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勉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现状与对策

2019-01-06刘晓蕾郑华成

现代园艺 2019年7期
关键词:绿化森林生态

刘晓蕾,郑华成

(1陕西省勉县林业站 724200;2陕西省勉县林业勘察设计队)

1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意义

国家森林城市是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更是目前我国评价一个城市生态建设的最高荣誉,也是一个城市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城市与乡村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体现。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建设绿色城市、森林城市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家新型城镇化纲要、国家中长期改革实施规划,标志着森林城市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

2015年底,陕西省委、省政府全面启动森林城市群建设工程,计划到2020年建成陕北、关中和陕南3个森林城市群。汉中市委、市政府着眼汉中发展全局、提升汉中城市形象,作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决策部署。2017年初,召开了全市创森动员大会,明确汉中到2019年创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于汉中市勉县而言,充分认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的决策部署,既是完成上级下达的政治任务,又是抢抓全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机遇。

1.1 从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高度上来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十九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坚持绿色为本,努力为大地铺绿、在人们身边增绿。工业文明的急速发展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失衡,只有寻求一条既能实现现代化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之路,才能真正做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1.2 从建设陕西强县、美丽勉县的角度上来认识

勉县境内生态环境良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但因近年来工业及各种污染造成了局部环境恶化。为此,加快城市绿化,让群众推窗见绿、开门见景;加快道路绿化,让公路线、铁路线变成绿化线、风景线;加快矿区植被恢复,让矿区变成绿色矿区、生态矿区、美丽矿区;加快发展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扩大生存空间已成为勉县发展的重中之重。依据勉县特有的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林产品销售产业,在现代化进程中着力提高勉县的经济综合实力,在此历史机遇期,尽早抢占先机才能为勉县的发展谋出路。

1.3 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高度上来认识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首先,随着人民物质条件的改善,追求绿色有机无公害食物的愿望将大幅提升,必将引发森林有机食品生产和消费的热潮;其次,人们追求健康长寿必须回归自然,生态休闲度假游、森林康养将成为时尚,从而有力推动生态旅游和林产品销售的大发展。

2 勉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现状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勉县城市发展的方向,了解勉县“创森”现状,分析其目前存在的优势以及面临的问题,精准定位,试图探寻出适宜勉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发展道路。

2.1 勉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优势

2.1.1 独特的区位优势。勉县位于中国版图的地理中心,陕西西南部,汉中盆地边缘,北依秦岭,南连巴山,地处汉江上游,中为汉江流域平川地带,又处在关中、成渝、“十天”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是一个区位优势独特的地方。西汉高速、十天高速、阳安铁路、108国道横贯全境,地处交通要塞,为城市森林的创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随着宝汉高速、西成高铁的建成,迅速打开了勉县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1.2 优异的生态环境。勉县属北亚热带,北、西、南三面环山,中、东低平,地形复杂多样,中部盆地区占8.8%,海拔为513~600m,南、北丘陵区占16.4%,海拔为560~800m,北、西、南山地区占74.8%,海拔为560~2621m。由于海拔差距明显,山地与平川温度迥异。县内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基本保持598.6~1522.7mm。这里山峰林立,重峦叠嶂,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全境,且溶洞泉水群聚,盆地自西向东渐次开阔,状似纺锤。构成了山峦起伏,溶洞争奇,丘陵连绵,泉水涌流,江河交汇,盆地相连的地貌。林木丛生,水草丰茂,塘库遍布,渠堰蛛织,宜农宜林宜牧宜渔,素有“西北小江南”“陕西后花园”之美誉。

