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几点做法

2019-01-06孙凯清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优化素养

孙凯清

(沧州市教育局装备中心 河北 沧州 061000)

纵观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所有的信息技术教学课程标准,可以体会到;信息技术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虽然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在中小学中普遍开展,但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或多或少的还是围着考试指挥棒转。因此,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些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会获取信息的方法,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笔者结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来谈一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

1 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

为了更好的推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利用信息技术课的优势更迅速、更方便地传播必要的信息量。有条件和能力的要实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这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 建设优化的校园信息环境

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优化信息教育环境,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奠定基础。信息技术课是教育学习活动的重要学科,我们要构建信息技术教育平台,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应用,切实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这个优良的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中,必须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如利用电子邮件、QQ群、聊天平台等相互交流。构建好互动的平台还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维护,积极参与信息交流,让信息技术教育这个平台成为师生思想交流的驿站和情感沟通的心房。这样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综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断提高,从而研究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3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良好习惯

信息技术教育中还需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良好习惯,要根据计算机应用的一系列规则和规章制度来引导学生理性上网。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良好习惯要循序渐进,例如,教育学生有秩序的排队进入计算机教室学习,服从计算机教师的管理,遵守计算机课教学的相关规定等。如按指定的座位坐、不高声喧哗、不发出噪音等。课上不玩游戏,不聊天,不登录不健康的网站,不随意下载阅览等。

4 开展信息技术实践活动

为深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学校科研组可以开发必要的教学和学习软件,让学生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来提高学习效果。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要想扎实地推进信息技术教学,还需要增加信息教育实践活动。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这将是补救课内教学缺失的重要方面,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

5 转变信息技术教育理念

丰富的信息技术学习资源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对现有的一系列信息课程改革,特别是在教材内容、课程结构方面,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紧密跟进,要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教育理念来进行课堂教学。信息技术教学,要以生为本,要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重心。同时,要指导学生不断探索更有效的学习策略,来促进好的学习方法的形成。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都会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优化,为充分发挥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奠定基础。

总之,在信息社会快速推进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会越来越广泛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密切关注信息技术课教学改革的进程,不断优化信息技术教育课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优化素养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操作技能床旁教学指南(2021年版)》解读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简析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策略研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