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畜禽养殖小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1-06邓贵民
邓贵民
(四川省武胜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38400)
目前各畜禽养殖的基础条件不同,养殖环保压力较大,发展畜禽养殖主要采取走“以种定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农牧互动”的循环发展路子。畜禽养殖小区是一种较为科学的畜牧生产养殖模式。然而在其建设和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
1 存在问题
1.1 规划建设不合理
由于畜禽传统散养与养殖小区即现代集约化养殖并存,规划布局缺乏科学性,没有做到合理布局,给生态造成较大压力,据调查统计,县域内嘉陵江、长滩寺河等流域1km 范围内的禁养区建有畜禽规模养殖场33 个。大部分养殖场不能及时对畜禽粪污实施资源化再利用,对周边环境及水域造成污染。
1.2 生产和发展不相适应
一是饲养管理与生态保护、质量安全不适应。目前,武胜县畜禽养殖小区主要以规模化养殖为主,如全县年出栏生猪500 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111 个,但部分畜禽养殖场没有同种植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存在农牧脱节现象,污染严重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养殖小区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给重大疫病防治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二是生产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武胜县是生猪调出大县,畜禽养殖为生猪生产为主,但随着需求增长和消费结构变化,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日渐突出。
1.3 畜产品安全形势严峻
近年来,动物疫病多样化、常年化和普遍化趋势加剧,疫病疫情形势严峻。为了防控疫病,各种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不规范使用时有发生,导致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给畜牧业发展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2 对策建议
2.1 完善环境建设
建议在规划畜禽产业之时加强养殖小区环境建设[1]。一是优化空间布局。根据环境容量,按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要求进一步完善城乡总体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调整优化畜禽生产布局。对在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小区,达到规模养殖的要限期内搬迁、关停或转产。限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小区责令限期治理,控制畜禽养殖规模,并严格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限期内达不到总量控制要求的,由相关部门责令限期搬迁或关闭。适养区内新建、改扩建畜禽养殖小区应主动到畜牧、环保、国土等部门办理报批、备案手续,做到环保设施与其他主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在适养区推广生态养殖,推进规模化、集约化养殖。
2.2 科学规划小区
推行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采取“三改--两分--再利用”技术(改水冲清粪为干式清粪、改无限用水为控制用水、改明沟排污为暗道排污,固液分离、雨污分离,粪污无害化处理后再利用到农田或果园),对畜禽粪污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加强养殖设施建设,提高养殖装备水平,实现养殖设施化,以设施化推进标准化,同时,要全面推进以养殖良种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为代表的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无公害认定、认证。针对新农村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后,农民发展健康养殖和农业循环经济的要求,要严格按照“种养结合农业循环经济”的生态健康养殖方式指导养殖小区的规划选址,小区建设实行“政府引导、业主投资、农民参股”的投资机制,按照“寄养模式”、“进场养殖模式”等方式运作,实行“五统一”的管理办法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
2.3 做好防疫工作
建设畜禽养殖小区要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技术指导等方式,提高群众对小区畜禽养殖的防疫意识,制定养殖规程和防疫制度,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要组织技术人员,定期对畜禽养殖小区进行检查[2]。对于病死畜禽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报送畜牧兽医主管部门。
3 结语
综上所述,养殖小区建设是畜禽养殖主要模式之一,能帮助散养农户实现科学化养殖生产,可提升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举措。对武胜县而言,由于规模化养殖水平和环境制约等因素影响,畜禽养殖小区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和难题,如部分畜禽养殖场没有同种植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存在农牧脱节现象,污染严重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养殖小区管理制度不健全,给重大疫病防治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笔者结合工作经验提出相关建议,通过转变畜禽养殖方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加快武胜县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