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脱肛的中医治疗
2019-01-06马振华
马振华
(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陈家集兽医站,731200)
牛的脱肛也叫夺黄,在临床上有两种症候,一种是习惯性脱肛。一般是卧下脱出,站立又可回收;或者重役可致脱肛,休息后又可回收;个别体弱气虚者,便粪时也可脱肛。这种患牛多是管理不善,饮喂失时,造成体质虚弱的牛犊和气血不足的老年牛。另一种是病势严重的患牛,直肠脱出后不能自行回收,由小变大,日久瘀而肿胀,脱出部分溃烂结痂,治疗较为困难。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夏秋少见。尤其体弱气虚者易患此病。
1 病因
一般患病牛只致病原因有寒伤、热伤、劳伤三种。从临床病例来看,实际也不外乎这种原因:一是内伤阴冷,寒凝气滞,腹痛多努责,矢气冲而直肠脱出;二是湿蒸,内脏受邪,大肠瘀而肿胀,犹如粪便塞憋,越胀越努责,越努责损伤越重、越痛,致成脱出,脱出部分黄肿硬翻;三是劳伤脏腑,中气亏损,升举力弱,一旦出力,则直肠脱出。
2 症状
该病因致病原因不同,临床表现也各异:
2.1 寒冷引起者
患牛腹部细小,肠音响亮,常出现腹痛,里急后重,不时努责,精神时而紧张,时而萎靡。冷时浑身抖颤,热时丢盹纳闷,直肠脱出,表现剧痛。
2.2 湿热引起者
肠痈腹痛,从肛门努出胶状物,贪水歇草,张口哈气,直肠脱出,瘀肿渗血。
2.3 劳伤引起者气血双虚,精神萎靡,行动倦怠,草料停歇,粪球干小,排泄不利,直肠脱出。
3 脉色
寒冷者,口色青白,舌津滑腻,舌苔白,脉象沉细。
湿热者,口色绯红,舌苔黄,脉象洪数。
劳伤者,口色淡黄,舌体绵软,舌苔白嫩,脉象浮而无力。
4 治疗
根据各种不同的发病原因,采取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寒以温之,热以清之,虚以补之,外治则洗之等。
4.1 加味理中汤:适应于寒性。
党参45g、白术30g、干姜30g、厚朴30g、云苓30g、陈皮30g、独活30g、附片30g、肉桂30g、当归30g、枳壳30g、炒大黄30g、毕澄茄30g、炙草30g,共为末,开水冲药,加猪油250g、,混合一次灌服。一日一剂,连灌二剂。并配合外治洗涤法。若脱出时间久,则应手术整复。
本方为调理肠胃,温养正气之剂。方中以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温里祛寒、调理脾胃为主。配肉桂、附片、毕澄茄引火归元,温暖下焦,且壮下焦。大黄、当归祛瘀活血,消肿止疼为辅。配独活搜风;云苓利湿,加猪油润肠燥。佐以陈皮、枳壳、厚朴理气宽中,调理胃肠,使功能强坚,瘀滞通和,疼痛缓解。
4.2 润肠三仁汤:适应于湿热性,可清热解毒,滑肠祛风。
郁李仁45g、杏仁30g、大麻仁120g(捣)、秦艽30g、陈皮30g、黄芩30g、半夏30g、苏子30g、防风30g、甘草30g、木香30g、连翘30g,共为未,并水冲药,加熟清油250g,混合一次灌服。一日一剂,连灌二剂。
本方为清润肠道、理气止痛之剂。方中以黄芩、连翘、甘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为主。郁李仁、杏仁、大麻仁、苏子理气润肠,清理肠道瘀滞为辅。佐以陈皮、半夏除胃肠湿浊;并用秦艽、防风疗风湿且可止痛木香顺气缓解后重之急,熟清油清肠、利便,防寒憋之虞。
4.3 补中益气汤:适应于劳伤性,可补中益气,举陷提脱。
黄芪90g、党参60g、白术30g、陈皮45g、升麻30g、柴胡30g、当归45g、甘草30g、生姜24g、大枣250g(水煮去核),共为末,开水冲药,混合灌服。一日一剂,连灌一至三剂。
本方为调补脾胃,升阳益气之剂。方中以黄芪益气为主。党参、生姜、甘草调补脾胃、补益中土为辅。古有“火与元气不两立”之说,所以用甘温补气药以治气虚身热内伤之火。白术健脾,当归补血,陈皮理气,均以为佐,更用升麻、柴胡以升举清阳、提脱固涩;大枣补气壮血。如此,则升阳益气,补中固脱,使气得恢复,则表实卫固而气陷自举。
4.4 外治法:防风30g、荆芥30g、当归30g、刘寄奴30g、 红花15g、 花椒15g、 仙鹤草30g、 川芎30g,水煎去渣洗之。一日两次。
4.5 手术法:用外洗药,洗净患部垢痂,再用热毛巾敷热,将脱出部分缓缓塞入,取大鞋底一只,中间钻一孔(孔的大小以肛门大小为准),四角穿上绳子,系于腰部,然后取烤热的砖一块,在鞋底上烙之。一日烙两次,每次一小时。烙两天后,患牛不再努责,方可除去。
4.6 护理:加强管理,拴于平处,尽量使其少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