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昌府区食用菌行业发展情况及建议

2019-01-06张延祥孙国辉

新农业 2019年22期
关键词:东昌府区菇农平菇

彭 杰,张延祥,孙国辉,汪 萌

(1.聊城市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山东 聊城 252000)(2.东昌府区凤凰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山东 聊城 252000)

1 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东昌府区平菇栽培已经存在了30余年。作为国内知名的平菇生产基地,产量大,知名度高,国内影响大。最近几年,随着我区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劳动力成本增加,加之平菇的价格波动,原材料价格增加,种植面积有所下滑。与此同时,东昌府区食用菌栽培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出现了一些双孢菇、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品种的规模化种植。据2019年2月底统计显示,整个东昌府区平菇的产量在3万吨左右,虽然面积下滑,平菇仍然是东昌府区食用菌的主栽品种,其他品种如香菇产量250吨,双孢菇产量80吨,黑木耳产量20吨左右,除此之外,羊肚菌等名贵品种也有零星试种。其中平菇大部分分布在闫寺办事处、堂邑镇、道口铺办事处、梁水镇镇、沙镇这五个乡镇,其他乡镇零星分布;黑木耳主要分布在堂邑和张卢集两个乡镇;香菇主要分布在堂邑镇;双孢菇主要分布在梁水镇镇。另外,东昌府区食用菌种植出现规模化种植趋势,在散户受市场影响放弃种菇的同时,合作社的数量和种植面积在逐渐增加。

目前,东昌府区有食用菌相关合作社6家,其中两家生产菌种、菌包并同时生产食用菌。依托其中的4家合作社形成了4个较大面积的生产基地。从整个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和产业链条分工来看,东昌府区的食用菌行业正在向专业化生产过渡。农户自己生产菌包和购买菌包后生产食用菌并存。近年来规模化生产合作社逐渐出现,产品加工企业依旧缺乏,且加工附加值低。销售主要靠农村经纪人团队以及外地商贩上门收购。新型经营主体在整个产业链条上发挥的作用主要在前期菌种提供、菌包生产、生产管理等方面,另外,有些外部资金进入食用菌种植行业,试图补充食用菌行业链条的短板。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东昌府区也储备了大量的食用菌技术人员,其中不乏从业30年以上的技术专家,这为我区的食用菌行业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和技术支持。

由于食用菌种植户散户众多,组织化程度低,而食用菌出菇时间又相对集中,缺乏深加工企业、缺少品牌、市场无序竞争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发展。目前,菇农中懂技术、懂市场的人比比皆是,但是销售和管理环节对东昌府区食用菌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不可替代,今年随着外部资金的进入也引入了一部分这方面人才,对今后东昌府区食用菌行业的发展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 东昌府区食用菌行业发展的一些思考

本次调研深入食用菌生产一线,遍访食用菌种植基地、种植大镇以及食用菌行业经纪人、技术专家。通过本次调研,了解到近几年东昌府区食用菌行业的发展受到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喜有忧。

一是生产品种和生产模式的发展。目前东昌府区的食用菌栽培主要以平菇为主,由于受市场价格波动、市场无序竞争等影响,近两年菇农也开始试着引种一些新的品种,香菇、双孢菇、黑木耳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另外,如羊肚菌、大球盖菇等品种也有少量试种。近几年,在一些合作社的引领下,形成的合作社生产菌种、菌袋,农户专门从事出菇生产的合作社+农户模式,增加了东昌府区食用菌行业的专业化程度,为食用菌行业的发展储备了不同层次的人才。二是人才储备和人才输出。近几十年的发展,为东昌府区储备了一批土生土长的平菇一线生产专家,这些专家得到了全国食用菌体系的认可,也得到了全国平菇生产行业的认可。随着我区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增加,我区平菇生产专家最近几年越来越多地进行技术输出,由原来的亲自生产发展到现在的生产和外出技术指导相结合。其中一些优秀者获得了一些国际同行的关注,近两年频繁和美国、澳大利亚的平菇生产基地进行接触,并得到了对方的认可,有进一步合作的可能,这为我区平菇品牌建立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三是销售前泡水的现象得到缓解。通过引导民间食用菌经纪人联系全国各地不同需求的市场,在平菇销售时根据平菇用水情况进行价格区分,让好的平菇能卖到好的价格。例如,北京青岛市场要求质量高、价格高。通过市场价格控制农户平菇用水情况,已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这种途径,东昌府区的平菇质量会逐年提高。四是菌渣利用情况依然不容乐观。菌渣的处理技术相对滞后。虽然有部分菌渣作为肥料简单还田,但仍然达不到有效利用的层次。

3 对策建议

农民是发展食用菌生产的主体,但是一家一户的生产已不能适应形势。实际操作中,一是要坚持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的有机结合,紧密连接。由合作社或龙头企业抓产前、产后服务,菇农抓产中生产,各自发挥优势,同时相互配合,走“大料场、小菇房”的路子,把散户通过这种方式组织起来。二是坚持适度规模经营,产品直接供应终端市场,提高产后的销售价格。三是招商引资,发展大型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企业。四是加强培训,努力培养一批职业菇农,强化对农业园区、农企、家庭农场、合作社、生产大户等负责人的培训,包括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思想观念等,努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职业菇农,这是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根本。加强培训县、乡农业推广人才和农民技术人员,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及从事食用菌产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努力培养出一批业务熟练、知识面广、能征惯战的职业菇农。五是推进品牌建设,形成品牌效应,鼓励合作社或企业创造自己的食用菌品牌,把主要食用菌种植品种打造成名牌产品。六是申请或引进菌渣利用的企业或项目,探索菌渣综合化有效利用途径。

猜你喜欢

东昌府区菇农平菇
东昌府区关工委开展“最美人物”表彰活动
山东聊城东昌府区26.67公顷油葵盛开“致富花”
菇农装袋忙
资源禀赋、技术认知与农户技术选择偏好
——基于10省700份菇农的调查数据
绿色发展战略视野下菇农法律援助工作的对策探索*
平菇种植记
人有信念不会老—山东聊城东昌府区老年大学校歌
不同规模菇农经济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平菇冬季提温发菌效果好
小议东昌府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