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隆德县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2019-01-06何青云

中国牛业科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母牛肉牛加工

何青云, 黄 琪

(1.宁夏隆德县山河畜牧兽医工作站,宁夏 隆德 756300;2.宁夏隆德县凤岭畜牧兽医工作站,宁夏 隆德 756300)

隆德县位于宁南边陲,六盘山西麓,东望关陕,西眺河洮,南走秦州,素有“关陇锁钥”之誉。全县幅员面积985 km2,耕地面积3.11万hm2;辖13个乡镇,118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17.64万,其中回族人口2.25万人。近年来,县委、政府抢抓自治区大力发展宁南山区优势特色产业机遇,充分发挥区域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把加快肉牛产业发展作为草畜产业发展的“一号工程”,作为打造农业强县的基础产业,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农民增收的核心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形成家家种草、户户养畜,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局面。

1 基本现状

经过多年培育发展,隆德县走出了一条富有地方特色和符合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之路,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全县建成肉牛养殖示范村25个,暖棚圈舍1.85座,青贮池7 200座,千头规模肉牛场2个,百头以上规模肉牛场32个,畜牧改良点99个,肉牛饲养量达6.8万头,其中存栏4.4万头,出栏2.5万头,草畜产业总收入3.8亿元,增加值1.7亿元,提供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 068元,增长12.7%,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

1.1 肉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1 肉牛品种改良定位不准 现有西门塔尔、利木赞、夏洛莱、秦川、安格斯等多个肉牛品种,肉牛品种结构混杂,繁育技术路线不明确,品种改良更换频繁,缺乏符合区域特色和地方板块的优质高档肉牛品种的持续改良。

1.1.2 饲草料开发利用较低 全县种植以青贮玉米为主的优质牧草面积0.67万hm2,饲草种植单一,单位产出率低;“三贮一化”饲草调制技术普及率低,饲草调制加工利用效率不高,缺乏专业化、规模化肉牛饲料加工厂及饲草配送中心,饲料加工业严重滞后。

1.1.3 饲养管理较为粗放 总体上以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饲养为主,且饲养方式单一,上规模、上档次的养殖场数量不多,标准化、集约化、科学化养殖水平不高,“小、散、低”的不利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

1.1.4 产业化经营尚未形成 产业链条短,产、加、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数量较少,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示范带动作用较弱;规模化基础母牛繁育基地、标准化肉牛育肥基地、肉牛定点屠宰加工企业及牛肉产品开发相对薄弱,仅以“代宰”和进行初加工肉产品为主,肉牛的分割包装等层次低、数量少、收益低。

1.1.5 品牌建设和营销渠道狭窄 肉牛养殖与牛肉市场销售脱节,注重养殖忽视市场,重点以育肥出栏为主;肉牛产业发展与独特的民族文化、饮食文化、自然条件等不能有机结合,区域肉牛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宣传推荐滞后,在全区(市)乃至全国叫得不响,市场竞争力弱,单位效益低,产品附加值低。

1.1.6 疫病防控体系不完善 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不完善,动物防检疫工作存在一些漏洞和死角,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屠宰、加工、流通等环节监督管理相对滞后,私屠乱宰现象比较普遍;兽医技术人员年龄老化,村级防疫员队伍不稳定,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保障能力薄弱,疫病防控存在较大风险,一定程度上难以保障草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1.2 应对措施

1.2.1 加强肉牛繁育体系建设 良种繁育是发展肉牛产业的根本。健全肉牛良繁体系,抓好基层服务网点建设,立足现有的西门塔尔、利木赞等肉牛品种,确定繁育路线,挑选良种肉牛进行扩繁,优化肉牛品种结构;积极引进安格斯等国外优质肉牛品种,通过纯种引进、胚胎移植和冻精冷配等方式开展扩繁,加快肉牛种源基地和母牛核心群建设;加大良种基础母牛扶持力度,推进良种基础母牛“见犊补母”和“小母牛计划”保护补奖机制,稳定和满足良种基础母牛需求。

1.2.2 不断夯实饲草料生产基地 饲草料的开发是发展肉牛产业的基础。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逐年压减粮食作物面积,强力推行青贮玉米种植;立足区域自然生态条件,引进种植优质高产饲草品种,提高饲草品种和产量;大力推广“三贮一化”调制技术,开展玉米青贮、紫花苜蓿包膜青贮、玉米秸秆黄贮等,实现饲草料高效利。根据不同品种、生长阶段和营养需要,制定科学的饲草料配方,配制营养平衡的全价饲料,提高肉牛饲养水平。积极引进肉牛饲料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市场化运作,开展饲料生产加工和配送,解决区域性饲草不平衡问题。

1.2.3 推进标准化肉牛养殖建设 饲养管理是肉牛产业发展的关键。突出经济型、实用性、便利性和功能性,按照母牛、犊牛、育成牛等不同类型,建设相应的标准化养殖圈舍,分群饲养,合理搭配配方日粮,促进营养平衡,降低饲养成本,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借鉴区内外肉牛养殖经验,分类制定基础母牛、犊牛、育成牛等标准化管理技术规范、标准化免疫程序、粪污无害化处理标准,推动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对饲草料生产与流通、肉牛生产与流通、屠宰加工与流通等关键环节的全程记录和监管,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安全到源的牛肉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1.2.4 培育引进屠宰加工龙头企业 屠宰加工是肉牛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培育引进一批资金实力雄厚、示范带动能力强的产加销一体化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加大政策资金倾斜力度,扶持肉牛养殖和屠宰加工及销售的龙头企业快速发展,拓展精深加工业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试产竞争力。通过股份合作制、资金入股、订单生产等形式,建立企业、合作社与养殖利益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肉牛养殖、屠宰加工和销售环节的技术、信息的引领作用,带动肉牛产业发展,促进肉牛养殖户收入。

1.2.5 培育肉牛品牌拓展营销市场 品牌打造和市场营销是肉牛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六盘山神态农产品”品牌战略,扶持肉牛加工销售企业加快产品研发力度,重点开发冷冻和熟肉互补、主副农产品和中高档次齐全的牛肉产品;积极开展无公害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规范地方农产品地理标准和宁夏著名商标使用,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品牌。支持企业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鼓励企业在西北大中城市乃至北山广等一线城市建立销售网点,不断提高畜产品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鼓励扶持企业、合作社建设一批肉牛加工配送、冷链冷冻、物流运输设施,完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在拓展国内牛肉销售市场的同时,借助中阿博览会、“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积极开拓中东等国外市场。创新牛肉产品销售模式,利用京东、苏宁等国内电商服务平台和大型连锁超市,建立线上线下、农超对接、基地与市场相结合的营销机制,不断拓宽牛肉产品销售渠道。

1.2.6 增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疫病防控是肉牛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建设,提升突发重大动物疫病处置能力;加大动物防检疫工作力度,建立动物及动物产品制定通道,强化外调准入制度,有效防止“输入性”疫情;强化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制度,确保免疫率、标识率和抗体检出率均达到100%;完善动物防疫监督设施,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掩埋场,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行为,做好产地检疫、疫情报告等工作,加强兽药饲料监管和动物防疫条件审批,规范养殖管理,推进健康养殖,加大动物及产品生产、加工、屠宰、流通等环节的监督及违法违规行为查处,确保市场畜产品质量安全。

猜你喜欢

母牛肉牛加工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复杂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创新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