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进新品种 示范新技术 促进产业升级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十年回顾(2008-2018年)

2019-01-06

河南水产 2019年2期
关键词:示范片渔业新品种

(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郑州 450044)

河南省是我国大宗淡水鱼类重要养殖产区,是内陆渔业大省,地处中原,区位优势明显,资源条件优越,鲤、草鱼、鲢、鳙、鲫、鲂等大宗淡水鱼类养殖历史悠久。大宗淡水鱼在河南全省占主导地位,全区域均有养殖,养殖技术和模式成熟,尤其是池塘养殖单产、技术水平较高。据统计,2018年全省水产养殖产量98.37万t,其中大宗淡水鱼养殖产量81.68万t,占全部养殖产量的89.88%,其中,鲤产量23.94万t,排在第一位,其他品种依次为鲢20.99万t,草鱼14.67万t,鳙14.31万t,鲫5.73万t,鳊、鲂1.20万t,青鱼0.84万t。郑州综合试验站自2008年依托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进入体系以来,在首席及各功能研究室岗位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在省、市、县渔业主管部门和示范县技术骨干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围绕体系重点任务,结合本区域渔业实际,突出重点,在示范应用和产业推广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河南渔业转型升级、产业竞争力提升、引领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推动渔业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机制创新发挥了较大的支撑作用。

一、技术集成示范与产业推动

(一)引进示范新品种新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加快了本区域渔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了产品竞争力,促进了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引进示范新品种

郑州站依托体系岗位科学家成果,十年累计引进养殖新品种8个,苗种3574万尾、可繁育亲鱼300组、后备亲鱼3万尾,其中:长丰鲢水花1610万尾、可繁育亲鱼300组;福瑞鲤乌仔150万尾、4个家系各1万尾;异育银鲫“中科3号”水花80万尾、乌仔75万尾、异育银鲫“中科5号”30万尾;松浦镜鲤夏花24万尾、松浦红镜鲤20万尾、抗KHV鲤8万尾;长丰鲫水花700万尾、夏花24万尾;快速生长草鱼新品系800万尾;团头鲂“华海1号”鱼种1万尾、易捕鲤后备亲鱼2000尾。

2.建立扩繁基地

建立福瑞鲤、长丰鲢、松浦镜鲤三个扩繁基地。2012年以来在体系岗位科学家董在杰研究员的支持下,引进福瑞鲤4个可繁家系各1万尾,2014年在商丘市建立了扩繁基地,投入繁育。至2018年累计繁育福瑞鲤水花4亿多尾,推广到河南商丘、开封、郑州、洛阳、焦作等8个地市及辽宁、山东、内蒙等12个省、自治区。2016年,在岗位科学家邹桂伟的支持下,引进可繁育长丰鲢亲鱼300组,当年开始繁育,至2018年累计繁育水花2.8亿尾。2010年在岗位科学家石连玉的支持下松浦镜鲤引入河南,在郑州建立了繁育基地,累计繁育水花8000万尾。十年来新品种的推广面积达到8800ha。对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起到积极示范作用。

3.引进示范高效养殖技术

结合河南实际,探索出福瑞鲤、松浦镜鲤在河南地区主养周年养成、两年养成两种最佳养殖模式;异育银鲫“中科3号”主养和套养两种高效模式;长丰鲢大水面增殖和池塘套养适宜养殖模式等。新增效益1500万元以上。

新品种的引进、示范、优良新品种繁育基地的建立,有效地解决了本区域苗种供给问题,优化了养殖品种结构,提高了名优苗种覆盖率,促进了本省水产良种的转型升级和品种结构调整,满足了市场需求,促进了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开展新品种高效养殖技术及最佳养殖模式试验,对转变本区域传统养殖模式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本区域水产养殖由单一追求高产向减量增收、提质增效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探索生态循环水养殖新模式

