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川牛养殖历史与现状探讨

2019-01-06王金梅苗永旺

中国牛业科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保种存栏

王金梅, 杨 远, 苗永旺

(1.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昆明 650201;2.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图书馆,昆明 650202;3.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昆明 650201)

邓川牛,因原产于云南洱源邓川地区而得名,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当地人民农耕文明、饲养传统、饮食文化等复杂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形成的优秀的乳用地方黄牛品种。邓川牛体格较小,乳房较发达,具原始乳用牛体型;耐粗饲、适应性强;邓川牛乳中乳蛋白、乳脂肪、干物质含量均较高,乳脂肪球大,乳芳香浓郁,是制作传统乳扇、乳饼、酥油和奶饮品的较佳原料。作为一个分布区域相对狭窄的地方品种,其发展极大地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研究邓川牛的发展对探讨我国地方优良畜禽品种的兴衰、利用、保护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 邓川牛形成

1.1 概 述

据史料记载,自汉朝开始,生活在云南邓川地区的白族人民就开始饲养黄牛,为让犊牛在哺乳期有足够的母乳,保持体格健壮,除充分利用当地的饲草资源,改进母牛饲养外,更重要的是不断选留泌乳量高的母牛作种用。在世代选留中,随着母牛的品质不断提高,哺乳期泌乳量远远超过了犊牛所需的哺乳奶量,于是,当地人民把过剩的牛奶制作成营养价值高、香脆甜美、储存方便、有效期长的奶制佳品——乳扇。这样的饮食需要又反过来促进牛的选留和饲养,经过漫长的、目的不断明确的选育发展,形成了乳用型的邓川牛。虽无从考证乳用邓川牛的确切形成年代,但资料表明,到1959年,洱源县邓川牛存栏已达2.82万头。

1.2 邓川牛形成的生态条件

邓川牛主产地洱源在两汉时期,属叶榆县地,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境内有浪穹、邓赕、施浪3个部落。贞元十年(794年),南诏攻破吐蕃,将浪穹、施浪、邓赕三诏合并,称浪穹州。大理国前期,境内设宁北赕、邓赕,后期设凤羽郡,领邓赕、宁北赕。元宪宗七年(1257年)置浪穹、德源为千户所,隶大理万户府。元十一年(1274年),设邓川州,浪穹千户所改设为县,邓川州领浪穹、凤羽两县,同属云南行省大理路管辖。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将大理路改为大理府,辖浪穹、邓川、大理等州县。清朝沿袭明朝建置。民国元年(1912年),浪穹县改为洱源县,邓川州改为邓川县,1961年,两县合并为洱源县。

大理地区地处云贵高原西部,坝子较多,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河流湖泊纵横交错。元代郭松年《大理行记》即描述:“若夫点苍之山,条冈南北,百有余里,峰峦岩岫,萦云戴雪,四时不消。上则高河窦海,泉源喷涌,水镜澄澈,纤芥不容,佳木奇卉,垂光倒景,吹风嘘云,神龙所宅,岁旱祈祷,灵贶昭著;派为一十八溪,悬流飞瀑,泻于群峰之间,雪霆砰轰,烟霞晻霭,功利布散,皆可灌溉。洱水则源于浪穹,涉历三部渟滀紫城之东,北自河首,南尽河尾,波涛二关之间,周围百有余里,内则四洲、三岛、九皋之奇,浩荡汪洋,烟波无际,于以见江山之美。”[1]

大理以苍山、洱海闻名天下,而洱源县则是洱海的发源地,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春冬天气多晴朗,夏秋则雨天较多。年平均气温13.9 ℃,最冷月平均气温6.7 ℃,最热月平均气温20 ℃,年平均日照时间2 451 h。年平均降水量734 mm,一年之中干湿之别明显,四季区分不很突出,由于海拔高度不同,境内有着“隔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总面积2 875 km2,山岭连绵,河流湖泊交错,土地肥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是高山峡谷,东部多为盆地。山区、半山区面积占88.4%,坝区占11.6%,而坝区又由许多大大小小的坝子组成,在众多的坝子中,邓川坝子最为著名。其三面环山,南临洱海,境内有东湖与西湖,此外还有弥苴河、罗时江、永安江注入洱海,青草遍野,物产丰足,不仅鱼虾多,还盛产水稻、小麦、蚕豆、玉米、油菜等粮食作物,家畜饲料资源多样丰富,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明朝《重修邓川州志》中对邓川地区有这样的记载:“川中凸出,土埠环绕”、“水泽平衍,三河如川是也。”[2]

