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边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9-01-06李宝军

现代园艺 2019年16期
关键词:定边县设施蔬菜

王 玮 张 显 李宝军 王 洲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凌 712100;2 定边县白泥井区域农业技术推广站,陕西 定边 718600;3 定边县农业农村局;4 定边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定边县地处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处,交通十分便利,当地光照充足,气候冷凉,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且县内无大型工厂,空气清朗,是蔬菜的优良生产地。北部风沙滩井灌农业区,占全县总面积的39%,是榆林市外向型蔬菜、设施农业、畜牧等高效农业优势产区。从1998 年开始,定边县开始发展蔬菜产业,1999 年被省农业厅确定为蔬菜优生区。大力推动蔬菜产业的发展对于优化居民饮食结构,推动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经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定边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蔬菜产业是定边县发展较快的新型产业,发展大致经历了3 个阶段:

1.1 第一阶段(1995~2007 年):品牌建设

这一阶段定边县蔬菜种植走出了传统的“小菜园”模式,陆续打造出“一定”牌辣椒、砖井西甜瓜、定边洋葱等一批特色品牌。

1.2 第二阶段(2008~2009 年):设施带动

2009 年底,各类设施发展到200hm2,产值3000 多万元。定边县通过设施蔬菜项目建设,建设蔬菜园区,调整蔬菜品种结构,推动蔬菜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1.3 第三阶段(2010 年~至今):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定边县通过实施标准化建设、扶持龙头企业、构建信息平台等措施,使蔬菜产业发展走上产业化道路。

近年来,按照“基地规模化、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市场品牌化、产品绿色化”的发展思路,定边县稳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强化科技培训,普及实用技术,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加强市场管理及营销,使蔬菜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截止2018 年,建成了20 个“一村一品”示范村,3333.33hm2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0 个蔬菜专业合作社,1 个工厂化育苗中心,3 个专业化蔬菜育苗点,30 个蔬菜冷藏保鲜及市场销售的农业公司及10 个蔬菜商标。

定边县蔬菜种植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白泥井、堆子梁2 镇为主的2666.67hm2以上优质无公害辣椒生产基地,定边镇千亩洋葱生产基地,安边镇红葱生产基地,砖井镇、周台子乡、红柳沟镇特色西甜瓜生产基地,范围涉及25 个行政村,有17 个以瓜菜产业为主导产品的“一村一品”示范村。据调查,目前定边县大宗蔬菜有西甜瓜、辣椒、萝卜、洋葱等多种蔬菜,每年8~10 月大量上市时,吸引全国各地客商争相采购。

经过多年探索和发展,定边外向型蔬菜产业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项重要产业,占菜农家庭总收入的30%~40%。蔬菜生产规模迅速增长,已发展成为定边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在当地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聚集。

2 定边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种类品种单一

受市场经济效益的影响,定边县蔬菜种植以采收期长、产量高、效益较稳定的辣椒、洋葱、胡萝卜为主。受气候、市场及蔬菜品种的影响,县内蔬菜生产远远满足不了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尤其是优质新鲜的时令蔬菜。县内蔬菜供应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周边其它地区,自给能力严重不足。

2.2 市场供货周期相对集中

蔬菜生产受土地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即使使用设施技术,蔬菜的生产仍然受季节所限。

2.3 科技投入欠缺

一方面广大菜农的科技认知不够高,对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和设备的接受度不够;另一方面在采后初加工、深加工技术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

2.4 品牌效应不明显

由于定边县蔬菜产品种类单一,导致品牌产品差异性较小,且宣传推广不够,在向外界市场推销时,定边蔬菜整体品牌辨识度低,蔬菜品牌影响力不高。

2.5 生产者综合素质偏低

菜农的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学历,农村主要劳动力多为50 以上的老人、妇女。在体力和新事物接受程度上比较薄弱。

2.6 设施利用率低

大部分设施的生产时间都集中在4~10 月,其它时间闲置不用,还有一些已建成的设施因为种种原因彻底荒废。

3 定边县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根据定边县蔬菜供求现状、蔬菜生产情况等,按照产业化经营思路,积极整合零星菜地,使蔬菜主产区逐步实现集中连片,以利于规模化发展;合理整合资源,加快蔬菜设施化进程;丰富蔬菜品种,提高不耐储运蔬菜自给率;加强科技培训,促进蔬菜生产标准化,提升蔬菜生产、加工技术水平,以保证蔬菜质量,提高蔬菜品质,打响品牌,做大做强优势特色蔬菜产业。

3.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一是从宏观上制定适宜的发展规划,明确区域发展方向,尤其是可以自产不耐储运的“近产近销”时蔬菜和外向型商品菜生产区,集中与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二是要建立健全各项服务政策与保障制度,保护蔬菜生产的积极性,比如,蔬菜用地保护、土地流转、市场流通、信息平台、农业保险、企业诚信度等服务性、导向性的政策及保障措施。三是规范蔬菜生产经营行为,保障蔬菜生产及生态环境的安全。

3.2 加强科技支撑力度

通过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市农科院等相关科研院所的联系,加强技术支撑力度。培养定边县蔬菜技术人才,组建技术过硬的蔬菜技术推广队伍,加强技术引进、试验与适宜技术的推广。从蔬菜品种选育、适宜品种的推广;生产设施的升级、新型材料、蔬菜生产机械的利用;栽培实用技术集成以及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生产规程的制定与推广;蔬菜加工、储运技术等方面,加大对蔬菜产业的科技支撑。

3.3 加快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在蔬菜生产集中区,加强生产者的文化水平、安全生产意识和实用技术的宣传培训,提升菜农素质,强化职业道德,提高安全生产效率;严格实施农资经营管理制度,对农药、农膜等投入品从源头进行监管;建立健全蔬菜安全生产标准规程,制定并大力推广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技术流程,充分利用土壤有机质的提升、两减一免等项目,引导、鼓励生产者进行标准化生产,实现蔬菜产品标准化、绿色种植生产,发展安全、优质、生态的蔬菜产品;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完善质量追溯体系和“三品一标”认证;构建监管长效机制,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安全蔬菜等违法行为。

从生产者的主观意识、农资投入,到生产、收货、环境处理等环节以至消费、流通环节,加快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从而确保生产环境安全、产品质量安全,在提高蔬菜产量、质量的同时,做好保护环境工作。

3.4 注重品牌建设

在保证蔬菜产量、质量,提升蔬菜品质的同时,加强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证和产品认证,重视商标注册和品牌化经营,围绕优势产品,进行市场精准定位,增强品牌意识。通过对品牌的包装、宣传,增强品牌地域特色,提高品牌辨识度,增加产品竞争力,同时,注意加强对品牌产品的知识保护,做大做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品牌。

猜你喜欢

定边县设施蔬菜
民生设施非“摆设”
奇怪的蔬菜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榆林市定边县:走访慰问抗美援朝老战士
蔬菜
存在篮子里的馍馍“麦香依旧”——定边县实行第一书记“职级抵押”
曾经岁月定边情——中国盐业集团公司挂职干部李建宁定边县扶贫工作侧记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