在荥阳示范片黄河滩养殖基地,集成了体系多个新品种和多项新技术,如引进示范了长丰鲢、福瑞鲤、松浦镜鲤等品种及高效生态养殖技术,促进了养殖品种结构调整,提高了养殖效益;利用池塘环境生态设施与装备构建技术,开展池塘养殖环境多营养层次工程化构建技术示范;根据养殖池塘与生态湖模式特点,开展了生态养殖模式下养殖鱼类品质提升和疫病生态防控技术,通过生态沟、生态湖种植水生植物,池塘架设生物浮床等技术,建立了完整的池塘+生态沟渠+生态湖的循环水养殖模式,实现1333ha集中连片池塘循环水利用和养殖尾水零排放;同时提高了养殖品种的品质,创建了“黄河谷”等黄河鲤鱼品牌,通过合作社+基地+养殖户合作方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郑州综合试验站积极配合岗位专家,争取省市县等主管部门的支持,由当地政府的主导,针对郑州沿黄主产区池塘养殖区域性特点,完成了荥阳王村渔业示范基地规划相关工作,以荥阳示范基地系统功能复合构建为重点,优化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设施构建技术,推进完成区域性水产养殖规划,被列为体系“十三五”第一批核心示范片建设,开展“黄河滩涂提质增效型养殖模式示范”,助推荥阳示范片打造成国家级现代渔业示范基地。

(三)发展水产品深加工工艺,打造黄河鲤品牌

研发黄河鲤鱼深加工工艺,打造黄河鲤品牌,拉长产业链,拓宽销售渠道,保证黄河鲤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开展黄河鲤深加工工艺试验示范

自主研制出黄河鲤鲜鱼速冻工艺及自动生产线,利用液氮低温速冻技术,一条鲜活鲤鱼从刮鳞、去鳃、去内脏到速冻等18道工艺用时不足8min。工艺经过多次优化与改进,最大限度地保持了黄河鲤鲜活鱼口感风味,同时运用冷链物流配送,及时、保质、保量地供应市场,打破多年来黄河鲤鱼只能鲜活鱼供应的市场传统束缚,得到省内外知名餐饮企业的青睐,加强与国内知名餐饮企业合作,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如与阿五黄河大鲤鱼、黄河迎宾馆、福状元、西贝等建立了长期供货关系。

2.加大水产品加工研发力度,打造知名品牌

在保证速冻三去黄河鲤鱼供应的基础上,又研制开发了清蒸黄河鲤、红烧黄河鲤、麻辣黄河鲤、糖醋黄河鲤4种口味的熟制品,作为方便食品,经过几分钟加热,就可以上千家万户百姓餐桌,开拓了鲤鱼走向市场的途径。打造的“黄河金”品牌,在郑州、河南乡村甚至国内一些大城市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黄河鲤深加工的研发,极大地促进河南省大宗淡水鱼加工产业发展。为了最大限度保证加工产品的质量,企业加大质量安全控制,从原料产地着手,建立了667 ha的黄河鲤养殖基地,促进了健康养殖技术的推进与发展。

(四)开展病害预警与防治工作

配合岗位专家进行本区域大宗淡水鱼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及预警预报。根据调查统计,河南省大宗淡水养殖鱼类病害种类达60余种,按病原种类分为32种,其中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寄生虫病分别有6种、12种、2种、12种,每年因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亿元左右。加入体系后,在疾病防控岗位专家的支持下,每年开展重大流行病调查、分析,及时进行预警预报;通过示范应用岗位专家研制的疫苗、新型药物与制剂,大大减少了疫病的发生率,将病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如开展了草鱼活疫苗、三联灭活疫苗试验,中草药防病治病示范,推广应用光合细菌、EM菌、噬菌蛭弧菌、“Vc制剂”等微生态制剂,鲤鱼暴发性传染病病原——锦鲤疱疹病毒综合防控措施,保证了鲤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五)开展本区域大宗淡水鱼产业预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配合产业经济研究室及时提供示范县、示范片及监测户相关信息,共填报有效数据15000多个,为各级主管部门决策、技术人员科研、养殖户市场预测等提供信息和依据,为大宗淡水鱼类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六)开展大宗淡水鱼品质改善营养学调控的研究与示范

