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武术传承教学对中医药教育的影响
2019-01-06叶喜德乐丽霞彭巧珍张建康
叶喜德 乐丽霞 何 苇 周 鸣 彭巧珍 张建康
1.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西南昌 330004;2.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江西南昌 330063;3.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部,江西抚州 344000
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之后,逐渐演变成了我国一项重要的、不可复制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1]。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交融汇合,武术由原先的民间师徒相传的传承方式进入学校,作为教学的一门课程[2]。受古代哲学的思想影响,武术与传统中医药文化相融合,演变成我国的一种特色文化。武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就已经纳入到体育健身事业中来。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与体育项目的相互融合,在文化传媒、民间武术等多种效应的相互影响下,武术作为体育中一项重要内容获得推广,在许多地区、院校开展了竞赛项目。目前国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3]。中国民间武术传统文化逐步向外渗透,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如今以精武大赛形式出现的各种赛事,已在国际舞台上交融荟萃,不仅凸显了传统民族文化精髓,而且也向世界开创了窗扉、增进互信。现结合笔者体会和教学实践,就民间武术对中医药教育的影响分述如下:
1 民间武术的起源对中医药发展的影响
1.1 民间武术与中医药发展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高等院校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发展,民间武术由于其来源、理论形成等特点,与中医药理论课程的形成,存在许多相似之处[4]。在民间,许多武术爱好者常精通中医知识,并逐渐演变成一位出色的临床中医师,尤其是在治疗跌打损伤、疑难杂症等方面,相比西医,治疗技法优势明显。有些中医爱好者,通过现行中医药管理局规章制度,遵照中医传承教育方式,成为临床经验丰富的名老中医。这些中医师的成名,与民间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存在很大的关联。民间武术是竞技武术的源泉和发展基础,而武术功底和力量则是民间武术训练的核心内容,不仅表现在体格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技法上。对比传统中医药临床医疗实践,尤其是中医药在诊治疾病方面。诸如治疗骨伤、推拿按摩、康复治疗等方面时,则要求中医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需要掌握治疗技法,并且需要力度加以辅助。这种民间武术源自于技法和力量的特点极大地提高了中医师在诊治疾病方面的技能,提高了疗效,进而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正是这个原因,在中医药院校开展中国民间武术课程,就是把民间武术传承、发展好,这种教育模式和取得的教学效果,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显然,拥有民间武术背景的中医师,他们所具有推拿接骨疗伤的手法技巧和力量来源,与长期坚持锻炼武术是分不开的[5],说明民间武术与中医药的发展相辅相成。研究表明,自民间武术进入中医药高等教育开始,许多中医药院校就已经把中国民间武术纳入到其教学内容中[6]。这足以表明民间武术对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在中医药教育中所体现的价值,被人们广泛接受。同时,中医药对疾病防治的基本理念,始终提倡“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原则。而坚持锻炼传统民间武术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基于这些防治疾病特点,两者之间在提高机体抵御外邪、抗病康复的能力息息相关。
1.2 民间武术在中医药院校中的作用
目前,民间武术在中医药院校传承,主要是以课程形式开展教学,其中中国民间武术是其主要课程。该课程以其独特魅力,曾对中医药院校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7]。中国民间武术在校园的广泛传播和紧随其后开设的课堂教学,对于推动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倡导传统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许多院校开设的武术课程,多数与体育竞技项目相关或者与文艺表演的形式融合在一起。但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开设的中国民间武术课程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中国民间武术课程也逐渐演变成了他们的热门选修课程。这种发展趋势对于传播我国中医药传统文化和弘扬民间武术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然后,中国民间武术在中医药的发展,许多院校由于缺乏民间武术对中医药教育影响作用的认识,或由于缺乏专项资金扶助和未能聘请到双师型的武术教师,使中国民间武术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一种摆设,有的仅仅作为一门选修课,帮助学生完成学分,并不能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这些因素导致许多学校未能满足武术训练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使得学生对武术的爱好成为了一种奢望,甚至被遗忘。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民间武术在中医药高等院校中的积极作用,以便更好地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将是当前中医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 中国民间武术课程教学对中医药教育的影响
