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比较透明角膜切口和改良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2019-01-06林珍
林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较为常用的切口为角巩膜缘切口与透明角膜切口[1]。本院对角巩膜缘切口治疗技术有所改进, 且观察研究了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中实施改良角巩膜缘切口与透明角膜切口的临床效果,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日~2017年10月19日在本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接受过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患者;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及其家属表示不参与, 或不能按规定流程进行者;②患者有青光眼、葡萄膜炎、角膜疾病等, 有全身免疫性疾病, 存在肝、肾、肺、心功能缺失问题以及其他隐疾症状;③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 或心理行为异常者。将患者遵循动态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61例, 女39例;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64.3±5.6)岁;体重49~75 kg, 平均体重(57.5±3.7)kg。观察组患者中, 男59例, 女41例;年龄47~79岁, 平均年龄 (65.1±5.9)岁;体重 46~74 kg, 平均体重 (57.2±5.7)kg。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透明角膜切口, 具体步骤如下。①首先在患者术眼11点位周边透明角膜上, 使用超声乳化一次性3.0 mm角膜穿刺刀在板层角膜处作3 mm小口;②改变角膜刀方位, 此阶段需和板层角膜成平行角度, 潜行1.75 mm, 改变刀尖方向, 刺向晶状体表面[2];③最后进入前房, 形成透明角膜切口。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取改良角巩膜缘切口, 具体步骤如下。①首先在患者11点位距角膜缘前界上方1.5 mm处, 使用超声乳化一次性3.0 mm角膜穿刺刀, 对球结膜穿刺,且需在同一时间进入板层巩膜;②随后潜行进入透明角膜板层大约1.0 mm时, 改变进刀方向, 刀尖刺向晶状体表面, 进入前房, 形成3 mm角巩膜缘切口;③最后将球结膜切口左右延长1 mm。
此后两组患者行相同操作:①施术者需于患者前房内注入一定量的粘弹剂, 且在角膜缘2点半位作一辅助向切口;②随后行连续环形撕囊, 直径为5.5 mm, 再使用超声乳化医疗设备将患者晶状体核抽出, 清除其内残余皮质, 再次注入一定量粘弹剂;③最后植入软性人工晶状体, 吸除粘弹剂,注水入前者辅助向切口, 形成前房;④术后, 医护人员需以典必殊眼膏涂至患者结膜囊处, 对患眼进行包扎。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视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度比较 对照组术前角膜散光度为(0.92±0.70)D, 术后1周角膜散光度为(1.98±0.86)D, 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度为(1.58±0.75)D, 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为(1.35±0.79)D;观察组术前角膜散光度为(0.85±0.86)D, 术后1周角膜散光度为(1.21±0.82)D, 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度为(1.12±0.76)D, 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为(0.89±0.86)D。两组患者术前角膜散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 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度均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患者角膜散光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 对照组患者角膜散光度明显高于治疗前, 且角膜散光度明显高于观察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角膜散光度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视力情况比较 对照组术后1 d裸眼视力为(0.42±0.18), 1周裸眼视力为(0.43±0.21), 1个月裸眼视力为(0.47±0.22), 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为(0.56±0.28);观察组术后1 d裸眼视力为(0.61±0.23), 1周裸眼视力为(0.64±0.22),1个月裸眼视力为(0.67±021), 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为(0.68±0.27)。观察组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的裸眼视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术中出现结膜水肿状况1例, 发生率为1%;观察组术中出现结膜水肿并发症状况7例, 发生率为7%, 水肿在术后1 d吸收;观察组术中结膜水肿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结膜下出血情况3例, 发生率为3%;观察组术后结膜下出血情况5例, 发生率为5%;两组患者结膜下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出现切口渗漏4例, 发生率为4%;观察组术后无切口渗漏, 发生率为0;观察组术后切口渗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白内障是眼科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目前在我国致盲疾病中占首位, 起病原因多种多样, 如辐射、中毒、免疫异常、代谢异常、遗传、外伤、局部营养障碍等, 均易导致患者晶状体代谢异常, 进而引发晶状体混浊, 无法映射光线至视网膜, 发病人群多为>45岁的中老年人, 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3]。
近几年来临床上常见的白内障手术方式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小切口是指将患者白内障切口范围控制在5.6 mm内[4]。其中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措施中最佳诊疗手段是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随着超声乳化设备的不断完善及眼科医生操作技术的不断提升, 3 mm小切口的超声乳化技术已趋成熟, 能够取得满意效果, 已成为治疗白内障最广泛的手术方式。影响患者术后裸眼视力的最关键因素是手术改变角膜形态引发的角膜散光问题, 其角膜散光与治疗过程中切口的缝合方式、切口大小、隧道的长度、切口位置息息相关[5]。透明角膜切口的手术步骤虽便捷,但对切口质量要求较高, 切口要平整、密闭, 并达到标准的宽度和隧道长度, 否则切口易渗漏, 又缺乏结膜瓣的覆盖,从而易增加潜在感染的风险, 又增加手术源性散光。改良后的角巩膜缘切口与透明角膜切口相比, 手术操作步骤亦不复杂, 隧道稍长, 位置略靠后, 虽易致术中结膜水肿;但因其切口位置略靠后, 隧道稍长, 且有结膜的覆盖, 保持了角膜的完整, 有效地避免手术后的散光, 增加了预防感染和后囊膜破裂扩大切口时的安全性, 便于切口的愈合, 减轻术后的异物感。
据有关资料显示, 改良后的角巩膜缘切口手术治疗方式较透明角膜切口方式效果更佳[6]。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角膜散光度分别为(1.21±0.82)、(1.12±0.76)、(0.89±0.86)D,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8±0.86)、(1.58±0.75)、(1.35±0.79)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的裸眼视力分别为(0.61±0.23)、(0.64±0.22)、(0.67±021)、(0.68±0.27),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0.42±0.18)、(0.43±0.21)、(0.47±0.22)、(0.56±0.28),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中结膜水肿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术后切口渗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患者中应用改良角巩膜缘切口治疗, 可有效减少手术源性角膜散光, 促进患者视力尽快恢复, 增加预防感染的安全性, 值得广大医院深入研究, 特别适合于基层医院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