1.3 邓川牛形成的社会条件

由于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大理地区自古就有发展畜牧业的传统。《西洱河风土记》记载初唐时洱海地区“其土有稻、麦、粟、豆;种获亦与中夏同,而以十二月为岁首;菜则葱、韭、蒜、菁;果则桃、梅、李、柰;有丝、麻、蚕织之事,出絁、绢、丝、布、麻,幅广七寸以下。染色有绯帛。早蚕以正月生,二月熟。畜有牛、马、猪、羊、鸡、犬。饭用竹筲搏之,而噉羹用象杯,形若鸡彝。有船无车。”[3]廖廖数语,向我们展示了唐初洱海地区白蛮较高的农业发展水平,同时也从中窥见当时的畜牧业生产状况。《新唐书.南蛮传》又记载:“爨蛮西有昆明蛮,一曰昆弥,以西洱河为境,即叶榆河也。距京师九千里。土歊湿,宜粳稻。人辫首,左衽。与突厥同。随水草畜牧,夏处高山,冬入深谷。”“隋唐之际,这里邑落相望,牛马蔽野,收获与中夏(中原)同”。至唐代,邓川牛的养殖已经非常普遍。南诏政权不仅兴修水利以发展农业,同时亦十分重视畜牧业生产,据《南诏野史》记载,当时已是“牛马遍点苍”,为此还设有“乞托”、“禄托”等专管牛马的部门。南诏时期,黄牛的饲养已很普遍,《云南志》卷七说:“沙牛,云南及西爨故地并生沙牛,俱缘地多瘴,草深肥,牛更蕃生犊子。天宝中,一家便有数十头。”沙牛即是黄牛。不仅饲养的黄牛多,甚至还养有奶牛,所以《云南志》有云:“妇人惟嗜乳酪。”明朝《邓川州志》说:“邓川有东、西、南草场,任民刍畜,阿衙管理”。为选育出高产奶量的后代,明朝时,已有专门饲养良种种公牛的专业户。

畜牧业的发展,牛的饲养,使牛耕普通运用于农业生产。樊绰《云南志》中就记载有洱海地区使用牛耕的情况,公元899年的《南诏图传》亦有牛耕图。这说明初唐时洱海地区的白族先民已经学会牛耕,把饲养的牛作为役畜了。虽然畜牧业不是独立的生产部门,但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种副业。南诏、大理国时期,当时的白族先民普遍饲养黄牛,不仅作为役用,同时也是肉食及乳制品的重要来源。

邓川牛产奶量高且品质好,牛奶中乳脂含量高,香味浓厚,除供小牛犊之外,常有剩余,而剩余的牛奶不易保护,时间久了时常会变酸变质,由此人们发现变酸发酵后的牛奶通过加热,会凝固成块,随即将其拉成扇状薄片,放置于竹架之上晾晒,因是牛乳做成,又形如纸扇,因而当地人民就形象地称之为乳扇。清嘉庆年间的《邓川州志》就记载了乳扇的做法、销售,同时还进一步说明了乳扇在家庭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乳扇者,以牛乳杯许煎锅内,点以酸水,削二圆箸轻荡之,渐成饼,拾而指摊之,别以二箸轮捲之,布于竹架,成张页而干之,色细白如轻丝,售之,张值一钱,商贩载诸远为美味。香脆愈酥酪,凡家饲四牛,日作乳扇二百张,八口之家,足资俯仰矣”。在清代,邓川一带,用邓川牛所产之奶制作售卖乳扇变得十分普遍,已成为各家养家糊口的重要副业。

