德国提出了工业4.0,美国推出了“先进制造业”计划,日本、韩国加速了智能化程度,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数量进一步的放大,欧洲委员会也提出了:“技术技能的发展决定了欧洲生产力”的口号,并通过不断的反思教育,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增强国际间的持续竞争力。这些发展经验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技能科技是行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国家产业技术进步的基石。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不仅为国家培养出大量优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也推进了国家技术技能的积累和创新。产教融合环境下,积极构建与之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的内在配置。使其专业、课程的设置更切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实现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无缝连接,进而依托职业技术人才,推进国家科技创新。

1.3 促进现代产业发展

产教融合是将职业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有机整合,达到相互支持和相互促进的目的。其本质是在人才培养教学过程中,实现专业优化设置和产业需求对接,课程构建和职业能力对接,教育教学过程和企业生产环节对接,师资队伍构建和企业专家对接,达到校企共育的目的,从而培养出高技能专业人才,有效地推动我国信息化、现代化、工业化发展。当前,我国经济与科技都有了快速发展,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不断培育。从我国各产业发展来看,不论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及设计产业、新兴产业等,都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富于创新的技能型人才。这就需要我国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加速培养,加快培养出具有前沿知识、使用新技术、把握前沿装备的创业能力、创意能力和动手能技术技能人才。归结于根本,我们应结合时代需要,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达到产教融合市场化,才能培育出产业升级转型所需的优质技术技能人才,以促进现代产业发展。

2 国内职业院校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实践——以浙江省为例

2.1 课程改革方面

课程是对教学方向、宗旨、内容和活动方面进行的规划与设计,在实施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策略时,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应基于专业设置和产业需求对接进行实施。一方面根据职业资格规范、行业与企业的岗位需要,设计课程架构与内容,达到课程内容与职业规范对接。这样实施的过程,其实是站到学生的角度,以学生为中心,把当前的专业学科体系变成行为动作体系,教师的教学过程就变成了工作学习的过程了,学生在工作中学习,以培养起自我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融入进教学过程里,主要是模仿企业真实工作过程,把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进同一学习情境,坚持以“做”为中心,“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更好的突出学生“边学边做”的主体性,真正实现让职业教育始终围绕职业岗位的需要进行,达到教学和生产、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知识结构,全面发挥其综合素质。以浙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始终坚持产学研联合办学的体制,积极探索并践行教学改革及课程优化,并将区域性、职业性、实践性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以课程改革及专业建设作为切合产教融合的重要路径,将产业、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在结合行业岗位的基础上,归纳出职业所需能力,并以此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无独有偶,位于温州的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改革同样是立足于行业人才需求,充分整合学院和企业的资源,实现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推出理论课程及企业实训技能课程,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特色及类型优势。在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任务要求,获得有关信息,并构建有关实施计划,让学生在模拟的工厂环境中边学边做,直到独立完成设计的任务,最后是分享经验,总结劳动成果,真正达到向社会培养行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2.2 人才培养方面

职业院校的使命就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了人才培养应该着重质量的培养。而人才培养质量是教学过程中各方面,各个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就要将各方面,各个环节进行有效配置,相互作用,才能确保人才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教师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获得职业技能与学习工作态度,构建起专业职业能力,体现出质量建立起的双重要求,其次,学生的学习地点不只在课堂,还有实训基地、实习工厂。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评价方式,就不单是成绩,还有实习情况。最后,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在生产一线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其教学方式就决定了职业教育有着很强的跨界性,社会各行各业有着很强的参与程度,因而,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的协同性、多元性同时也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协同性、多元性。浙江省的职业院校结合产教融合的特点及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着力突出面向产业需求的原则,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更符合产教结合的核心特征,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夯实基础。例如,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这所涉农院校主要面向农业产业培育人才,针对当前农业产业亟需高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构建起现代化农业技能职业教育体系,设置了专业教学+方向定岗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农科教、产学研向结合,创办农业特色专业、重点专业,建设了多个农业实训基地、教学科研基地,加强学校与农业行业、企业的合作,启用点线面三维立体的育人方法,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以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2.3 师资建设方面

职院教师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领军人物,更是激发人才创业的精神支撑。因此需要职院教师具备崇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开拓的创新意识,优良的教育理论素养。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环境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出现,对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企业需要学校能够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无疑对教师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这样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加离不开坚实的师资力量。在产教融合环境下,职业院校要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学校师资进行有效整合,以更好地开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在打造一系列精品课程的基础上,突出对师资力量的建设与整合,一方面引进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及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并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将行业、企事业专家、技术骨干等优质人才纳入到学校的兼职教师队伍当中;另一方面,加强对校内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知识及实践技能培养计划,定期对教师进行理论、实践培训,提升学院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实务能力、实践经验。通过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的课程设置更符合产教融合环境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工作要求,通过一系列措施,激发教师的教学科研创新能力,借此更好地实现产教融合,进而科学有序地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3 产教融合环境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结合温州职业院校的相关探索实践,建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切入。

3.1 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在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这一基础之上,产教融合环境下,结合现代教育学理论及国内职业院校的探索实践经验,建议现代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可从专业设置、实践课程、真实应用几个方面予以开展。专业设置方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及社会行业的人才新需求,对职业教育专业的分类及学科进行动态化调整,可根据需要构建相关的信息发布平台和预警机制,为调整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提供前瞻性支持,使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更切合产教融合环境的需要。实践课程方面,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通过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联动合力,拓展实践课程的深度及广度,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结构的不断优化。真实应用方面,职业院校可结合当前社会经济、产业、技术等发展新事态,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资源的共建共享,使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涉及更多的真实应用场景及案例,呈现行业生产服务的实际流程,进而优化职业院校的课程结构,培养出社会各行各业所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3.2 协调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

产教融合环境下,职业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是两个必然存在而无法割舍的关系,只有职业教育,没有企业资源,教育也就只能纸上谈兵;同样只有企业资源,没有职业教育,企业将会无力前行。对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兼顾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培养出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达到人才供给结构的平衡。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本身属于大层面上的问题,需要国家从宏观上规划、整合、协调,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行业产业的共同发展。一方面,结合产业发展战略及形势,科学预测所需的人才架构及数量,进而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合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发展培养相应的职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将职业教育纳入到区域产业发展建设的规划当中,例如,利用发展城乡建设,规划建设现代产业园、技术科技园等产业园区等契机,充分预测所需的人才类型、数量,并联合区域内的职业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有效协调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真正切合产教融合的形势需要。

3.3 培育面向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职教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扎实的文化理论知识,培养专业的技能知识。以构建起专门的独立能力,养成优良的职业道德素养,可以说师资队伍建设是发展职业教育,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因在而产教融合环境下,更需培育面向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以更好地构建并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面向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不但需要充足的高素质专职教师,也需要大量应用技术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通过引进、整合职业教育所需的专职教师及兼职教师,进行优化组合,使职业教育的师资结构趋向科学合理,多方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扩充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同时,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育工作也尤为重要。通过构建科学的教师培养制度,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轮训、再教育,不断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借助产学研的形式,给教师提供更多深入行业、企业的机会,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实践化职业能力,为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技能型产教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供给侧改革驱动下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措施分析
新时代高职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