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员干部要诚信公正实在

2019-01-06杨益民

福建茶叶 2019年8期
关键词:公正诚信领导

杨益民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河南三门峡472000)

做官先做人,从政先立德。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一个地方、单位、部门,只有坚持做到正人正己,诚信为本,公正用权,实在厚道,才有利于取得各方面的信任,有利于领导班子的团结,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才能收获更好的未来。

1 诚信为本

表里如一、说到做到,这是诚信的本义,也是诚信的力量。“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王安石有诗曰:“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美国学者库泽斯对近千家行政部门和企业三次详细调查后,指出成功领导者四大特质是诚信、有远见、懂得鼓舞人心、能力卓越。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诚信放在了第一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1.1诚信是为官从政的根本。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政莫大于信”。诚信,是修身立业之根本、为官从政之纲要、文明社会之标志、发展稳定之基石,不论何时何地,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领导干部重德、修德首先要讲诚信,诚信为政方能行稳致远。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员干部而言,第一位的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所从事事业的无限忠诚,并竭尽全力为之奋斗。要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最重要的是坚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令、上级党委政府的决议指示,这体现并代表了国家的意志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离开这个大的原则去谈忠诚,无疑是舍本逐末。

1.2诚信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信用是大家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是个人和政府参与市场经济的基本需要和通行证。一旦建立起一个强大的信任体系,这就意味着社会有了一个公平、公正、合理的游戏规则,一旦人人遵守规则、互相信任,那么道德自然就会兴起!如果为了获得一点蝇头小利而去肆意破坏游戏规则,势必导致政府信用危机和官员人格危机,就可能丢掉更大的商机、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客户与项目,给一个地方的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从而失去发展的机遇。

1.3诚信是干好事业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双向的,交心才能换来知心,知心才有共同语言,才有相互之间的信任。有了信任,才好沟通,才能形成共识,才能增进友谊、加强团结,从而成就一番事业。影响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种心理就是猜疑,经常爱用不信任的目光去审视别人,从而影响沟通与交往。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如果处处设防、经常犹抱琵琶半遮面,对上、对下、对同事、对朋友“话到嘴边留半句”,是难以打开别人心扉的,也是难以取得别人信任的,更不用说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了。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领导干部一定要培养诚信观念,靠重诚立信凝聚人心、赢得好的名声。现实中,有极少数干部处处编圈、耍弄别人,好事都是自己的,得罪人的事都推到他人身上。但再高明的花招,再逼真的遮掩,也有被识破的时候,最终会威信扫地、名誉尽失。

2 公正用权

讲“官德”必须要讲“公正”。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人财物等实权,还有制定政策、作出规定的权力,如果处事不公,外界约束力又比较少,机会又很多,造成的危害会相当严重,纠正起来也比较困难。所以自古就有“治天下必先公”、“政者,正也”、“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等说法。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更是把“天下为公”作为毕生追求的信仰。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每日里要处理大量的事务,能否坚持公正原则,无论对事业的成功,对党和政府的形象,还是对自身的人格影响都很大。哪个地方的领导讲理讲法,处事公正,哪个地方必然政通人和、人心思进,出政绩、出经验、出干部。反之,如果领导作风不正派,对人处事经常掺杂不公因素,按个人好恶行事,后果大都是政局不稳定,经济和社会事业难以发展,干部群众怨声载道。许多经验教训说明,领导干部在道德修养方面,必须围绕“公正”二字下些功夫,力求为人处事公道正派,这是稳定的需要、人格的需要、事业的需要。

一要公正执法。古人云:“小智者治事、大智者治人、睿智者治法”。法律不仅是社会治理的标尺,同时也是协调各方的轮盘。若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来约束,人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办事,那么社会将会变得毫无秩序可言,若有了法律的规定,却不严格执行,那也会使他人不服,破坏了公平正义。领导是否公正,在干部群众眼里,执法就是一面很好的镜子。能否做到公正执法,是对领导道德水平的最好检验。“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要使自己做一个公道正派的领导,必须秉公执法,不因为某一人而放低标准,也不因为任何因素而改变条件,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执行法律程序,将“暗箱操作”和“特权思想”通通挡在门外,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心服口服,才会使社会发展和谐稳定。

二要公正用人。毛泽东说:“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而用干部,最重要的是“公”。用人的不公是最大的不公,干部群众可以原谅我们在工作上一时失误,但决不能容忍用人不公道。只要我们坚持公正,出以公心,做到思想上秉以公心、标准上同尺丈量、程序上公正透明、任用上尊重公议,以公开求公正、以公正促公信,事业必然兴旺发达。反之,如果带着私心杂念、个人感情去选人用人,势必走向任人唯亲、拉帮结伙、裙带关系的邪路,其结果必然是搞乱了干部队伍,影响了事业的发展。

三要公正处事。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每天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每件事都处理得十分得体,让所有人满意,那是很难的。但只要是能够把心摆正,遇事从公心出发,复杂的事情也会变得简单;总是盘算小九九,简单的问题也会变得复杂。大道至简,大巧若拙。坚持公道公正的原则,一把尺子量人,一个标准对事,一碗水端平,是最简单、最管用的处世方法,也是真正的有水平。没有一颗至公至正之心,再多的“套路”,再好的待遇,也交不到人、管不好人、留不住人。纵能赢得一时掌声,也无法赢得同志们发自内心的尊敬和认同。

3 实在厚道

实在的含义是,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习近平总书记对实在为官有明确要求,他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随后,又在全党开展了三严三实学习教育活动。他还强调,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使那些对上对下都实实在在、不玩虚招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这就要求我们每一名领导干部,大力发扬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精神,坚持一是一、二是二,对自己表里如一,对他人以诚心相交,沉下身、摸实情、找对策,把功夫下到解决发展、民生、稳定的突出问题上。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干部群众的真心话,才不至于蒙在鼓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交上基层朋友,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感到不孤独;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坚实的群众基础,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有坚强的后盾。

党员干部要为人厚道,必须常怀善念。共产党的领导干部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理应常怀友善之心,对群众的困难要能帮则帮、能助则助,坚决克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衙门习气。为人厚道,需要换位思考,或者说是推已及人,将心比心,用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用自己的处境去想像别人的处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十八大以来于党员干部修养的重要论述,把做人的过程作为完善自我人格、夯实从政基石的过程,把做官的过程作为提升政德境界、践行为民宗旨的过程。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书写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无悔人生。

猜你喜欢

公正诚信领导
第21章 艰难的抉择
Chapter 21 A dilemma 第21章 艰难的抉择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公正俄罗斯党往何处去?
公正俄罗斯党如何准备杜马选举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