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草考证论桑寄生和槲寄生
2019-01-06杨晓东刘兴文李福兵胡晓莉
杨晓东,刘兴文,李福兵,胡晓莉
桑寄生与槲寄生虽然自1977版《药典》一部始,已分别单列,但如今在中医药临床中仍常被混用,大多中医生乃至中药师也不太清楚二者的异同。如今北方用槲寄生,南方多用桑寄生入药,有的医院中药房两种寄生都有,中医生大多不太清楚二者异同,造成处方药名不准确而影响到临床疗效,药学人员也多半只知药典标准而不清楚其历史脉络,只知道照处方名和药典标准配药,造成该付槲寄生的处方很多都给付了桑寄生。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现在的混乱境况?槲寄生与桑寄生有什么不同?又有何渊源?我们该如何准确识别、正确使用呢?目前文献报道两者性状差异及混伪品鉴别的较多,从本草渊源上说清楚两者关系及临床应用的较少。所以,很有必要从本草文献的角度再仔细考证它俩之间的关系。
1 药典来源
桑寄生为桑寄生科桑寄生属植物桑寄生Taxillus chinensis(DC.)Danser的干燥带叶茎枝[1]。别名:广寄生、寄生。槲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属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Komar.)Nakai的干燥带叶茎枝[1]。别名:北寄生、柳寄生、桑寄生。可见桑寄生与槲寄生是同科不同属和种的半寄生植物,按现代植物分类学我国有桑寄生植物3科,13属,75种,12变种,比较复杂[2]。其中一些寄生也冒充或混做桑寄生和槲寄生用,比如红花寄生、栗毛寄生、毛叶寄生、枫香槲寄生、绿茎槲寄生、扁枝槲寄生等。
2 历代本草文献
《神农本草经》(东汉):“桑上寄生:味苦,平。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一名寄屑,一名寓木,一名宛童[3]。”虽未言及形态,但有描述味苦,考察现在两种饮片发现,桑寄生味淡微涩,槲寄生味苦发黏可知,《本经》所载之桑上寄生符合槲寄生味苦的特征,应为槲寄生。
《名医别录》(汉末):“桑上寄生,味甘,无毒......一名茑。生宏农桑树上,三月三日,采茎,阴干[4]。”“弘农”为现河南省灵宝县北,为槲寄生分布区域,无桑寄分布。故可见《名医别录》所载之桑上寄生也为槲寄生。
《新修本草》(657-659年):“寄生槲、榉柳、水杨、枫等树上,子黄,大如小枣子。惟虢州有桑上者,子汁甚粘,核大似小豆。叶无阴阳,如细柳叶,厚肌。茎粗短[5]。”虢州即古弘农,为现在河南灵宝县。此处性状描述与槲寄生一致。同时说明自唐朝起,已有多种宿主的寄生出现,同做桑寄生用,也是文献中首次出现槲(虢)寄生之名,同时说明槲(虢)寄生方为道地药材,估计也是后来植物分类学家命名槲寄生的部分原因。
《蜀本草》(935-960年):“诸树多有寄生,茎、叶并相似。叶如橘而厚软,茎如槐而肥脆。今处处有,方家惟须桑上者,然非自采即难以别,可断茎而视之,以色深黄者为验[6]。”桑寄生为小灌木状,叶椭圆形(长3~8cm,宽2~5cm),叶背常有黄柔毛,革质,断面皮色红棕,木部色浅;槲寄生叶长椭圆肥厚无毛革质状,且断面色黄,可见《蜀本草》记述与槲寄生性状特征高度吻合。
《本草图经》(1061年):“出弘农山谷桑上,今处处有之……叶似橘而厚软,茎似槐枝而肥脆;三、四月生花,黄白色,六、七月结实,黄色如小豆大。三月三日采茎叶,阴干[7]。”从植物形态描述可知,肯定为槲寄生无疑。
《证类本草》(1082年):“然殊难辨别、医家非自采不敢用。或云断其茎而视之,其色深黄并实中有汁稠粘者为真。[8]”从性状鉴别关键两个要点与槲寄生完全吻合,现代植物学研究发现槲寄生与桑寄生均有寄生于桑树者,古代采药人常见桑树上寄生之物便以为桑寄生而采之,以及当时信息物流不发达就地取材等因素导致两者长期混用,从该处也能看出,除了寄生品种性状特征,古人也特别注重寄生的宿主一定要是桑。
