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高产种植要点

2019-01-06魏旭明

吉林农业 2019年23期
关键词:芽眼结薯薯块

魏旭明

(公主岭市大岭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公主岭136100)

我国是马铃薯种植的主产国,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实际栽培过程中,传统的栽培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对马铃薯的需求,本文主要介绍了马铃薯高产优质的种植要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有效帮助。

1 选地

马铃薯的种植,选地是关键,土壤的好坏决定着马铃薯能否正常生长和品质的好坏。在播种马铃薯时,应选择地势平坦,浇水和排涝方便的地块。土壤耕作层要有较高的肥力,并且疏松,以少壤土为最佳。因为马铃薯属于须根作物,这种土壤有利于须根的生长,能够为马铃薯的高产优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2 种子处理

在选择好马铃薯种子后,要对种子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才能进行耕种。由于马铃薯有2~3个月的休眠期,如果不进行催芽直接进行播种,容易出现出苗不齐、缺苗或出苗晚的现象,从而影响产量。切块催芽不但能够培育壮苗、剔除病块、减轻病害的发生,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量。将种薯用75%酒精浸种后马上捞出或适量喷洒在种薯上,或用40%的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5分钟捞出或适量喷洒,再用薄膜盖闷2小时后,通风晾干。将种薯从顶部至脐部纵切,保证每块有1~2个芽眼,重量为25克左右。切口离芽眼要近,这样可刺激薯块早发芽,利于早出苗。对未打破休眠的种薯可采用赤霉素(920)浸种。在日光温室或者是大棚内催芽。地面铺干净湿沙(以手捏成团,手松即散为宜),厚约10厘米,床宽1米。将种薯切块刀口稍晾干愈合后,将其均匀摊于苗床上,不能重叠,芽眼朝上,用沙土盖没薯块,应用此法放置2~3层,最后拍紧床面,用塑料薄膜保温,保持沙土湿润,催芽温度保持在15℃~20℃,大约 10~15 天催芽完成。

3 种植方法

东北地区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进行播种,一般种植的密度为每亩5000~6000株,亩用种量150~180公斤,宽行窄株有利于培土,行距40厘米、穴距25厘米,茎芽朝下,盖土厚度为5厘米左右。待苗高15厘米左右进行培土,可增加土壤通透性,加大昼夜温差,有利优质高产。

4 施肥管理

要想马铃薯高产优质,离不开肥料的施用在马铃薯整个的生长过程中,施肥的多少,决定着是否能够获得高产。在夏季分两次追肥,第一次在齐苗后苗高15厘米时进行,结合中耕培土每亩用尿素5~8公斤兑水浇施,促进茎、叶生长;第二是促薯肥,在植株发棵期和结薯期进行,满足结薯所需的养分,促进早结薯,多结薯。马铃薯是喜钾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钾元素的需求非常高,同时镁肥对马铃薯也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马铃薯开花后,主要以叶面喷施方式追施磷、钾肥,每隔8~15天叶面喷施0.3%~9.5%磷酸二氢钾溶液50公斤/亩,连喷2~3次。若出现缺氮现象,可增加100~150克尿素喷施。

5 田间管理

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好的田间管理也是重中之重。种植马铃薯的地块,一定要能排能灌,播种后如果遇到连续的高温天气,要对所种植的地块用稻草覆盖处理,以降低土温,及时灌水,促进发芽;如果遇到暴雨天气,要及时排水,避免烂种、烂苗。在出苗后到现蕾封垄前,要进行两次的中耕松土,除杂草,破板结,为马铃薯的后期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疏松条件,有利于提高产量和质量。

6 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避免不了受到病虫害的侵害。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主要有晚疫病、环腐病。晚疫病又称马铃薯瘟,主要侵染叶片、茎和薯块。防治方法:种植前对种薯进行消毒。发病时立即拔去中心病株并进行中耕除草。药剂防治主要施用80%代森锌 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 600~800倍液进行喷洒。虫害主要有瓢虫、蚜虫等,主要为害叶片和茎,会造成植株的死亡。防治方法:2.5%亚铵硫磷乳剂300~400倍液防治。

7 收获与储藏

当植株大部分转黄并逐渐枯萎,匍匐茎与薯块脱离,块茎表皮形成较厚的木栓层,茎块停止增重即可收获。收获后要注意储藏,一般在收获后有2~4个月的休眠期,休眠期的长短因品种的不同而不同,晚熟品种休眠期短,早熟品种休眠期长;成熟度不同对休眠期的长短也有影响;贮藏温度也影响休眠期的长短,贮藏初期的低温对延长休眠期十分有利。马铃薯的贮藏温度在3℃~5℃,相对湿度在90%~95%,数值在此区间是马铃薯最适宜的贮藏条件。在贮藏前,要严格进行挑选,去除病、烂、受伤以及有麻斑和受潮的不良薯块。

猜你喜欢

芽眼结薯薯块
椰糠与草炭配比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综合技术分析
马铃薯不同基因型试管薯形成能力比较及遗传位点分析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叶面调控对马铃薯新品种微型薯结薯的影响
基于色饱和度三维几何特征的马铃薯芽眼识别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红薯窖藏“三期”管理
薯块储藏腐烂原因及防止对策
马铃薯芽眼图像的分割与定位方法
发芽土豆带着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