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设施栽培技术
2019-12-06周口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张明洋
周口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张明洋
周口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武卫权
一、产地选择
选择连续3年未种植过茄果类作物,土壤疏松肥沃,土壤pH 值为6.5~7.0的壤土或沙壤土,田间排灌方便的地块。
二、设施类型
常见的设施类型包括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智能温室、小拱棚(遮阳棚)等。
三、栽培季节
(一)温室栽培
早春茬播种期在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上旬,秋冬茬播种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冬春茬播种期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
(二)大棚栽培
早春茬播种期在1月上中旬至2月上旬,秋冬茬播种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
四、育苗
(一)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性强,综合性状好,适宜当地种植、品质优良的辣椒品种。
(二)育苗方法
每667m2用种量30~40g。选用50孔(4.6cm×4.6cm×5.5cm/穴)或72孔(4cm×4cm×5.5cm/穴)穴盘。
(三)基质选择
常采用草炭:珍珠岩:蛭石为3:1:1配制,在每1m3基质中加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kg,混合搅拌均匀备用。基质装盘前加入适量水搅拌(200~240L/m3),含水量在40%~50%,以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宜,然后堆置2~3h 使基质充分吸足水。
(四)播种方法
包衣呈圆粒状的种子,应用全自动机械播种机播种。基质装盘、压穴、播种、覆盖和喷水一系列程序均在播种流水线上自动完成。未包衣的种子可用手工播种,每穴孔播1粒种子,播种深度0.5~1cm,播后覆盖基质刮平,然后喷透水,以穴盘底部渗出水为宜。
(五)种子处理
采用温汤浸种,把种子放入55 ℃水中,维持水温均匀浸泡15min,不断搅拌,转入常温下浸种4~6h 后捞出,然后再转移到1%的硫酸铜溶液浸种5~6min,取出种子,用清水反复冲洗,沥去多余的水分,准备催芽。催芽温度28~30 ℃,催芽室相对湿度90%以上。每天要检查种子萌芽程度,当苗盘中60%左右的种子拱出表层时,将苗盘及时转移到育苗室,摆放到苗床架上。
五、苗期管理
(一)温度
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 ℃,昼夜温差一般控制在15~20 ℃。基质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
(二)光照
出苗后尽可能增加光照时数。冬春季遇到连续阴雨天气要及时开启补光灯增光补光。夏秋季出苗前覆盖遮阳网降温保湿,出苗后逐渐增强光照强度,晴天10:00—15:00开启外遮阳网遮阴。
(三)湿度
苗盘从催芽室初转移到育苗室要适当控制水分,防止秧苗徒长;苗出齐后基质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苗期喷水量和喷水次数视育苗季节和秧苗大小而定,高温天气多喷水,阴天应适当减少喷水次数及喷水量。
(四)分苗
辣椒幼苗2~3片真叶为最佳分苗时期。分苗有苗床和营养钵或穴盘等方式。苗床假植密度100株/m2。辣椒分苗后缓苗期3~5d,注意保湿。
(五)炼苗
定植前10d,开始逐渐加大放风量,培育壮苗。用25% 多菌灵500倍液喷施1次,防治病虫害。幼苗叶片变黄,表现缺肥,可用0.2%磷酸二氢钾叶面辅助追肥。
(六)壮苗标准
株高18~20cm,6~7片真叶,叶色浓绿、肥厚,无病斑、无虫害,生长健壮,根坨成型,根系粗壮发达。
六、定植
(一)整地施肥
定植前20~30d 清理棚内前茬残留枯叶及杂物,深翻地,大棚周边应开沟及破沟,闭棚高温灭菌1~10d;或使用过氧化物类和含氯类消毒剂(如过氧乙酸、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等)进行消毒。深耕前每667m2施腐熟农家肥1500~2500kg,腐殖酸750~2250kg,三元素复合肥25~30kg 及80%的磷肥、30%的氮肥和50%的钾肥混匀后作基肥。
(二)起垄、铺管及盖膜
起垄成厢高20~30cm、厢面宽60~80cm、厢沟深20~30cm、厢沟宽53~60cm,厢面应土壤疏松平整、略为北高南低。有条件的可在厢上铺设并固定1道或2道塑料滴灌软管,再用厚度>0.008mm 的地膜覆盖压平封严。
(三)定植方法
定植时膜上打孔,将苗定植于厢面下,浇定根水,再用细土把定植孔封严。
七、田间管理
(一)温度控制
辣椒定植后10d 不通风,随着外界温度的提高,在缓苗后开始通风。当外界最高温降至30 ℃,揭去遮阳网;当夜间气温降至16 ℃时,晚上四周棚膜放下保温,白天温度高时仍要通风。维持白天棚温25~30 ℃,夜间15~18 ℃。当外界气温已稳定在15 ℃以上时,可昼夜通风。
(二)湿度控制
辣椒适宜的棚内湿度为60%~70%。棚内湿度>70%时,如温度≥10 ℃,可在中午前后采取短时通风降湿措施降低棚内湿度;棚内湿度<60%时,应加强保温措施。
(三)水分管理
防止雨水进入大棚。根据土壤墒情,按每667m2施1~5m3清水作定根水,初花坐果时适量浇水。干旱时及时灌水。
(四)追肥
用20%的磷肥、70%的氮肥和50%的钾肥作追肥来施用。一般从初花到盛花结果主要补充氮肥,盛花至成熟主要补充磷肥和钾肥。采摘成熟后,主要补充氮肥。采用水肥一体化的,先将所需施肥量按1:10配成肥液,再将肥液注入滴灌系统,适宜浓度为灌溉流量的0.1%。
(五)整枝
门椒以下的侧枝及时抹掉,结果期将植株下部的老叶、病叶打掉。四门斗椒坐果后,隔行将上部保留1~2片叶剪去促进继续抽枝结果。炎热季节,植株生长茂密时,随时剪去多余枝条或已结过果的枝条,并疏去病叶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