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红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1-06林州市农业农村局魏军民
林州市农业农村局 魏军民
林州市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红薯种植面积由常年的0.47万hm2增加到0.73万hm2,共发展红薯示范村29个,示范村红薯种植面积达386.67hm2。笔者现将林州市红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一)储藏技术落后
多数农户以地窖储藏为主,储藏方法原始,红薯腐烂严重,淡旺季不均,春季市场供应不足。如果采用科学方法储藏,情况将会有较大改观。如海青绿色家庭农场2019年种植的84万kg 鲜薯,如果经过低温储藏后出售,鲜薯产值将翻一番,由现在的84万元增加到201.6万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二)加工利用粗放
全市除姚村镇南牛村、横水镇辛庄村各有1个大型干粉生产设备外,其他各地基本还是靠农户自己加工,方法简单,增值率不高。大部分地区因销售渠道不畅通,大量的红薯只能自己食用,或简单加工成淀粉、粉条等,未能变成商品,产生效益。红薯经过统一销售加工后,将由原来的不产生经济效益转为每667m2收 入1000~2500元。因此,延伸红薯产业链条,提高红薯产品附加值,将成为林州市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贫困户脱贫致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三)行业不规范
淀粉产品和粉条产品没有统一的加工标准,没有品牌,更谈不上产品质量监测,不能进入大市场、进行大流通。缺乏制约监督机制,个别加工户掺杂使假,用低价购买的木薯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等代替红薯淀粉,千方百计地降低生产成本,并以相对低廉的价格销售产品,结果导致市场无序竞争。全市现在的红薯粉条市场价格不规范,同一时期的粉条价格6~30元/kg 的都有,行业不规范,价格不统一,导致市场无序竞争现象严重。
(四)组织化程度低
林州市红薯产业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多个厂家生产的粉条都出现了销售不畅、积压资金的现象。红薯虽然在林州市农产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还没有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具体负责该产业的规划实施、政策保障和问题协调。农民与加工企业之间、加工企业与外界市场间缺乏沟通的桥梁,没有联结各方面利益的机制。缺乏统一品牌,林州市红薯粉条虽在外享有盛名,却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产品销售无序竞争,产品抗击市场风险能力低,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品牌虽多却比较混乱,严重制约了全市红薯产业的长远发展。
(五)科技含量不高
专门从事红薯生产研究的力量比较薄弱,急需投入一批骨干力量下苦功夫对红薯的引种、育种、种植、加工、销售进行深入攻关研究。林州市目前市场销售的普通种苗为0.03~0.10元/ 株不等,且种植方法传统,产量只能维持在2000~2500kg/667m2,如果换种高产脱毒薯苗,种植方法科学,每667m2产量将增长20%~30%,达3000kg。
二、对策
近年来,红薯产业作为林州市的优势产业,虽然无论在农民增收、脱贫致富,还是在壮大村集体经济上都作出了相应的贡献,但是如果要做大做强这一产业,必须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抓住关键环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延伸产业链条
当前全市的红薯产业虽然形成了一定规模,但产品品种单一、质量标准不统一、深加工能力差的现状,严重制约着这一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做大做强林州市红薯加工行业首先要引导全市的干部群众通过参观考察、座谈交流、知识培训等途径去分析形势、研究市场、搞好定位,确保产品质量,开发水晶粉丝、红薯休闲食品系列、紫薯饮料等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做好产业规划
目前,林州市的红薯产业仍属于群众自发生产状态。应围绕如何提升产业档次、扩大基地规模、优化发展环境、推广实用技术等作出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导全市红薯产业发展。
(三)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带领农民进入市场、降低经营风险的有效载体。目前,无论从生产规模上看,还是从农民的需求上看,都迫切需要这样一个组织和载体。政府可以出台政策引导和激励种植大户、加工大户等牵头组建薯业协会或合作组织,靠协会和组织沟通农户与加工户、加工户与市场间信息,规范行业生产经营秩序。
(四)加强品牌建设
品牌是提高产品市场份额的保证。红薯生产作为一个产业,全市的淀粉产品至今没有注册一个品牌,近两年,粉条虽然注册了几个品牌如“海青丰”“百世禄”等,但规模不大,带动作用不够明显。绝大多数产品销售还属于“黑户”,外地客户只知道林州粉条好,却叫不上名字。所以,林州市红薯产业应该尽快注册品牌,统一质量监测标准,规范生产,走绿色无公害品牌之路,提高产品知名度,拓展销售市场。
(五)加强组织领导
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持。林州市市政府需要成立领导小组,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为林州市红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政府和相关机构也可以抽调技术专家,组建专家团队,聘任高校教授,为全市红薯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