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莓枝枯病的发生与防控

2019-01-06李孟华范为语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10期
关键词:枯病蓝莓病斑

李孟华 范为语

(1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农业部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创制重点实验室 山东 临沂 276700;2沂南县湖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 沂南 276302)

我国自20世纪末开始引种栽培蓝莓,截至2018年我国蓝莓栽培面积已超过80万亩,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和栽培年限的延长,其病害的发生也越来越严重,枝枯病目前已成为我国蓝莓生产上流行性和破坏性较强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蓝莓产量和品质。

1 病原菌及危害特点

1.1 病原种类。引起蓝莓枝枯病的病原菌种类繁多,可由单一的病原菌引起,也可由多种病原菌综合引起。目前国内已发现的主要有葡萄座腔菌、乌饭树拟茎点霉、棒状拟盘多毛孢、小新壳梭孢、可可毛色二孢及假可可毛色二孢等,新的致病菌还在不断被鉴定出来。

1.2 发病症状。蓝莓枯枝病可危害蓝莓嫩枝、枝条和主干,枝条上形成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病斑扩展导致上部枝条枯死,并可能向下扩展,叶片干枯但不脱落。在病害发生后期,在病斑上易产生密集埋生的小黑点(分生孢子盘);枝条被侵染一侧的木质部先变褐色,并向内部扩展。最终由于病原物侵填体和菌丝体堵塞木质部导管,造成枝条内水分流动阻塞进而形成组织失水死亡,病害严重的植株会整株死亡。

1.3 发生规律。枝枯病在蓝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不但可以通过冻害或修剪造成的伤口侵入,而且分生孢子还可通过芽或气孔侵入。因此,春季花芽萌动时和采收后修剪期间是2次侵染高峰期。幼嫩枝条有利于病害的扩展,高温、多雨是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

2 综合防控

采用抗病品种、平衡施肥、适宜的修剪以及结合杀菌剂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该病害的发生或扩散。

2.1 化学防控。要加强田间观察,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进行预防或控制。室内药剂筛选及田间应用经验表明,百菌清、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嘧菌环胺或啶酰菌胺等具有较好的保护性效果[1,2]。发病枝要重剪,对修剪口进行涂抹或喷施含有以上成分的药剂进行保护,并做好清园工作。

2.2 生物防控。生物防治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病害控制措施,可减少化学农药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及食品安全问题。已有的研究表明木霉菌可湿性粉剂,解淀粉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菌体本身、发酵液对枝枯病病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3,4]。

2.3 合理建园。蓝莓枝枯病病原菌可以侵染苹果、梨、桃等多种果树,来源于蓝莓园周边的其他果树寄主也可能为蓝莓枝枯病的发生提供初侵染源,因此,在蓝莓栽培地块选择上应考虑到周边其他果树寄主的栽植以及相关病害发生动态情况,为蓝莓枝枯病的早期监测及综合防控奠定基础。

2.4 选择抗性品种。在枝枯病易发区,栽培抗性品种是防控枝枯病的重要措施。北高丛系列的公爵、贵蓝、蓝金、比洛克西、蓝丰,南高丛系列的珠宝、绿宝石、阳光蓝、夏普蓝、薄雾,兔眼系列的杰兔、钱德勒、奥斯汀等,对葡萄座腔菌、乌饭树拟茎点霉、棒状拟盘多毛孢引起的枝枯病均表现高抗。南高丛系列的安娜、奥尼尔高抗葡萄座腔菌枝枯病,南高丛系列的奥尼尔高抗乌饭树拟茎点霉枝枯病,兔眼系列的灿烂高抗棒状拟盘多毛孢枝枯病。只有南高丛系列的薄雾对假可可毛色二孢枝枯病表现高抗[5]。

猜你喜欢

枯病蓝莓病斑
“沙棘枝枯病病原学及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蓝莓建园技术
喷施不同药剂防治桉树枝枯病的效果试验
基于OTSU算法的苹果果实病斑图像分割方法
浅析水稻叶尖枯病的防治
套袋苹果黑点病的发病诱因、机制与条件
蓝莓采后立即追肥 谨防黄刺蛾介壳虫
几种药剂防治烟草枯病的药效评价
西海岸的蓝莓名片
甜甜的蓝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