《滇南本草》(1436年):“生槐树者,主治大肠下血、肠风带血、痔漏。生桑树者,治筋骨疼痛,走筋络,风寒湿痹。生花椒树者,治脾胃寒冷,呕吐恶心翻胃;又用治梅疮毒,妇人下元虚寒或崩漏[9]。”此处描述功效主要是祛风湿、通经络,止痛,加之产于云南,据现代植物分布考察云南无槲寄生分布,此处应该是指桑寄生。另外此处记述了不同宿主对桑寄生功效有不同影响。
《本草纲目》(1578年):“寄生高者二三尺。其叶圆而微尖,厚而柔,面青而光泽,背淡紫而有茸。人言川蜀桑多,时有生者。他处鲜得[10]。”李时珍所言“叶圆而微尖,厚而柔”为槲寄生的特征,“背淡紫而有茸”又与桑寄生植物特征相似,应为桑寄生,这也许是因为湖北与川蜀及河南相邻,且川蜀之地历来就有种桑养蚕的生产生活习惯,所以川蜀之地所产的桑寄生会销往湖北,同时可能也有来自河南(离湖北近)的槲寄生。从“人言川蜀桑多,时有生者。他处鲜得”可推测当年李时珍很可能并未到四川实地考察过桑寄生,只是参考了以前的本草著作结合当地寄生药材情况以及听别人所言而记述,否则也不会在植物特征描述中显得有些混杂难辨。
《神农本草经疏》(1625年):“味苦、甘、平,无毒。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种种疾病,莫不悉由血虚有热所发,此药性能益血,故并主之也。兼能祛湿,故亦疗痹[11]。”所言皆以补肝肾、益血为主要功效,充肌肤亦为补血滋阴的作用,可推测应为茎叶质肉润之槲寄生,而非质地“柴”性强,味涩之桑寄生。
《本草备要》(1694年):“他树多寄生,以桑上采者为真,杂树恐反有害。茎叶并用[12]。”槲寄生为茎叶入药,桑寄生是枝叶入药。可见此处也指槲寄生,并强调了宿主一定要是桑树。
《本草求真》(1769年):“桑寄生专入肝、肾。感桑精气而生,味苦而甘,性平而和,不寒不热,号为补肾补血要剂......[13]。” 此处亦提到“味苦”,补肝肾、滋阴补血作用槲寄生优于桑寄生,可知亦指槲寄生。
3 结果
从以上文献记载可知,自《神农本草经》始,历代本草所用之桑(上)寄生大多为现药典所载寄生于桑树上之槲寄生,桑寄生及桑寄生属的它种植物常作为桑(上)寄生的混伪品偶有提及。从两种药材的植物来源、性状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特别是历代文献的应用历史来看,都是不同的,理应区别对待,虽然药典记载的功效两者毫无二致,但是仍然应该加以区别使用。临床使用上,槲寄生长于补: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桑寄生长于通:祛风湿、通经络。
4 临床应用
槲寄生和桑寄生长期混用,功效在诸多本草文献及药典中也未见不同,均为“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补血安胎[1]。”临床用于治疗肾虚所引起的一些诸如腰痛筋弱、风湿痹痛、胎动不安,崩漏经多,产后乳汁不下,头晕目眩等症状。但是两种寄生来源不同,性味(一个苦一个涩)、质地(一个质稍柔润,一个显柴性)、颜色(一个皮部木质部色黄一个皮色红棕,木部色浅)各异,功效不尽一致。桑寄生在《滇南本草》中最初记载功效是治筋骨疼痛,走筋络,风寒湿痹,可见桑寄生长于祛风除湿止痛(抗炎作用显著),槲寄生长于补肝肾、滋阴养血安胎(降压作用很强、抗肿瘤等)。化学成分:桑寄生含 蓄苷、槲皮素等,槲寄生含齐墩果酸、圣草酚和高圣草素、及槲寄生新苷Ⅰ~Ⅶ。现代药理研究:桑寄生有较强降压作用,抗炎作用显著[14],槲寄生茎和叶的提取液有很强降压作用,且有强心作用,无抗炎作用;槲寄生所含的蛋白质、多肽类物质,对多种恶性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提取物还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15]。两种寄生的长期混用容易出现中药处方疗效不稳定。
