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治疗鱼水霉病

2019-01-06李世华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小茴香霉病鱼体

李世华

(甘肃省永靖县农牧局,731600)

水霉病又称白毛病或肤霉病,是水生动物的真菌病之一,能够危害各种鱼类和鱼卵,对鱼卵的损失最大。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此病一般在晚冬、早春季节最容易流行,该病是由真菌寄生在水生动物体表引起,有病症时,菌丝体已经侵入动物伤口,向外生长。有的时候因为细菌、真菌、 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造成原发病灶溃烂,霉菌的动孢子便从溃烂处侵入,吸取皮肤里的营养成分,在受伤病灶处迅速繁殖,逐渐长出棉毛状的菌丝。菌丝使得伤口皮肤组织坏死、溃烂,同时随着病灶面积的扩大,游动失常、食欲减退、身体衰弱而死。

1 发病原因

引发水霉病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秋季合并池塘和春季投放鱼种时,在捕捞、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使得鱼体受伤,出现应激反应,导致水霉病的发生。二是池塘水温低15℃时,是适宜活动水霉菌的温度更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严防鱼体受伤,必要让鱼带水时。三是鱼并塘投放、前后消毒不严格,没有杀死水霉菌等有害病菌。四是养殖密度大的越冬池和春季清瘦水体的池塘中鱼类或鱼极度饥饿状态下的鱼类最易发生水霉病。

2 主要症状

症状一般表现为:一是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物。二是病变部位初期呈圆形,后期则呈不规则的斑块,严重时皮肤破损露出肌肉。三是严重时呼吸器官鳃丝也会受到感染,引起呼吸困难而死亡。

3 发病情况

在永靖县一般3~5月的时间易发病,5℃~26℃水霉均可生长,最适温度为13℃~18℃,发病率一般在6%~8%,生病后鱼一般5 天~8 天感染部位长出灰白色棉絮状物,病鱼20 天左右就失去平衡能力而死亡。

4 诊断

根据鱼水霉病症状不难诊断,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物。病变部位初期呈圆形,后期则呈不规则的斑块,严重时皮肤破损露出肌肉或者骨头。严重时呼吸器官鳃也受到感染,引起呼吸困难而死亡。显微镜检查可进行确诊。

5 治疗

治疗原则是防治结合,重点在于防,发现病情及早处理,在不同的养殖过程采取不同防治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可以大大降低水霉病的发生。

5.1 根据养殖鱼的种类,将水温升至28℃,维持3~5d。

5.2 800mg/L 的小苏打与食盐合剂(1∶1)全池泼洒。

5.3 若发现鱼类已经感染水霉病,鱼体已经受伤了,那么可以用“聚维酮碘”溶液对鱼体消毒,减少水霉寄生风险,但要根据池塘水质和病鱼的体质情况。

5.4 中药治疗方剂:黄连、大黄、苦参、五倍子、丁香、陈皮、小茴香、甘草。方解:抗菌抑菌方剂,黄连、大黄、苦参、五倍子、丁香、陈皮和小茴香都具有抑菌、杀毒、杀菌、解毒、消肿、止痛、消炎、镇静等功能;而甘草具有镇痛、解痉、解热、抗炎、抑制胃液分泌和松弛平滑肌方面均有协同作用。

使用方法:每15 亩水面用黄连、大黄、苦参、五倍子、丁香、陈皮、小茴香和甘草各100g,粉碎成细粉。按每50kg 鱼每天用细粉300g 混入黏合剂拌料投喂,另加食盐250g,维生素C25g,1 次/d,连用5d,病情严重的可连用2 个疗程。

5.5 典型病例:在2018年3月15日接到永靖县太极镇达川村大川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池塘面积780 亩) 孔玉良电话说10 亩建鲤鱼种发生疾病,永靖县渔业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前往该公司,经过现场查看,测量池塘水温15℃,发现池塘中死亡建鲤180 尾(每尾平均150g)建鲤鱼种,现场检查发现建鲤鱼种身上有白色棉絮状物,经实验室显微镜检查发现,初步诊断为鱼水霉病,用上述西药中药处方治疗2 天,建鲤鱼种死亡减少,5 天治疗建鲤鱼种停止死亡,鱼种吃食等活动恢复正常。

6 小结与体会

6.1 做好防治工作。冬季清塘时除去池底过多的淤泥,暴晒后,放鱼前10 天用200mg/L 的生石灰或20mg/L 的漂白粉消毒。不管是日常管理或捕捞运输,小心操作,不使鱼类受伤。尤其是在水温低于15℃时,尽量减少人为操作,导致擦伤或冻伤。用适当密度饲养避免高密度养殖,保持池塘适度肥度。同时,必须改善水质提高饲料质量增加鱼自身的抵抗力。

6.2 中草药成本低易得到,且简便易行,对鱼毒副作用小,平均治愈率达90%,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小茴香霉病鱼体
为什么对患水霉病的水产动物用药越多死亡量越大?
三维鱼体参数化建模
春季大棚番茄叶霉病防控技巧
春季大棚番茄叶霉病防控技巧
淡水鱼水平往复振动头尾定向输送方法
小茴香可缓解颈椎不适
小茴香购销平稳
防治水霉病的几点关键问题
淡水鱼腹背定向装置设计及试验
枕边常备小茴香,缓解失眠护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