乳扇的发明与制作,使白族先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乳扇,乳扇已经逐渐成为白族先民各种重要的日常社会活动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大大小小的各种宴席离不开它,各种传统节日与祭祀活动更离不开它;同时,乳扇亦是白族探亲访友的必备礼品,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纽带。而乳扇制作又需要大量牛奶,这必然促使人们在牛的选育与饲养过程中,特别注重与泌乳相关的各种条件,更加注重牛的产奶性能,这些无疑成为邓川牛形成的社会条件。

1.4 邓川牛的养殖

由于邓川地区有坝子,也有山区,所以邓川牛又分为坝子牛与山区牛。坝子与山区的地理环境不同,饲养条件各异,因而饲养方式亦有区别。山区牛常年放牧,不喂糠料,大多不挤奶。坝子牛绝大多数饲养于家中,有时放牧。春夏青草繁茂时将牛放牧于山坡,或牵牛于长满青草的田埂,或饲养于家中圈舍,割青草以喂之。秋冬草木枯萎时,则进行舍饲,喂以干稻草,同时还补饲糠料,成年母牛全部挤奶,挤奶前用蚕豆与豆糠加水拌匀喂之,每隔几天还要加喂食盐和面水,冬季还需喂一些多汁饲料,如萝卜、蔓菁等。不仅坝子牛与山区牛饲养方式不同,公牛与母牛的饲养管理也有差异。公牛青草时节主要依赖放牧,夜间仍补饲青草,枯草时节除放牧外,夜间补饲稻草,绝少喂糠料,每隔6~7 d喂食盐1次。母牛分娩后3 d内2次/d喂以稀饭或红糖,有条件时还喂豆渣、酒糟等。牛舍一般建于正房侧面,分上下两层。下层养牛,上层储存供牛食用的干草。干草的存放也能起到保暖防寒的作用,提高了牛舍的舒适度,有利于牛的养殖。

在长期的养殖选育过程中,白族先民对邓川牛乳用性状的选择极为重视。选育牛种时会特别重视与泌乳相关的乳房、体型甚至毛色等条件。对乳房的要求是奶包底平,乳房前伸,奶眼粗圆,奶筋粗弯,放奶快,挤后奶包松软。同时注意选留体格健壮,泌乳期长,泌乳量高、奶汁浓稠、乳扇质量好的母牛及其后代。对体型要求是,后躯宽大,肚大尾长四肢细,尾帚大。毛色选择上,一般都喜欢黑色,最好是黑牛白乳房,认为黑牛白奶的牛奶好,因而当地有俗语“黑牛白奶包,不买也瞧瞧”。如果是红毛牛,则要黑鼻端,黑尾尖,铁鼻铁尾。由于喜欢牛,尤其是邓川牛,白族人民在遇到好的邓川牛时,总会仔细观察牛的体貌特征,向牛主人了解好的饲养管理经验,以提高自己饲养管理水平与相牛的能力。

2 邓川牛的发展及现状

2.1 牲畜交易和乳品加工对邓川牛发展的促进

活畜交易最能促进牲畜质量的改进。在大理洱源,还有一个据传始于唐代的“渔潭会”。渔潭会于每年农历8月15日至21日在洱源县沙坪渔潭坡举行。后因规模不断扩大,1980年之后会址迁到邓川镇的沙坝街场,其性质如有名的大理三月街一样,是一个农贸物质交流盛会,盛大程度在滇西地区仅次于三月街,主要以渔具、畜牧、农产品和嫁妆为主。届时,各地商贾云集,搭棚为市,交易各种农副产品、手工艺品和畜产品。在畜产品的交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邓川牛的交易。交易市场上,有买牛的,卖牛的,有不买也瞧瞧的,还有相牛的,甚是热闹。广泛的交易进一步促进了邓川牛的选育,使邓川牛的乳用性能不断提高,泌乳期平均300.6 d,产奶量平均726.7 kg,最高达2 010 kg,乳脂率平均5.5%,极少数可达13%。[4]

1959年邓川蝶泉奶粉厂建立后,开始了乳制品的机械化规模生产,日处理鲜奶7 t,年产乳制品300 t,产品有炼乳、奶粉、代乳粉、麦乳精等。之后,随着设备的不断更新,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至1988年底,生产能力已经达到日处理鲜奶60 t。乳品的机械化生产对原料奶的大量需求及产生的经济效益,极大地提高了农户养牛的热情,促进了养牛业的持续发展,并使之成为农业的支柱产业。

