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养生观与思维特点
2019-01-06常意梵王爱玲
常意梵,王爱玲
(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山东 威海264300)
庄子的养生观和思维特点体现了以“天人合一”观念为主体的回归自然思想。本文浅析庄子的养生观和思维特点。
1 养生观
1.1 求道的方法 庄子的养生学说是以“得道”“天人合一”的境界为最高境界。他认为“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故欲“存形穷生”,必须“立德明道”。那么如何立德明道呢?庄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同样也是人类心智的本源,人的心智总是感知外物的,就像人的眼睛总是向外看一样,道在心内,故不是人类心智的感知对象。所以他说:“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庄子·天道》)还说:“道不可闻,闻而非;道不可见,见而非;道不可言,言而非。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知北遊》)庄子的这一观点与惠能法师的观点吻合,惠能法师讲:“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有见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若不离假,无真何处真。”由此可知,道在心内,不待外求,求道的方法只是破除人心对外界事物的执着,人心不执着于外则归根而静,与道冥合,生机来复。正如老子所言:“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庄子反对“丧己于物,失性于俗”的“倒置之民”,提出“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奈何。”(《达生》)主张因顺自然,寄托于不得已,他说:“动以不得已之谓德;动而非我之谓治。”(《庚桑楚》)即不得已而为之是德,有所为处于无心叫合理。
1.2 得道的境界 怎样才算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呢?庄子说:“有形者与无形无状而皆存者尽无。”即有形的身体与无形的道同时存在是不可能的。得道则感觉不到形体的存在,因而无人我之见、物我之见,而与天地万物浑然同体。因此,庄子说:“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谓入于天。”(《天地》)老子也曾说:“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道德经》)
2 思维特点
庄子曰:“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发乎天光者,人见其人,物见其物。”这就是其“藏无虞以生其心,敬中以达彼”(《庚桑楚》)的思维方式,即收敛人的主观心智,深藏无虑与道冥合,以生道心,然后以道心来通达外物。
2.1 整体性 庄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共通性,即“道通为一”。他说:“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德充符》)即得道的人站在道的角度看,万物皆是一体的。还说:“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齐物论》)由此可知,庄子通过修道得道,认识到天地万物的整体性及万物之间存在着全息性的联系。并说:“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大宗师》)即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体的,不管你是否认识到这一点。认识到这一点是得道之人以道心观之,这种人与天为友。不能认识到这一点是以常人之心观之,与凡人为伍。
2.2 客观性 庄子说:“至人之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应帝王》)道心是无心之心,能够客观地反映事物,且应而不藏,故可日理万机,劳而不累。所以庄子说:“苟得与道,无自而不可;失焉者,无自而可。”(《天运》)他认为人的主观心智是片面、狭隘的,并将其称为“小知”,而道心才是大智慧,且说:“去小知则大知明。”(《外物》)他感叹世人的迷惑说:“人皆知尊其知之所知,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后知,可不为大疑乎。”(《则阳》)并告戒人们:“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大宗师》)
综上所述,庄子的养生观和思维特点是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我们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学习传统文化,最大限度地保持“天人合一”的态势,这是保护和促进健康,提高智慧水平和生存质量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