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西方艺术中材料与技术的变革

2019-01-06黎独清

福建茶叶 2019年8期
关键词:视觉艺术媒介艺术家

黎独清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北京 100048)

艺术创造活动从实践操作的角度上来看,是通过使用材料媒介来建构艺术形式,从而进行艺术表达的过程,艺术家通过对材料与技巧的巧妙控制让观者产生审美的体验。任何一种艺术媒介材料都有其相应的表达范畴和与之相匹配的表现技巧,材料自身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决定了其表现的能力,艺术家无法超越材料本身的能力范围去进行艺术表达。换言之,材料媒介在赋予艺术家表达的手段同时,也不同程度地限制着他们。西方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拓展材料媒介的种类与边界,拥抱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新事物,形成了如今丰富多样的西方艺术形式。

1 文艺复兴时期适应自然主义艺术需求下材料与技术的发展

在规则的限制下发挥自己的天赋,这对于拥有有限的材料媒介的古代艺术家而言是一种常态。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写实主义绘画逐渐脱离描绘宗教神性的光辉,转而对模仿自然事物的真实视觉效果表现出极大兴趣,服务于这一目的西方艺术材料工具与表现技巧应运而生,科学的技术方法被应用在艺术表达当中。在绘画方面首先的是透视法的引入,让画面二维的空间具有了三维幻觉纵深效果,解剖学的知识让画家具备了准确再现人物与动物形象的能力。这一时期的绘画媒介也发生了重要转变,油彩在十五世纪开始逐渐普及,相比于此前的占据主流的蛋彩画而言,油画能够表现出丰富微妙的色彩层次,这充分满足了自然主义绘画对光感、质地、色调的描绘的需要,如此奠定了西方绘画在写实的方向上行进的基础。在科学的透视法与解剖学之上,西方画家进一步结合并拓展了光学领域的相关成果,经过不懈探索创造出了明暗法、渐隐法、色调统合等代表性的绘画表现技巧,而对透镜与光学成像技术的参照和借鉴让写实绘画更为贴近视觉的幻觉真实,对这些成果的融合与运用也在十七世纪巴洛克时期的艺术家手中达到了顶峰。

2 启蒙运动与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媒介与技术变革

随着启蒙运动的开始,西方文明对科学与理性的追求也更进一步,随之而来科技的飞速发展也给西方绘画带来了新的问题,此时传统意义上的西方绘画开始发生异变。西方世界大规模向海外扩张之后也逐渐感受到来自异域文明的影响,在艺术上表现出对其他地域文明的兴趣,非洲、亚洲等不同地域的艺术表现形式引起了艺术家们的关注;在牛顿发现光的奥秘之后,光学与色彩学逐渐有了长足的发展;化学工业的日新月异的突破让新的颜料色彩不断出现在调色盘上,艺术家有了大为丰富的材料选择;摄影技术的出现让画家不可避免地思考绘画未来的走向……此时印象派的出现似乎是一种必然,印象主义者们开启了新的视觉样式,找到了描绘视觉真实的另一路径。

工业革命给西方文明带来生产力巨大飞跃的同时,也为未来艺术媒介与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埋下了种子。现代主义艺术家们开始对材料技术进行各种创新与试验,自文艺复兴建立起的西方绘画传统逐渐被打破乃至抛弃。他们不再遵循传统大师的材料技术规则,新出现的合成树脂涂料与合成色彩被艺术家们广为使用。除了绘画材料之外,更是将各种此前并非用于绘画目的的材质与画面糅合在一起,艺术表达与创造被视作目标,材料工具似乎变得不再重要,视觉艺术的边界大为拓展。立体主义在画面中使用实物拼贴,而达达主义则宣称现成物即是艺术……

