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2019-01-06陈芬梅
陈芬梅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810699)
布病(牛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又称为“波状热”或“千日病”。多数由牛、羊、猪三型菌种引发,传染性较强,发病较急骤,严重者还可导致死亡,很容易危害畜牧业的正常发展和人类健康。目前,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以青海为例,当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布病疫情已突破目前国家控制的标准[1]。这个形势可以说是相当严峻。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改进防治措施非常重要,下面就展开论述。
1 关于布病的概述
布病是“布鲁氏杆菌病”的简称。顾名思义,它由布鲁氏杆菌所引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根据目前研究结论,布鲁氏杆菌寄生于6 个种和19 个生物群体上,而我国的布病感染源多数是牛、羊、猪三型菌种,尤以羊型布鲁氏杆菌对人类的传染性为甚,最容易引发布病。布病主要对人、畜的生殖系统和关节进行侵害。
2 布病的常见症状简析
为了搞好布病防控工作,下面分析布病的常见症状。
2.1 动物的常见症状
根据现有资料,布病潜伏期通常为半个月到半年不等。牛、羊、猪等家畜感染该病后,症状一般大同小异,多数时候为隐性感染[2]。在动物染病初期,一般会表现为发热及结膜感染。对于母畜来说,若处于妊娠期容易在2~8 个月内引发流产,或导致生下来的幼畜体弱等。还容易导致子宫内膜炎乃至不孕不育的发生。对于公畜来说,容易造成生殖系统感染,严重者可引发不育。同时,布病还容易引发肢体尤其是关节等部位的感染,引发腹泻等肠道症状。
2.2 人类的常见症状
人类感染该病后容易引发低烧、乏力、周身酸痛、关节及淋巴结肿大、焦躁不安等症状,男性通常容易引发睾丸感染,女性通常容易引发乳房、卵巢及子宫内膜等部位的感染等。对孕期女性还容易造成流产。很多患者会与长时间的发热相伴,故该病亦称为“波状热”。
3 布病的防治措施
3.1 动物的防治措施
在饲养牛、羊、猪这些布病易感家畜时,一定要注意做好检疫工作,确保不留死角。一旦有阳性畜检出,必须立即扑杀,进行无害处理。从源头上堵住引发布病的任何隐患。此外,尽可能杜绝由疫区引进的家畜产品,饲料等,确保落实自繁自养。即使因特殊原因必须引进,也要确保其隔离检疫到位,确保其健康性才能进行引进。而对于疫区来说,我们还要做好检疫工作。一旦发现有布鲁氏病菌的携带者,必须要马上采取隔离,淘汰等措施。此外,在牧场养殖工作中,一定要确保专门有人进行放牧,对牧场及饮水场所进行固定,对患有该病的家畜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进行及时清理,消毒等措施。一旦牧场中的设施遭到病畜污染,必须立即采取消毒措施,通常是10%的石灰乳、5%的来苏儿、5%的热碱水或者10%的漂白粉。对于家畜来说,2号菌苗可有效地防止布病的发生,所以,定期做好疫苗接种很关键。治疗方面,目前关于布病尚无特效药,金霉素、四环素、氯霉素、长效土霉素在治疗动物布病方面效果相对理想。而对动物子宫、睾丸等感染部位来说,可采取局部用药的手段来缓解局部症状。
3.2 人类的防治措施
布病的易感人群通常为畜牧从业人员及其家人。如饲养员、皮毛加工者、挤奶工、屠宰工作者等,由于职业因素,相对容易在工作中接触到病畜,比其他人群更容易感染布病。
为了有效预防布病的发生,布病的易感人群在平时工作中务必要严格遵循各方面的消毒防护措施,必须做到佩戴口罩上岗,确保养殖场所的洁净及通风。在给家畜进行清理分泌物、排泄物等作业时,更要确保佩戴手套,穿着专用的防护装进行作业。如果作业时间较长,还要做好相关消毒措施。一旦易感人群出现低烧、乏力、周身酸痛、淋巴结肿大、焦躁不安等症状,要及时进行检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一旦被确诊为布病,必须立即进行隔离治疗,以免将病菌传染给他人。治疗通常以抗生素类药物为主,控制感染,改善症状,促进病情康复,同时酌情对症治疗。
4 结束语
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畜健康,对畜牧业会产生危害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此病传染性较强,发病较急骤,严重者还可导致死亡。而畜牧业从业人员及其家人为该病的易感人群。对此我们需要从动物和人体两个角度,提高对其危害的认识,做好诊断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