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层结构,物质多级利用,看生态农林业特点和前景
2019-01-06戴家坚
戴家坚
(广西融安县水产畜牧兽医局 54540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发展农林业潜力巨大。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出现信息时代的新变化。结合当地自然条件,模拟自然生态系统长期持续连环结构的功能,运用生态工程原理,探索多种模式或结构的生态农林业,对于推进农林业生产生态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问题的提出
20世纪50~60年代,农业提出“多种经营”,对当时的经济状况是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实践中不少地方奉行的是单打一经营思想与生产对策。对多种经营科学理论与丰富内涵理解不透、不全、不系统,分散经营替代了多种经营。不妨说,这是简化论,实物中心论的具体反映。所谓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现代科学时期(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出现,科学哲学思想体现为一种整体论的系统辩证观,以事物为中心进入到以过程为中心。我国从古代农业中走来,现阶段我国的农林业建设是以农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主体,生态农林业为方向,农林业生态工程是实现生态农林业的根本途径和理论基础。我国人多地少,山区面积大,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农林业建设和研究中,应包含一般种植业、林果业、水产养殖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养殖(含食用菌在内)以及间作、轮作、套种,构成一个个结构多层次、作物链网络状的复合生态系统。近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农林业先进技术与经验推广和科学普及加大了力度,农村群众有脱贫致富强烈愿望。多种因素汇成了发展生态农林业的强大趋势。湖北、江苏、广东等省生态农林业建设与研究走在最前列,展现不少先进范例和模式。江西、湖南、广西等省区也不乏生态农林业生产结构和雏形。可以预见,只要认真总结,创新推广,生态农林业研究与建设必将出现丰硕成果和崭新格局。
2 生态农林业模式
生态农林业是集生物学、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农学、林学等多学科的生产综合体,有着广阔的活动领域和发展空间。近一段时期,研究人员与生产一线的农民、工人不断探索和优化,挖掘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农林生产模式结构,与国内外新的技术、成果密切结合,造就出许多新的生态农业生产结构和模式。
2.1 立体垂直结构和平面多种利用
2.1.1 稻田立体结构。苏、鄂、湘、粤、桂等省区农村稻田养鱼,水面养萍,田埂种豆、辣椒,广东喜种蒲葵,形成稻——鱼——豆(椒、葵)结合的立体生态系统。萍为稻、鱼提供生长需要的绿肥和饲料,稻为萍创造适宜光照条件,鱼为稻田除草、松土、灭虫、施肥,豆、椒、葵抑制杂草、保护田埂。植物的花、叶、病腐的果实等凋落物掉落,成为鱼的饵料。据测定,667m2稻田、稻谷增产10%~15%,鲜鱼增产50~100kg[1],江苏省建湖县稻、鱼共养模式种养面积2000hm2[2],运用生态位配置原理,不同植物本身的生态适应性和互补性,多层组合,促使生物有效采擷光能。生态农林业最大生命力在于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的规模并加速光能的转化效率。
2.1.2 水体立体结构。我国江南一带农村在水域建立和发展立体结构水产养殖业,多层结构改变过去单一品种。依据各种鱼类生活习性和饲料条件,以“食物链”为纽带,分层放养,立体开发,上层放养鲢鱼、鳙鱼,中层养草鱼,下层养鲫鱼、鲤鱼、龟、鳖,整体效益明显提高。
2.1.3 林、果、蔬、鱼多层结构。融安、三江、龙胜县利用山坡丘陵地形,由下而上修筑梯田或梯级整地,坡脚筑坝做鱼塘,引溪水进塘养鱼,往上山腹、山腰栽植金桔、柑桔或其他果树,宽行窄株,满足果树对阳光的需求,也便于抚育管理;果园套种、间作蔬菜、瓜豆;坡顶种植水土保持或用材林;梯田(地)外侧栽植鸟不站(一种带刺灌木),保护果园和护坡;梯壁种植青饲料。绿色植物叶面积指数的增加,无疑提高了对太阳能的吸收率,助力提升有机物质产量和质量。
2.1.4 庭院平面综合利用。鄂、湘、桂农村,我们注意到不少农户在庭院或房前屋后有小块宅地,地边建池塘,地中养蚯蚓,塘中养鱼、龟,塘边栽种果树或修竹,木(竹)下种花卉,放养蜜蜂,塘堰上空搭棚架种瓜、豆或葡萄。多层结构,别具特色,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收入。
2.2 物质、能量循环与多级利用模式