2.2 以提高产奶量为目的的改良

虽然邓川牛的乳用性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牛品种优势,但仍不能满足人们对产奶量的追求。因此,为进一步提高邓川牛的产奶量,洱源县从1954年开始,在坝区,以邓川牛为基础母牛群,引入荷斯坦牛进行杂交改良,拟培育邓川黑白花奶牛。经过改良培育的杂种牛外貌为黑白花,乳用体型典型,产奶量大大提高,形成了泌乳性能良好的邓川黑白花奶牛群体。据估计,有邓川牛血统的邓川黑白花奶牛存栏达到20万头以上,其中仅洱源县2009年末就有6.5万头。以下数据反映了邓川牛改良的数量和产乳量的变化,1950年洱源县奶牛存栏7 000头;1978年奶牛存栏7 696头,牛奶总产2 859 t;1980年奶牛存栏10 831头,牛奶总产3 474 t,改良牛占53%;1989年奶牛存栏28 678头,牛奶总产21 413 t,改良牛占98.5%;2010年,洱源县奶牛存栏79 047头,能繁母牛47 428头,牛奶总产192 686 t,平均单产4 062 kg。[5]

2.3 纯种邓川牛的群体现状

乳用型邓川黄牛的形成与当地白族人民的饮食文化有重要关系,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优良的地方牛遗传资源,1986年在《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中被介绍,1987年被列入《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2009年列入《云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11年录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牛志》,2012年被评为云南省六大名牛之一,2015年列入《云南省畜禽遗传资源志》。

自杂交改良以来,邓川黑白花奶牛饲养量增加,并扩散到了云南各地以及陕西、四川、重庆、湖南、广西等省、市、区。这不仅使当地人民经济收入不断增长,极大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而且也扩大了邓川黑白花奶牛的影响力。然而,邓川黑白花奶牛并不是业内及官方认可的奶牛品种或品系,尽管民间似乎由邓川黑白花奶牛取代了邓川牛,但所有列入名录等的邓川牛均为纯种邓川牛。伴随着邓川黑白花奶牛饲养量的增加,纯种邓川牛越来越少,日益稀有,已在洱源中心坝区消失,仅有极少量分布在山区与半山区,且数量逐年减少,已经成为一个濒临灭绝的牛种。据资料,1980年邓川牛存栏1.37万头,而2006年12月的统计发现,邓川牛存栏仅554头,其中公牛存栏8头,母牛存栏546头。由于群体数量有限,遗传基础狭窄,近亲繁殖严重,乳用性状出现退化,乳房变小,后躯变窄,产奶量减少。退化导致饲养效益低下,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放弃了邓川牛的饲养,纯种邓川牛数量日益减少。

3 邓川牛遗传资源保护

3.1 意 义

上述研究表明,杂交改良虽然提高了邓川牛产奶量,但是其原有的外貌特征也不复存在,对改良后的邓川黑白花奶牛的乳用性能研究不够,没有强有力的资料支撑改良牛除泌乳量高以外,乳质仍然好或者更好。由于杂交牛的增加,纯种邓川牛群体越来越小,退化严重,生产性能降低,群众不愿意饲养,导致邓川牛处于种质资源丢失危险的状况。邓川牛的乳中乳蛋白、乳脂肪、干物质含量高,是当地加工乳扇的最佳原料乳,其优良基因不可替代和复制,邓川牛的消失是一个优秀地方牛基因库的丢失,这种损失是不可挽回的。同时,邓川牛除了遗传资源价值外,还有白族文化传承价值。因此,作为泌乳性能优良的小型黄牛品种,邓川牛对发展我国乳业和保持白族的传统文化意义重大,保护邓川牛遗传资源已成为目前一项十分必要和紧迫的工作。

