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38例临床分析
2019-01-05代伟刘永辉
代伟,刘永辉
(日照市莒县中医医院,山东日照 276500)
下肢血管病变属于临床糖尿病治疗的主要一种并发症,存在较高致残率和死亡率[1-2],此文研究了将自拟活血化瘀方和前列地尔联合治疗应用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入的38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以随机数字表法对该文分析的38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开展分组研究,实验组入组19例,男女比是 10:9,年龄取值在 40~75 岁间,中位年龄(58.54±5.32)岁;对照组入组 19 例,男女比是 11:8,年龄取值在 41~76 岁间,中位年龄(58.91±6.00)岁。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数据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所有入组研究患者血管踝肱指数均为0.9,经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提示发生不同程度的下肢动脉血管病变。
排除标准:存在有心力衰竭患者、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存在电解质紊乱患者。
1.2 方法
入组患者均实行注射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等对症干预,予以其适当运动和控制饮食等处理;对照组患者实行前列地尔单独治疗,每次静脉滴注2 mL前列地尔(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3022151),12次/d,且每日让患者用热水浸泡下肢,30 min/次,进行2周治疗。实验组患者实行自拟活血化瘀方和前列地尔联合治疗,前列地尔用法和用量与对照组一样,活血化瘀方包括丹参 20 g、甘草 12 g、赤芍 10 g、川芎 12 g、红花15 g、地龙15 g,以组方水煎液浸泡患者下肢,30 min/次,1次/d,进行 2周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以及计算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踝与肱动脉血压比值、右足背动脉血流量、左足背动脉血流量、临床治疗有效率合计值。经治疗患者间歇性跛行的行走距离增肌程度超过2倍,明显改善麻木感、静息痛,恢复正常的皮肤颜色和皮温视为显效;经治疗患者间歇性跛行的行走距离增肌程度超过1倍,稍微改善麻木感、静息痛,基本恢复正常的皮肤颜色和皮温视为有效;经治疗患者不满足有效和显效标准是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在SPSS 17.0 for Windows计算软件中输入38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涉及的数据,两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合计值用百分率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两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踝与肱动脉血压比值、右足背动脉血流量、左足背动脉血流量用(±s)形式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关注且计算两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合计值
数据计算显示,实验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合计值94.73%高于对照组的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合计值对比分析
2.2 关注且计算两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临床数据指标
数据计算显示,实验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干预前踝与肱动脉血压比值、右足背动脉血流量、左足背动脉血流量对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干预后踝与肱动脉血压比值、右足背动脉血流量、左足背动脉血流量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和实验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干预后踝与肱动脉血压比值、右足背动脉血流量、左足背动脉血流量对比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临床数据指标对比分析[(±s),cm2/s]
表2 两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临床数据指标对比分析[(±s),cm2/s]
注:a和参照组对比 P<0.05,b和干预前对比 P<0.05。
组别 踝与肱动脉血压比值右足背动脉血流量左足背动脉血流量实验组(n=19)干预前干预后参照组(n=19)干预前干预后0.71±0.22(0.99±0.11)ab 1.66±0.64 2.22±0.21)ab 1.69±0.51 2.32±0.22)ab 0.72±0.32(0.83±0.09)b 1.65±0.54 1.91±0.20 1.69±0.33(1.98±0.21)b
3 讨论
下肢血管病变属于严重的一种糖尿病并发症,特别是膝以下动脉病变,糖尿病是不在其他动脉硬化危险因素之内独立存在的一种诱发下肢动脉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糖尿病的脂类代谢异常和糖类代谢异常引发的血管内皮损伤、管腔狭窄、中小动脉硬化、局部缺血缺氧坏死等是疾病病理基础[3]。现代医学指出胰岛素血症、血小板功能异常、血液循环异常等是诱发下肢血管病变的关键,目前临床上西医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大部分都是以胰岛素等药物进行降血糖处理,但存在并不理想的临床效果,可能导致出现下肢缺血坏死等问题,促使患者需要截肢,严重威胁患者日后生活质量,为了显著降低患者的临床痛苦,医学研究中开始应用微创方式对血管内病变进行治疗,但因存在比较昂贵的费用,以及不能有效治疗高危患者,还存在较大截肢的概率[4],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法方法。因中医中药的自身特色,在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基本原则是活血化瘀,对病变位置实施中药煎煮、熬汤以及浸泡处理,可有效处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疾病。前列地尔属于以脂微球作为载体的一种前列腺素E1注射剂,脂化前列腺素E1分子,在受损血管位置存在容易分布的靶向特性,可对血小板粘附以及聚集进行有效抑制[5],降低高凝状态,可在血管平滑肌上直接作用,以便于改善微循环和扩张血管,是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治疗的常用药物。自拟活血化瘀方中,丹参存在祛瘀止痛、活血调经、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赤芍存在活血散淤、清热凉血的功效[6];川芎存在祛风燥湿、行气开郁、活血止痛的功效;地龙存在平肝清热、通络止喘的功效;甘草具有缓和药性的作用;红花存在散淤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联合以上诸药存在攻补兼施、寒温并用的作用[7]。
此次数据显示,实验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干预后踝与肱动脉血压比值、右足背动脉血流量、左足背动脉血流量、临床治疗有效率合计值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和实验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干预踝与肱动脉血压比值、右足背动脉血流量、左足背动脉血流量对比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自拟活血化瘀方和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用于临床护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和前列地尔单独治疗进行对比展现更具价值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