2.2.1 鱼饵循环利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一带,在全国率先组合鱼饵循环利用模式。根据不同鱼类食性和生活习惯,以“食物链”为纽带,在鱼塘边种桑,塘里养鱼,桑叶养蚕,蚕砂、蚕粪及死蚕蛹喂鱼。采用精养、混养方式,塘内草鱼吃剩的饲料及其排泄物转为培养塘里的浮游动植物;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是鲢鱼、鳙鱼喜食的饵料;其排泄物又为下层的鲫鱼、鲤鱼所食用;各种残渣沉入塘底,腐熟后成为肥沃的塘泥,将塘泥用于培植桑树。测试结果,667m2增产鱼500kg,桑叶增产3倍多。
2.2.2 桑、蚕、猪、沼、鱼物质交换模式。湖北省建湖县20世纪90年代初期,已经在全县建立了桑、蚕、猪、沼、鱼物质交换模式540hm2,涌现种、养、沼良性循环模式生态户15051户。该县渔业村生态户金以祥承包2000m2鱼塘、3335m2桑园,由于建立桑、蚕、猪、沼、鱼结合的生态化生产模式,年养蚕16张,收入2183元,鱼收入2196元。节省化肥250kg,减少桑、鱼成本708元,年收入比往年增加2000元(当年市场价)。
2.2.3 庭院种养结合模式。该种模式是种植、养殖在不同空间、多级利用物质与能力。例如安徽省阜南县华佗乡孟凡光,在667m2地里建100m2养鳖池1个(鱼鳖混养),池边搭架丝瓜棚,棚四周栽果树,果树旁建猪舍,猪舍边建沼气池,沼气池附近建蚯蚓养殖池,猪舍上方建鸡舍、兔舍。这种多层次、物质能量交换结构,被认为是较完美的结构和较好模式,显著提高庭院生产力。庭院年收入5000余元(当年市价)[3],柳北地区融安、融水、三江县苗族、侗族居住的吊脚楼,许多楼下有塘,塘里养鱼,楼的第一层养猪、鸡,有的还养牛,第二、三层住人,楼的周边有菜地,菜地外围种树栽竹,这是一种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经济系统。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密切的物质交流与能量循环。这种住宅建筑和居住格局,保留着苗、侗族民族传统生产生活色彩,吸收了新的科学技术元素,新旧结合,形成生态农业结构雏形。
3 生态农林业的特点前景
生态农林业是复杂的复合生态系统和产业体系,有多种结构和模式,都是以生态工程出现。通过设计手段,体现整体、协调、再生、循环。其生命力已被越来越多的实践所证实。生态农林业的特点与前景,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3.1 改善和提升空气、水域环境质量
光、热、空气、水是陆地上人类与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重要因子。一般情况,1hm2乔木每天消耗1t CO2,释放0.75t O2,约可满足900人正常生活的需要。绿色植物叶面是吸收太阳能,释氧吸碳,转化为有机能的重要器官,人们应关注植物将光能转化为有机能的转化过程。据专家对甘肃迭部县生态系统碳计量及价值评估研究,湿地和农田碳储存量分别占总量的0.4%和0.9%[4],不及林地和草地。但是对陆地上植物的碳汇及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产生积极作用。生态农林业所设计的植物复层结构,增强植物对光能吸收率,也提高了过程中的碳汇率。减少了空气中CO2含量。稻田、河流、塘湖等各类湿地,分布在人群生产、生活周围,1hm2湿地每年可去除1000余kg氮和130余kg磷,水体自净能力和水域生物去污净水能力,这是国际“湿地公约”联盟有关各国和我国政府提出加强湿地管理,保护的重要科学依据,因为这是改善人们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3.2 物资多级利用,保护资源,优化环境
湿地和水域都有多种类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是构成自然生态系统的宝贵自然资源。过去,人们怀着对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态度,对自然环境的种种破坏,对自然资源的肆意掠夺,致使人类社会面临种种生态灾难与环境危机。生态建设,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废弃有机物资源化利用,多级利用,多层次增值,减少污染,保护自然资源这一人类财富。
3.3 保持土壤营养元素动态平衡
通过生态工程实现农林业生态化。在工程设计中,产出率、消耗率、占用率、转化率、再生率都是重要经济技术指标,进行物资能量投入产出量分析,在土壤释放量和有机肥还田外,亏缺部分通过人工施肥补充,补大于取,土壤养分元素处于平衡状态,保持土壤肥力是生态农林业重要特点之一。
3.4 高产、优质生物产品
生态农林业强调整体效益。以保持绿色植被维持土壤肥力和区域小气候并有所改善为前提,充分利用“空间差”和“时间差”。调控结构的紧密度与合理性,生产更高的有机产品,增加经济收入。
3.5 提升社会服务功能
无论城郊或是农村,农林业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为复合农林生态经济系统。社会经济对农林生态系统多种形式物质能量投入,增强了农林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包括社会服务功能,同时也为农林生态系统提供广阔空间与产品市场。生态农林产业发展,为市场供应人民所需要的各类农林产品,为生态旅游开辟空间场地,为人们生产生活造就天蓝地绿、空气新鲜的美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