2.1.3 良好的创建基础。勉县境内现有定军山、天荡山、云雾山国家森林公园、漾家河湿地等重要生态保护区,森林资源丰富,青山绿水乃此县第一印象。截至2017年底,勉县县城区面积1630hm2,城区人口16.38万人,县城建成区绿地面积达556.06hm2,绿化覆盖率由2016年的38.33%提高到39.05%;城市绿化常用乔木达60余种,乔木栽植面积达330hm2,城区乔木种植比例达到62.3%;城区街道的树冠覆盖率24.1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3m2,较2016年度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0.5m2。全县辖18个镇(街道办),198个行政村(社区),其中集中居住型村庄32个,林木绿化率达30%以上的有30个,分散居住型村庄166个,林木绿化率达15%以上的有153个;全县现有林地面积15.75万hm2,森林覆盖率70.22%。勉县灌木、藤本有50余种,地被植物有10余种,城市森林树种门类甚广。

2.2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所面临的问题

2.2.1 缺乏统一规划,景观效果差。截至目前,关于森林城市建设专项规划还未出台,城市绿化水平参差不齐,景观效果差。一是城区及周边绿化用地较少或是千篇一律,城市生态廊道贯通性较差;二是重要入境线及旅游干线绿化定位不清晰,建设改造随意性大,风格不协调,缺乏特色;三是绿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功能不完备、缺少文化内涵,发展不均衡,总体水平不高;四是美丽乡村建设虽有规划,但缺乏资金,村民乱修乱建、柴草秸秆乱堆、污水垃圾乱倒,环境卫生欠佳,农户房前屋后的植树绿化存在很大随意性,没有形成景观效果。

2.2.2 政府重视力度不够,财力人力匮乏。一是个别镇办、部门单位对创森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此事由林业部门单一负责,全县未形成齐抓共创局面;二是创森工作由林业系统牵头抓总,局限性较大,协调力度有限,创森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数据统计繁琐、档案管理复杂,由于未设立“创森”专项工作经费,以仅有的3名林业系统内抽调工作人员,难以应对后期繁杂的工作任务;三是勉县森林化、构建绿色之城是一个系统绿化工程,规划设计、苗木栽植、后期管护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林业项目单一、零散,有严格技术要求,主要实施地点在荒山、灌木林地等,难以承载全局性、系统性绿化工程,需要把城市森林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建设资金有保障并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

2.2.3 宣传不到位,民众认知与参与度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不仅是林业部门的事,更是需要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但由于森林城市的理念才初步建立,我国创建森林城市的实践还处于起始阶段,勉县广大民众对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的知晓度、参与度不高。目前创森工作虽开展有一年有余,但是由于社会关注度不高,宣传面不广,存在县级热、乡镇和有关部门冷的现象,老百姓对创森工作的知晓率还较低,全民参与的氛围不浓。

3 结论及建议

3.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此一系统在保护人体健康、调节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等方面具有其他城市基础设施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森林城市”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建立科学地森林城市发展规划,运用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及墙体立体绿化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合理布局,尽可能增加城市绿地数量、提高城区绿化景观效果、提高人均绿地面积拥有量,形成城市森林。

3.2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工程

我国城市建设近年来呈现出趋同化和“克隆”现象,中国城市“特色危机”已具有蔓延的趋势。而森林城市,不仅要有林水相依、四季葱郁的外在,更要有能体现出一个城市历史、民俗、文化等特色的内涵。因此,勉县在“创森”中应从整体上打造能体现地方特色的精品工程,突出汉中地区“西北小江南”的特色,大力发展三国文化,重点打造诸葛古镇、温泉、定军山、天荡山等风景区,使勉县成为真正具有三国文化特色的森林城市。

3.3 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创建森林城市,必须同步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要充分运用各类新闻媒体、公益广告、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对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现实要求,广泛宣传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推进美丽勉县建设、增强勉县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大意义,广泛宣传广大市民在创森工作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切实增强机关干部职工和广大市民的创建意识,使创森活动的各项内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参与创森成为全体市民的自觉行动,形成“创森为人人,人人抓创森”的良好氛围,推动勉县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轰轰烈烈、扎扎实实地深入开展。

猜你喜欢

绿化森林生态
朱屺瞻《绿化都市》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