5 讨论
(1)桑寄生自《唐本草》时代起已发现有寄生于槲、榉柳、水杨、枫等树上做桑(上)寄生入药的情况,提出“惟虢州有桑上者”为正,也是桑(上)寄生最早的道地产区(现河南灵宝县)记载。
(2)到五代十国时期的《蜀本草》则明确指出了桑(上)寄生药材的性状鉴别要点“可断茎而视之,以色深黄者为验。”说明已经有了混伪品出现。
(3)明代《滇南本草》(1436年)是第一本记载(广)桑寄生入药的本草书籍。明确桑寄生功效“治筋骨疼痛,走筋络,风寒湿痹。”之后的本草著作所记载的仍以槲寄生做桑(上)寄生入药为主。
(4)《中国药典》一部自1977版从植物分类学的角度把槲寄生与桑寄生分别单列了,但是两者的功效和临床用途直至2015版《药典》记述仍完全一致,这难免不够严谨。
(5)《植物学大辞典》1918年版把Lorantheceae译为槲寄生,此后“槲寄生”一词便在中药学界广为应用。结果真正的桑(上)寄生便被叫做了槲寄生,主产云南和两广的广寄生却被叫做了桑寄生。
(6)《中国药典》1977年版起因为物种来源不同的原因已将槲寄生与桑寄生分列为两种中药,但是在功能主治的内容上又描述完全一致。这明显与千百年来长时间两者混做桑寄生使用有关,但是很显然物种来源和宿主对桑寄生的功效都有重要影响,所以它们二者的功效也是有差异的,药典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加以区别,以便更好指导临床中医师准确用药。《上海市中药饮品炮制规范》1980版仍注明槲寄生作桑寄生用。
(7)有专家曾对中国的槲寄生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北方各省使用的桑寄生为槲寄生,也称北寄生;西南等地将两广和云南所产的广寄生做桑寄生用,另主要还有4种同属植物作槲寄生用,它们分别是:槲寄生、扁枝槲寄生、枫香槲寄生、绿茎槲寄生,此外,还有棱枝槲寄生、柄果槲寄生、卵叶槲寄生和线叶槲寄生等。可见就全国总体情况来说槲寄生仍然是当今临床应用的主流品种,这也符合本草沿革,只是名字因为植物分类学名称的原因被叫做了槲寄生。
(8)药效活性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且多以黄酮苷形式存在,但桑寄生的黄酮苷主要是槲皮素,槲寄生的黄酮苷主要是圣草酚和高圣草素。桑寄生不含齐墩果酸;槲寄生含齐墩果酸,而齐墩果酸具有消炎、强心、利尿、抗心律失常和抑制瘤株生长作用。桑寄生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和较强的降压作用;槲寄生则具有很强的降压作用,抗炎作用却不明显。研究表明,槲寄生可通过免疫调节作用抗肿瘤。
(9)从两种药材的植物来源、性状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特别是历代文献的应用历史来看,都是不同的,理应区别对待,虽然药典记载的功效两者毫无二致,但是仍然应该加以区别使用。
(10)今之桑寄生与槲寄生少有来自以桑为宿主者,究竟来自哪些宿主的可用,哪些又不可用,功效有何不同,哪些质优,哪些质次,哪些不可用?亟待深入研究,只有药品来源和质量可靠,方可保证临床疗效。从历代本草综合考证来看桑寄生之名其实更应该属于现在药典之槲寄生,药典之桑寄生则建议更名为寄生或广寄生,别因为植物分类学的原因把本草记载的桑(上)寄生改为槲寄生,而不正宗的广寄生还给叫成了桑寄生,这很容易让人混淆,本该用槲寄生的处方结果用成了桑(广)寄生,而且在功能主治的描述上两者也应该有所区别,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准确应用,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