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柞蚕高产限制因素与调控
2019-01-06
河南省柞蚕生产得天独厚,然而生产水平较低,单产低而不稳,导致全省柞蚕生产时起时伏,成为蚕业发展的羁绊。
实践证明,柞蚕在产量形成过程中,受诸多限制因素的约束,如环境条件、生物遗传因素和生理条件等都制约生物自身能量的释放。因此,我们要提高柞蚕的产量,就要把握好柞蚕生产的一般规律和特性,控制好限制因素来实现。
一、环境限制因素与调控
柞蚕生活在野外,外界环境限制效应尤为显著。如温度、湿度、空气、风雨等单因子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生产的丰歉。
(一)环境限制因素
1.温度。温度是柞蚕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柞蚕生长发育适宜温度在17~25 ℃,适宜温度的正负数与龄期长短相关,龄期长短与生产丰欠相关。温度在20~22 ℃,柞蚕发育正常,体健好养,发病率低,收茧多,质量好。
过高过低的温度对柞蚕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柞蚕一般在20 ℃左右活动较为正常;在18 ℃以下,柞蚕生长缓慢,发育不齐。长期低温或长期高温(5天以上)对柞蚕生理极为不利。特别是壮蚕在高温环境中突遇强低温冲击,暴发蚕病不可避免。据观察,4龄期温度偏低、湿度偏高,这对柞蚕发育有利,丰收有望,反之即差。随着温度的极端升高,柞树叶质发生变化。在高温、劣质饲料的综合作用下,蚕受到物理伤害,体质明显下降,不结茧蚕增多,发病率也明显提高。
2.湿度。柞蚕具有喜湿性,蚕生活所需湿度为75%~85%。过湿(90%以上)蚕极易得病;反之,弱小蚕增多,有半脱皮蚕发生,减蚕率提高。5月天气常出现持续干旱,4龄期相对湿度低于60%,此时养蚕有可能减产。
3.空气。气流是柞蚕生命活动的维系条件,如制种期或孵卵期蚕卵遭受闷热,必将导致柞蚕暴发脓病。茧场窝风闷热,则不结茧蚕或后期死笼较多。此外,环境中有害气体对柞蚕生活也不利,柞蚕生长受到抑制,发育不良,减蚕率增加。
4.风雨。据统计,4—6月干旱天气居多,河南省故有“春雨贵似油”之说。长期持续干旱,饲料加速老化,影响柞蚕食欲,导致蚕儿发育不齐,“渣子蚕”和不结茧蚕增多。特别是5龄蚕期干旱天气会严重障碍绢丝腺的壮大,柞蚕大多结薄皮茧,茧数少、质量差。雨量过多或不适时,如收蚁“灌场”、起蚕“灌起”,均会给生产带来致命打击。
(二)调控方法
1.收听长期天气预报,对天气形势发展做好预测,搞好制种、收蚁的布局,为调节稚蚕期、壮蚕期温差的统一而制定可行的养蚕措施,并根据天气预报,分析蚕期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预防准备,以便做出适时的防御性反应。
2.推广固定蚁场、稚蚕专用场等实用技术,为柞蚕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
3.严格选场,注重饲料调节,灵活使用火芽或老梢。
4.高温无雨时要适时抗旱,采用喷水补救措施。
5.增加翻场(剪移)次数,采用稀防技术。
6.严格消毒防病,及时淘汰病蚕,杜绝蚕病蔓延。
7.提食拔起,分批放养,加强营养调节,促使柞蚕体质强健,增强抗病力。
二、种质限制因素与调控
(一)种质限制因素
实践证明,种质优劣对柞蚕生产影响很大。近几年来,蚕种粗制滥造,管理较为混乱,良种繁育制度形同虚设,优良品种不能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微粒子病迅速蔓延,这些都给生产带来了极大损失。如此恶性循环,破坏性极大。
(二)调控方法
1.投入生产的蚕品种要注意地区适应性。必须了解和掌握品种的特征特性,正确选择和推广适宜本地气候环境、生态条件、符合生产目的的品种。
2.投入生产的品种要注意多样性。在同一区域内,要克服品种单一化,按照适宜的杂交型搞好品种搭配,推广杂交种,充分发挥杂交高产优势。
3.按程序繁育良种,严格遵循三级繁育四级制种的良种繁育制度,以确保优良品种的特性和纯度。制造镜检无毒蚕卵 ,保证蚕种质量。
良种繁育要有规模性,实行计划生产,严格实施技术操作规程,坚决制止乱制种,不生产坐级种,强力推广新品种。
三、生理限制因素与调控
蚕生物学告诉我们,蚕的生命运动是依靠有序的生理活动来维持的,违反这个规律就有可能失败。柞蚕卵没有滞育期,离开母体以后就开始发育,当有效积温达165 ℃时孵化蚁蚕。蚕卵保护期以15~20 d为宜。卵期超过30 d,由于体内营养消耗过多,所以孵化不齐,普通孵化率和实用孵化率均低,且蚁蚕体质弱,食欲不振,活动力减退,减蚕率高;卵期长达40 d,孵化更差,收成甚少。幼虫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较为苛刻,稚蚕期保护技术和壮蚕期截然不同。蚕谚语:“小蚕养齐,大蚕养肥”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要注意合理配制活动要素,合理调控生长和发育的关系,正确实施保护技术措施。
总之,在柞蚕生产中,各种限制因素都在制约着我们应获得的成果,但是说到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还是人。今后随着蚕生理生化研究的发展,人们调控手段会有较大的提高,从而减轻限制因子的制约作用,夺取柞蚕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