在岗位专家支持下,应用抗应激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按照1.5%~2%的比例投喂鲤鱼、武昌鱼,生长快,色泽鲜艳,抗病和抗应激能力强,耐长途运输,提高了鱼产品价值,扩大了销售范围。示范中草药添加剂6 t,面积20 ha。

(七)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示范

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示范,拓宽了渔业发展模式,提升水产品品质,提高渔业附加值。分别在荥阳、中牟、固始、淅川等地建立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通过稻+虾、稻+蟹、稻+虾+蟹+泥鳅等生态种养殖模式,创立了稻、渔产品品牌,显著提高了农、渔综合效益,为实现产业扶贫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二、示范基地的建设情况和对区域辐射作用

郑州站根据体系重点任务、河南省“十二五、”“十三五”渔业规划、区域发展布局及渔业发展实际,确定7个示范县,建立了7个核心示范区,17个示范基地,面积达到265 ha,技术辐射面积达到10000 ha。

针对每个示范片基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原有的产业基础及优势,对其重点试验示范任务进行规划与分工,保证了各项任务的顺利实施。如:商丘梁园区示范片重点开展福瑞鲤繁育及高效养殖示范、南阳宛城区示范片重点开展长丰鲢繁育及高效养殖示范、荥阳示范片以系统功能复合构建为重点,示范池塘生态工程技术、吉利区重点开展异育银鲫“中科3号”、“中科5号”、长丰鲫高效养殖技术试验示范、惠济区重点示范“黄河金”品牌的黄河鲤的深加工技术及高品质原料鱼基地建设。

建立的7个示范片、17个示范基地均分布在河南省渔业重点县内,都是当地渔业发展有代表性的区域,各具优势和特色,对当地渔业发展有较大辐射和带动作用。

三、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的创新推动

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作为郑州综合试验站的依托单位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利用国家体系建立的良好平台,与国家体系技术团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实现技术、人才互帮互用,极大地促进了基层科研院所的科研水平。体系试验示范的是国内最新的品种和最先进的技术,在体系的构架下,链接河南省各个渔业重点示范县和骨干合作社,把大量渔业人才纳入到体系工作中来,培养了一大批观念新、技术精、懂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员和新型职业渔民,提升了本区域水产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

四、面临的问题

(一)水产业与其他农业相比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基础设施投入相对较大,因此造成部分新技术推广示范过程中经费不足,加上缺少政府性的引导资金支持,影响了一些技术的推广进程。

(二)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新品种繁育基地、示范基地基础条件较差,特别是在物联网技术全面发展的当今,渔业发展严重滞后。

(三)近几年大宗鱼类价格持续低迷,养殖户微利或亏损,价低伤农,养殖户积极性受挫,很多养殖户不愿养殖大宗鱼类,养殖面积逐年萎缩,急需更多更好的大宗淡水鱼类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等提升产品竞争力,支撑产业持续发展。

五、加入体系后,转变了科研理念,由“谋一事”到“谋大势”,确立了郑州站 “科研产业化”的理念。

体系连接了产业发展的上、中、下游,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科研推广机制。郑州综合试验站,紧密联系和利用好国家体系搭建的技术平台,全方位加强与国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专家的合作,形成了国家+省院+基地+产业化的良好科研平台。促进了基层科研水平的提升,也促进了国家级专家团队技术成果的转化,对产业发展发挥了更好的作用。体系不仅为国家及专家提供了发挥技术优势的平台,也为基层科研单位加快技术进步提供了更大空间,对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猜你喜欢

示范片渔业新品种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青菜新品种介绍
山西进行渔业养殖“三区”划分
黄山区重点区域油菜景观示范片建设的思考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青菜新品种介绍
记不住的乡愁,更与何人说
湖南今年推广再生稻26.6万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