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山羊传染性结膜角膜炎的诊疗
2019-01-06王华
王 华
(甘肃省泾川县畜牧兽医局党原工作站,744000)
羊结膜炎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羊眼角膜结膜发炎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是传染快,眼结膜明显发炎,大量流泪,严重时发生角膜混浊甚至溃疡。主要是直接或密切接触传染,蝇类和一些飞蛾也能机械地传播本病。本病的季节性不强,一年四季都有流行,但春、秋发病较多,一旦发病,1 周之内可迅速波及全群,甚至呈流行性或地方流行性。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属常见多发病,虽不会致死性传染,但大量牛、羊视觉障碍,对养牛和养羊业有一定经济损失。
1 典型病例
甘肃省泾川县养羊户樊某饲喂230 只山羊,2016年5月10日购入育肥羔羊43 头。一星期后,陆续发现购入育肥羔羊和本圈山羊开始出现发病,病羊表现为眼怕光、流泪,眼脸肿胀疼痛,角膜突出,结膜红肿,角膜上发生白色或灰色小点,严重者角膜增厚,形成云雾状白翳等症状。本次疫情发病112 只,其中有5 只因患病严重不治死亡外,其他均治愈,本次疫情发病率为41.03%,死亡率为4.46%,治愈率95.54%。
2 发病原因
2.1 羊圈通风不良和卫生条件差,羊圈空气污浊,尤其氨气浓度过高刺激病羊的眼结膜引起羊群发病。
2.2 外购羊只没有经过隔离观察,就混入本群饲养,造成输入性疫病传染。
2.3 由于饲养管理不善,饲料单一,饲料品质差,羊长期缺乏必要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3 临床症状
多数病羊先一眼患病,然后波及另一眼,有时一侧发病较重,另一侧较轻。发病初期呈结膜炎症状,流泪,羞明,眼睑半闭。眼内角流出浆液或黏液性分泌物,不久则变成脓性。部分病羊出现提问升高,厌食等症状。上、下眼睑肿胀、疼痛、结膜潮红,并有树枝状充血,其后发生角膜炎、角膜浑浊和角膜溃疡,眼前房积脓或角膜破裂,晶状体可能脱落,造成永久性失明。解剖5 只死亡山羊,内脏均正常。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初步诊断为山羊传染性结膜角膜炎。
4 防治措施
4.1 预防措施 建立健康羊群,立即隔离病畜,严禁健康羊与病羊接触。及时清理粪便,加强圈舍通风排除圈舍内的污浊空气,保证羊舍空气清新。加强灭蝇蚊工作,定时定期清扫消毒圈舍。停止饲喂发霉的玉米秸秆,适当投喂富含维生素的青绿饲料,提高羊群免疫力。新购买的羊只,至少需隔离60 天,方可与健康羊合群。避免强光刺激。
4.2 治疗方法
4.2.1 角膜混浊或角膜翳时,青霉素加地塞米松和阿托品交叉点眼,每天3-4 次。
4.2.2 角膜有创伤或破溃时,青霉素加利多卡因和维生素B2 交叉点眼,每天3-4 次。
4.2.3 个别有严重全身症状的病羊,用5%生理盐水加VC(大量)、安钠咖、青霉素钠静脉注射。
4.2.4 中药治疗
4.2.4.1 辅助中药以清火明目、 清风退翳为主,锻石决明50g、决明子50g、栀子30g、蝉蜕35g、菊花35g、大黄40g、黄芩30g、白药子30g,每羊天1 剂粉碎拌饲或灌服。
4.2.4.2 中药黄连50g,加水1000ml,煮沸30min,去渣,取澄清液备用,每日点眼3-4 次,主治羊眼红肿、炎症。一般经5-7 天即可治愈,治疗率达95%以上。
4.2.4.3 中药胡黄连100g,加水,2000ml,煮沸30min,去渣,取澄清液备用,每日点眼3-4 次,主治羊角膜翳。一般经5-7 天即可治愈,治疗率达95%以上。
5 体会
5.1 治疗延误引起结膜角膜溃烂穿孔,是出现病羊死亡的主要原因。
5.2 这次疫情爆发既是天灾,也是人祸,由于养殖户粗心和疾病防控意识淡薄没有做到 “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致使本病蔓延羊群。
5.3 对发病初期、症状轻微的山羊可以采用抗菌消炎疗法,而对重症羊(角膜浑浊、变灰白)除抗菌消炎,还要在眼睑皮下注射地塞米松钠,并且要进行消炎散翳,这样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