3.2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及存在问题

至2008年以来,洱源县开始启动了邓川牛保种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建成2个保种场,即金牧邓川牛保种场和康丰邓川牛保种场。金牧邓川牛保种场存栏邓川牛207头,其中母牛155头,公牛52头(包括种公牛7头)。康丰邓川牛保种场共存栏5头邓川牛,全为母畜。2个保种场共存栏邓川牛212头,开展牛群结构调整,提纯优化。2个保种场均建有相应的圈舍,建有青贮窖,使用种草与青贮技术,同时有专用放牧区草山面积400 hm2,草场铺设水管3 km,有2个蓄水池,5个饮水槽,粮改饲51.87 hm2,紫花苜蓿10 hm2。

保种工作最大的问题是资金与技术,只有解决好这2个关键问题,保种才能顺利进行。在资金方面,各级政府积极支持,共投资79万元。其中,2008年,省级安排启动资金10万元。2009年,中央扶持29万元。2010年,州级扶持10万元。2011年,省级安排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项目资金10万元。2013年,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资金10万元。2015年,省级遗传资源保护资金10万元。技术方面,当地畜牧兽医人员在多级技术指导的帮助下,制定了保种思路与具体的实施方案,规范了育种提纯技术。

尽管邓川牛保种工作已经开展,不仅制定了保种方案,有了保种场,有了一定数量的牛群,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而言,要达到预期目标,还存在很多问题与困难:其一,种群数量较少,现有的邓川牛是多次从周边地区购买而来的,虽然经过扩繁,但数量仍旧很少。其二,投入大,产出少,收入低。邓川牛在扩群阶段,投入大,产出少。如何在保种的同时,提高出栏率,增加出栏量,尤其是通过产奶,加工销售传统的乳扇制品,增加收入,以巩固保种成果,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三,生产性能恢复进展缓慢。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但邓川牛产奶性能恢复仍很缓慢,产奶量低的状况仍未得到明显改善,只能从下一代犊牛开始选育,逐步恢复泌乳量。但这必将使产奶性能恢复的时间变得更长。其四,邓川牛肉质、奶质等方面的品质鉴定缺乏数据。这还需要进一步科学测定,以收集相关数据,为保种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科学依据。除此之外,保种工作中还存在资金紧缺、技术难关需要攻克等诸多问题。

3.3 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邓川牛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使邓川牛保护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邓川牛养殖能逐渐恢复。其一,扩大保种区域,增加邓川牛数量。建议将现有的2个保种场所在的自然村及村民委员会列入保种区,将非种用公牛淘汰,应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加快群体数量的增长速度,提高种群品质。其二,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重视对邓川牛的保护,加大邓川牛保种的扶持力度,增加经费投入,制定切实可行的保种目标、方案和保种计划,并认真贯彻实施。其三,改变饲养方式,提高饲养水平。建议划定种草区域,用于种植紫花苜蓿及玉米、大麦等优质饲料,保证牛群有足够的优质饲料供给,保障牛群的营养需求。同时,要改变以往以放牧为主的饲养方式,而以舍饲为主,尤其在草木枯萎的秋冬时节。其四,对邓川牛肉、奶进行常规的营养成份测定,以弥补以往数据的缺失,为邓川牛品质提升及保种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其五,利用现代畜禽保种原理,建立足够的家系,采用适合的留种方式,控制群体近交系数增长过快,防止群体品质下降。其六,要防止邓川牛保种场中外血混入,进一步采用现代遗传学和繁殖生物技术手段,剔除外血混入个体,扩大群体数量,进行提纯复壮。必要时,可以采用低温冷冻保存技术,使邓川牛的种质遗传材料尽可能的保存下来,以备将来使用。

4 结 论

邓川牛的形成与存在具有畜禽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双重价值,但如今邓川牛群体越来越小,不仅有优良基因库丢失的危险,而且亦不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因而需要予以保护;同时更要注意,对畜禽遗传资源,无论出于哪一方面的改良目的,都需要科学规划。

猜你喜欢

保种存栏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3 万头环比下降0.2%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一月能繁母猪存栏连续16 个月增长生猪存栏一季度同比增四成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牛保种现状及对策研究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山西太行黑山羊保种与利用技术
浅谈晋南牛的保种与开发技术
夷陵黄牛的保种及杂交改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