战火之后,艺术创造的重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波洛克曾做过如下阐述:“我认为新的需求需要新的技法。对于现代画家而言,如果要用文艺复兴的古老形态来表现他所处的时代,比如飞机、原子弹或者无线电,这恐怕比登天还难……”[1]波洛克将装修涂料滴洒在画布上表现他对时代的体验;杜布菲使用非绘画性材料如石膏、胶、沥青等材料涂鸦式地建构绘画表面;劳森伯格将各式各样的物品置入自己的作品中,已然不限于绘画的平面;色域绘画艺术家则试验各类绘画媒介,例如当时新出现的丙烯酸树脂颜料。评论家格林伯格指出:“写实艺术与自然主义艺术掩饰了艺术的媒介,利用艺术来掩盖艺术;现代主义艺术则运用艺术来提醒艺术。构成绘画媒介的局限性——扁平的表面、基底的形状,颜料的属性……在现代主义作品里,这些局限性却被视为积极因素,而且得到公开承认。”[2]当艺术家们认为绘画材料不足以满足表达的需求时,他们转而以身体、自然环境、灯光等作为创作的媒介。

3 视觉艺术媒介的多元化创新与西方理性精神的延续

西方绘画也未曾停止在材料技术上的探索与试验,安迪·沃霍将丝网版画技术用于自己的艺术创作,批量生产波普艺术作品。六七十年代出现的照相写实主义,则使用了幻灯投影的方式将图像投射到画布上,进行一丝不苟的描绘。八十年代兴起的新表现主义引领着绘画的回归,他们任意地取用各类材料与形式进行表达,其中代表人物如基弗、施纳贝尔、波尔克等人都在材料上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创造出了作品中不同以往的视觉表现力。尽管绘画以高昂的姿态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绘画艺术曾经的统治地位早已逐渐被新生的各类艺术媒介与形式所蚕食。事实上,在20世纪60年代极简主义艺术家唐纳德·贾德宣称绘画已经死亡之前,纯粹的绘画在视觉艺术中的重要性早已开始下降。对绘画造成冲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十九世纪摄影技术的诞生,在其基础上产生的影像艺术形式则开拓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如今影视艺术有着最为广泛的受众群体,随着数码影像与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能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

绘画昔日的重要地位虽已不再,但其成果仍在不断被传承。譬如写实绘画在西方已然衰退,但写实绘画的成就仍一如既往的延续着,它的根基——科学与理性的精神未改变。换言之,写实主义或者说自然主义的艺术方法在西方艺术中并未被放弃,只是很好地被应用在了绘画以外的视觉艺术门类当中。如今计算机的3D技术建构的人物与场景秉承了透视法、解剖学、光学等诸多写实绘画的要素,在屏幕上制造出以假乱真的视觉效果。通过对人物动态的捕捉能够在计算机建构的模型身上完美还原人物真实的动作,配合绿屏拍摄实现几近完美的虚拟真实。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承续了文艺复兴以来建立在透视法与解剖学等科学之上的科学与理性,写实主义在新媒介的领域相比在绘画而言更进一步发展,艺术的表达方式与科学技术相互交融不断发展。对于今天绝大多数的观众而言,观看3D电影所带来的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要远胜于一幅写实绘画。相信不亚于十五世纪的人们在观看乌切洛的作品《圣罗马诺之战》或是十九世纪初人们见到籍里柯的《梅杜莎之筏》时所体验到的震撼。

从西方材料与技术的发展变化过程可以看出,其艺术创作的材料与表现技巧既受到艺术家观念意图的左右,也受到时代的需求与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西方艺术的发展也一直紧跟着技术的变革的潮流,将新的材料媒介应用在艺术创造领域,不断拓展着艺术的种类与边界。绘画作为视觉艺术的先驱,在艺术的发展中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现今诸多的视觉艺术门类如设计、摄影、影视、动画等无不从绘画中汲取了大量的养分。绘画艺术随着材料的变化其艺术形式也不断推陈出新,正如菲利普·鲍尔所说:“技术为艺术家打开了新的大门。”[3]随着时代的变化与科技的发展,新的艺术媒介与形式不断创生,绘画逐渐被快速发展的其他媒介挤占着它表现与施展的空间,但无论被如何挤压,它仍是无可替代。时代在变化,为顺应这种变化,艺术表现形式必然要创新,这是西方艺术发展中所经历的,也是值得我们当下思考和借鉴的。从事绘画这一传统艺术媒介的创作,重要的是了解和借鉴当下艺术媒介与表达方式的诸多成果,充分认识绘画材料媒介的局限性和可能性,在绘画有限的表现能力与无限的可能性中寻找恰当的表达方式。

猜你喜欢

视觉艺术媒介艺术家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手机UI界面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书封与现代艺术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