纵观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开设的武术课程情况,许多中医药院校对中国民间武术课程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仍处于摸索阶段。以选修课形式出现的常见,也有掺插于体育教学当中,作为体育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但并未改变这类课程的属性,即中国民间武术课程仍为体育教学院部分管[8]。课程培养模式以选修课的形式较为常见。有些院校虽然已经把武术课程融入到体育教学内容里面,并且作为其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民间武术课程并未在其他中医药院校中推广实施。就目前来说,中国民间武术课程在全国范围内并没有规范教材,就教材或者选材教学问题等方面的事宜并未达成统一认识。这无疑会影响到中医药院校中民间武术教学的发展。可见,中国民间武术课程要在中医药院校中获得推广,并弘扬中华民间武术精神,编写可行性的规范教材成为摆在当前中医药教育的一个现实问题。
在中医药院校开展该课程,无疑是与传统中医药特色相互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民间武术教育,达到强身健体、延年养生的目的,也契合中医药健康教育理念。显然,在中医药院校开设该课程的初衷,多数是把民间武术提倡“强身健体”的宗旨与中医药提倡的“治未病”基础理论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发挥中国民间武术课程在中医药教育中的作用。这种基于传统特色而设置课程的理念已被许多院校所接受,并已在许多中医药院校中实施。如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中国民间武术课,深受中医药院校学生的青睐。以江西中医药大学开设的民间武术课程为例,每年选择该门课程的学生人数在限制人数120的名额里,每次都是满额。可见,学生对武术的热情,源自于武术自身所具有的价值特征[9]。
总体来说,中国民间武术虽然在传统教育方面与中医药传承教育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但最重要的是民间武术所表现出的健身价值。无论哪种武术,均以身心合一、内外合一的技法为理论基础。通过锻炼,不断强化机体意、气、劲和力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使整个机体得到全面的锻炼,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提高体能耐受力,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这种锻炼目的,与中医药传承理念十分吻合。民间武术由于与其他国家规定的武术套路不同,没有统一标准,完全是基于练习者在实践经验总结中对武术技法的理解,并逐步传承下来,这种教育方式与中医药传承教育相似。因此,中国民间武术的传承方式,对于中医药传承教育发展模式来说有其借鉴意义。在中医药院校中开展该课程,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医药教育的发展。
3 中国民间武术对中医药教育未来发展的影响
中医药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重任,除了培养中医药专业技术外,还需要承担对学生健康教育的培养,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就人才培养长远发展趋势来看,未来中医药教育在注重专业技术培养、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还应要求学生养成终身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习惯,提高他们自我保健意识。虽然体育课程是高校增强体质的重要课程,但中国民间武术课程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既与体育课程相关,又为我国传统特色文化,即与中医药教育相关[10]。基于这种课程的特殊性,中医药高等院校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把中国民间武术课程融入到体育课程体系中来,并逐步从学校选修课程进入到必修课程,目的是提高学校对民间武术的认识,以达到增强体质、提高体育素养的目的,从而促进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医药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以满足日益增强的社会发展需要。显然,体育教学环节在中医药人才培养占据了重要地位,也是当前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由于民间武术课程为体育教材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该课程对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影响、探讨其教学新的发展模式,以便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是当前建设该课程的关键所在。
纵观江西中医药大学已经开展的中国民间武术课程所取得的效果,几乎在每次的教学测评和教学效果反馈中,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均评为“优秀”,其满意度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期。从学生专业上看,该课程被吸纳的对象,更多的是从事中医临床专业类的学生,如中医临床、针灸推拿、康复、护理等专业的学生。由于具有这些专业背景的学生,在施展中医诊治技法时所使用到的手法,均需要建立在力量与技巧的基础上。如中医脉诊中需要手腕力度,针灸推拿需要手指力量,康复疗理需要力量辅助等,这些特殊要求,均离不开一个强壮的体魄。显然,大力推广中国民间武术这一门课程,不仅有利于增强人们的体质,也有利于中医药教育的发展。随着武术项目在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散在于民间的传统武术由于本身所具有特殊技法,将和其他武术一样,蓬勃发展。因此,在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开展民间武术课程,不仅对体育教学体系产生影响,也对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需要产生深远的影响。
