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校数学课堂上实施 “课程思政”
2019-01-06马玉青
马玉青
(唐山学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为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思想,各个高校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课程改革,“课程思政”教育得到了高度重视。
1 什么是 “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截然不同,它不是一门特设的课程,而是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与价值引领,即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的同时,针对学科特点渗透德育教育,将教书育人落实到课堂教学,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2 在高校数学教育中实施 “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普通高校数学课程教学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理解专业基础课中的数学,能够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严谨的态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一名高校的一线教师,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在信息化发达的现在,社交媒体的各种信息充斥着学生的生活,这使得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出现了偏差,因此在数学课堂上,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依托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渗入思政教育,进行思政引导是必要的,这样不仅有助于烘托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吃苦耐劳、辨证思维等优秀品质。
3 如何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实施 “课程思政”
3.1 利用数学概念、数学理论来融入思政教育。数学课程中抽象的数学概念、数学定理很多,枯燥的讲解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和畏惧心理,在教学的过程中恰当地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帮助学生缓解负面情绪。如在讲函数极限的概念时,教师通过引用生活中极限的实例,将知识简单形象化了:极限就像人生,人生总是在不断地向某些目标靠近,追求完美,然而由于人的贪念,总是无法达到,好像总差那么一点点,但在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很多,不但提升了自我,而且欣赏了沿途的风景。在讲函数的单调性时,可把一些函数比作起起伏伏的人生,单调递增就相当于人生进入了顺境,单调递减就像人生进入了逆境,分界点就是转折点,无论哪种情况在一定的时期内总会有结果,所以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要乐观面对每一个阶段。在讲高阶导数时,求解高阶导数只能从一阶导数开始,这就犹如职场,每个人都需要从基层干起,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
3.2 利用数学史来融入思政教育。授课的过程中穿插数学史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有很多著名的数学科学家,如古代的祖冲之,近代的华罗庚,通过榜样的例子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在讲“割圆术”时,让学生了解在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就运用了极限的思想,早于欧洲一千多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
3.3 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来融入思政教育。很多学生认为数学使用性不强,和生活严重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不要只注重理论基础的传授和学习结果,而是应该由生活问题引出理论,再将理论运用到实际,让学生在实际中看到数学的效用。在讲定积分的时候,教师通过美国标志性建筑物金门大桥的图片,让学生探索其中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在讲分段函数的时候,通过引入投资效益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投资的观念;在讲最值问题时,设计无盖蓄水池总造价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节俭、严谨的生活态度。
3.4 利用数学之美来融入思政教育。成功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相应的数学知识,而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陶冶了情操,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欣赏了数学的内涵美。如在学习科赫曲线时,引导学生既要看到对称美,又要看到分形美,帮助学生形成审美观,让学生知道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用辨证唯物的观点看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