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衡水市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2019-01-06王亚磊赵英华赵跃锋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株率虫量赤眼蜂

王亚磊 赵英华 赵跃锋

(衡水市植物保护检疫站 河北 衡水 053000)

玉米螟是玉米主要害虫,在衡水市1年发生3代,每年发生面积约700万亩次,以2~3代发生为害为主,严重时造成玉米减产15%~30%,尤其是玉米生长后期,玉米植株高大,田间郁闭,化学防治困难,玉米螟对玉米产量构成严重威胁。为科学应对玉米螟造成的危害,衡水市推广应用了赤眼蜂、Bt、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玉米螟为害,提升了玉米绿色防控技术水平。

1 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1.1 应用生物农药。在2代玉米螟蛾发生高峰期(6月27~29日),使用Bt粉剂400倍液田间喷雾,或Bt颗粒剂500 g/亩撒施于玉米心叶内,或每亩施用白僵菌60 g兑水30 kg喷雾,或每亩施用白僵菌60 g加2~3 kg细沙,撒于玉米心叶内。在玉米吐丝散粉前,调查Bt制剂、白僵菌对2代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每小区随机5点取样,每点调查相邻2行的20株玉米,玉米吐丝散粉前(8月10日左右)调查植株被害率和虫孔数,收获前调查被害株率、幼虫存活数和虫孔数。

1.2 灯光诱杀。在3代玉米螟始见成虫期(8月6~8日),田间设置诱虫灯,每50亩1盏,集中连片安装效果更好,根据当地的虫害发生规律设置开关灯时间。

1.3 释放赤眼蜂。在3代玉米螟始见卵期(8月10~15日)后,按每亩挂8~10个蜂卡、约10 000头赤眼蜂的释放量放蜂。放蜂时将蜂卡均匀挂放在玉米中部叶片下或靠近穗轴的叶下,第1次放蜂后间隔3~5 d后再次放蜂,每个玉米螟世代需要放蜂2~3次。挂卡时间尽量选择在黄昏前,以免温度过高影响赤眼蜂的田间生活力,降低治虫效果。距边行13 m设为第1放蜂行,之后每隔26 m为一放蜂点。收获前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调查相邻2行的20株玉米,调查被害株率和幼虫数。

1.4 3项技术措施综合应用。生物农药、灯光诱杀、释放赤眼蜂综合使用示范区,收获前(9月15日左右)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调查相邻2行的20株玉米,调查被害株率、幼虫数。

2 绿色防控效果调查

2.1 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玉米螟效果。结果显示,使用Bt制剂的地块被害株率11%,百株虫量5头,空白对照地块被害株率53%,百株虫量20头。在2代玉米螟蛾高峰期田间使用Bt制剂对玉米螟的防效为75.0%,效果显著。吐丝散粉前调查白僵菌防治效果,防效不明显,收获前调查白僵菌对玉米螟防治效果仅36.4%,建议生产上不推广应用。

2.2 使用杀虫灯防治玉米螟效果。收获前(9月15日左右)调查杀虫灯对3代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每小区随机5点取样,每点调查相邻2行的20株玉米,调查植株被害率和幼虫数。调查结果显示,设置杀虫灯的地块被害株率43%,百株虫量23头,空白对照地块被害株率89%,百株虫量68头。3代玉米螟始见成虫期田间设置杀虫灯,对玉米螟的防效为66.2%。

2.3 释放赤眼蜂防治效果。调查结果显示,释放赤眼蜂的地块被害株率39%,百株虫量22头,空白对照地块被害株率89%,百株虫量68头。3代玉米螟始见卵期田间释放玉米螟赤眼蜂,对玉米螟的防效为67.6%。

2.4 使用3项技术措施(生物农药、灯光诱杀、释放赤眼蜂)综合防治效果。调查结果显示,技术模式集成示范区被害株率29%,百株虫量9头,空白对照地块被害株率89%,百株虫量68头。技术模式集成示范区对玉米螟的防效为86.8%。

3 结论

通过实施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杀虫灯对玉米螟的防效为66.2%;赤眼蜂对玉米螟的防效为67.6%;在2代玉米螟蛾高峰期田间使用Bt制剂对玉米螟的防效为75.0%;技术模式集成示范区对玉米螟的防效为86.8%;白僵菌对玉米螟防治效果仅36.4%,不建议生产上推广应用。撒施Bt颗粒剂、杀虫灯、释放赤眼蜂单项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对玉米螟防治效果均在60%以上,集成技术模式防效在80%以上,减少化学农药使用70%以上,玉米危害损失率低于8%,对玉米螟起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株率虫量赤眼蜂
赤眼蜂品系对玉米螟卵的寄生潜能分析
5种赤眼蜂品系对米蛾卵和梨小食心虫卵的选择偏好研究
句容市稻飞虱灯下种群发生情况分析
四种赤眼蜂对槐尺蠖卵的寄生能力及适应性
2021年大通县油菜三甲害虫药效防治试验报告
春化处理对板蓝根生长和结籽的影响
赤眼蜂培育及防治玉米螟概况简析
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防治韭菜疫病田间药效试验①
澳洲坚果杂交子代开花调查分析
安徽北部小麦田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及田间防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