4 民间武术课程融入中医药教育的思路
4.1 加强中国民间武术课程教材建设
加强课程教材建设是开展好本课程教学的具体举措,也是把该课程建设落实到中医药教育体系的关键因素之一[11-13]。对于教学来说,课程是规范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把中国民间武术融入到中医药教育的必要途径。通过课程教材建设,拟定其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使承担中国民间武术课程的教师明确其教学目标,也是对体育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主讲教师对该课程教材建设的意识和主讲能力,以便使该课程更好地融入到体育教学体系中来,从而促进中医药教育的发展。
4.2 创新中国民间武术课程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目前中国民间武术课程主要归属于体育教学院部,许多院校并未把该课程作为中医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并未基于中医药传承教育特点而特意制订民间武术课程教学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民间武术课程教学质量,从而影响中医药人才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14-16]。因此,在中医药院校教育体系中开展民间武术课程教学方法研究,是提高其教学质量的关键。现阶段可对已有中医药院校中开展的中国民间武术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其对现行中医药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并结合体育教学方法和中医药传承教育特点探讨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研究可遵循系统整理、综合运用和简便优化的原则。在与中医药传承教育方法相互结合的同时,应紧密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特征,把中国民间武术课程放在中医药教育突出地位,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其教学发展新模式,以提高该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4.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中国民间武术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拥有民间武术功底。虽然体育教师在建设、运动和体能训练方面具有优势,但中国民间武术课程教学内容并不等同于体育。而如果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开展该课程的话,这就要求主讲教师不仅具有民间武术技能,还需要一定的中医药专业知识,以便使民间武术传统技能与中医药传承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因此,培养专业民间武术教师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15,17]。同时,结合中医药高等教育和传统民间武术特点,开展与之相关的课题研究,使该课程逐步由散在于民间简单的传承教育方法,逐步上升到具有一定理论研究的规划课程,为提高该课程教师队伍内涵建设创造条件,进而提高中医药院校中中国民间武术课程教学质量。
4.4 加强课程管理及其资金投入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是确保开展好中国民间武术课程建设的关键,也是后续为该课程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就目前该课程建设情况来看,许多中医药院校只是笼统地把武术作为体育教育的一部分掺杂在其中,并没有把中国民间武术课程单列出来。就目前来说,中国民间武术课程及其建设缺乏较为系统的管理制度,致使其在中医药教育的地位并未完全凸显出来,束缚了民间武术教育的发展[18-20]。同时,加大资金投入是确保该课程在教材、师资队伍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确保该课程建设目标得于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总之,从中国民间武术教学内容来说,民间武术注重“内外兼修”,在注重体格、力量训练的同时,也注重意念力,这种强调意念与肢体动作的有机统一与中医学基础理论强调的整体观念存在关联。民间武术锻炼的本质就是尽可能最大程度地挖掘人的潜能,以提高人的体质,增强人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在推动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同时,积极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在中医药教育中开展中国民间武术课程,可使中医药和武术这两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在提高学术学习热情的同时,也不断培养学生尊师重道、严于律己、宽厚待人的优秀品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一位中医技术精湛的中医师需要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而一位好的中国民间武术大师也需要持之以恒、年复一年的实践磨炼。这种锲而不舍、刻苦耐劳的良好心理素质是两者均有的共同特征。因此,在中医药院校中开展中国民间武术课程是培养中医药优秀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于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中医药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