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月援疆路 一生援疆情

2019-01-05罗文娟

兵团工运 2018年11期
关键词:四师附院眼底病

□罗文娟

2018年4月2日,我们三人经过自愿报名和组织选拔,光荣地组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第一批援疆医疗队”,飞跃关山万里,来到新疆伊犁兵团第四师医院,开始了我们的援疆工作。

有一份使命,就有一份担当。三个月援疆,我们满怀“为青大附院争光”的豪情,视四师医院为第二故乡,新技术助力新项目,小援疆实现大作为。在实干创新中争创一流、在真情奉献中树立形象。

初来乍到,医疗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不能简单地一个猛子扎进去,看病开刀下医嘱。经过一周的仔细观察,了解情况,我们三人因地制宜地根据各自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援疆工作计划。医院领导对我们的工作计划予以了充分肯定和重视,带领各职能部门到三个科室落实工作部署,开通绿色通道购买欠缺的仪器设备,支持我们工作开展。

在眼科方面,经过仔细研究,我发现伊犁河谷眼病有着自己的发病特点,由于饮食有偏重油盐和以高脂膳食为主的特点,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较高,糖尿病和高血压相关性眼底病高发;由于自然环境日照强,因此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眼底疾病的发病率也较高。针对这些发病特点,需要重点加强眼底病内外科建设。

在心内科方面,本着四师医院要求和心内科实际情况,以协助建设国家级胸痛中心为主要工作目标,通过调研,提出了构建师团联动全覆盖、精准化、信息化兵团特色的胸痛中心模式,具体实施从科内、院内和团场医院培训开始,同时优化急性心梗介入治疗,在心内科目前介入优势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在内分泌科方面,根据伊犁地区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发病的特点,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高发,与其他相关科室联合诊疗较多,且科室年轻医师较多,利用多种形式规范诊疗,加强多学科诊疗,促进学科发展。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里,我们具体从以下五个方面实施了援疆工作计划。

第一,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开展一些四师医院还没有开展的新项目,或者开展了但技术还不够精细的项目,提升了相应科室的医疗水平。

我在眼底病内外科建设方面开展了两项新技术,眼底病外科方面,开展了可以治疗大多数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在眼底病内科方面,开展了治疗大多数黄斑疾病的抗VEGF药物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

心内科:在院领导大力支持下,顺利有序地开展了师团联动全覆盖、精准化、信息化兵团特色的胸痛中心建设,以血栓抽吸、药物预处理和球囊预处理三部曲优化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手段,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救治时间。

内分泌科,与眼科、乳甲外科、超声科、病理科、普外科、产科等科室开展MDT多学科诊疗活动。

第二,通过教学查房、讲课、演示、培训等多种方式,让更多的医务人员得以分享我们的知识和技能。

患者为罗文娟(左二)送来锦旗。

医院安排我们每人在全院范围内做过一次业务培训,在科室内,我们坚持每周一次业务讲课,三个月下来,共培训和讲课30余次。我们还在各自学科的伊犁地区年会、兵团年会和学习班上代表青大附院和四师医院进行学术讲座,受到了业界同道的赞赏,扩大了两院在伊犁地区的学术影响力。

心内科:从心内科开始,推广到全院,全部团医院,进行2015版AHA心肺复苏培训,并实际演示,规范胸痛中心心肺复苏操作,收到良好效果,3月来进行科内培训4次,院内培训3次,团医院培训11次。

第三,通过帮助申报课题、撰写和修改学术报告等手段,培养提高各科室年轻医生的科研和写作水平。

心内科围绕胸痛中心建设和急性心梗救治,从抗血小板药物和兵团胸痛中心构建两点出发,设置完成两项课题,在心内科医生帮助下,已完成书写,待申报。有望申报四师卫生局和兵团卫生局课题各一项。

内分泌:指导科室年轻医生针对伊犁地区多民族妊娠期糖尿病及甲状腺疾病设计临床研究课题,积极申报兵团级及自治区课题。指导科室年轻医生制作病例汇报幻灯片,参加各种病例汇报演讲比赛。

眼科:针对新疆地区多民族聚居、糖尿病、高血压高发的地域特点展开相应的临床研究课题“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汉族人口糖尿病眼病的不同发病特点分析”。在医务处组织的糖尿病眼病MDT小组病例讨论活动中,指导科室年轻医生制作病例汇报幻灯片,通过逐字逐句的修改和指导,提高了年轻医生的专业写作水平。

第四,发挥青大附院坚强后盾的作用,通过远程会诊、人员进修、短期帮助等形式把青大附院的技术经验带给四师医院。

在临床工作中,有时会遇到复杂疑难的病例,我们会把病例的图文资料通过网络发给科室的同事,实时沟通,进行远程会诊,帮助患者找到最佳治疗方案。青大附院组织相应专业的学术研讨会,我们也会牵线搭桥,帮助四师医院相应科室医师参加会议,进行学术交流。

第五,通过我们的言传身教,激发广大医务人员尤其是处于上升阶段的年轻医师主动学习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经过三个月的密切合作和精心打造,眼科眼底病内外科的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眼科年轻医师已能独立进行眼底病内科的所有操作。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OCT等检查分析到视网膜激光光凝和YAG激光光凝操作,以及我们新开展的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药术。在眼底病外科方面,也能进行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的部分操作。

我们带领眼科和内分泌科成立的糖尿病眼病MDT多学科诊疗小组,从病人的血糖血压肝肾功能等全身情况控制到相关眼病的预防、筛查、诊治、随访,建立了一套全方位的规范的诊疗流程,大大方便了糖尿病患者。

内分泌科还与乳甲外科、超声科、病理科合作开展了甲状腺癌MDT活动;与普外科等外科手术科室开展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合作

在院领导和心内科同事密切合作和辛勤工作下,胸痛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师团联动全覆盖、精准化、信息化兵团特色胸痛中心构建基本完成。介入治疗方面,心内科介入医生已经掌握血栓抽吸和预处理的操作,提高了学科竞争力。

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援疆不只是付出,更多的是收获。

选择了援疆,虽然抛家舍业远离原本舒适安逸的生活,但是比起那些“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兵团人,比起几十年如一日在这里艰苦奋斗的边疆干部职工,我们的付出显得是那么地微不足道,反而得到的却更多。

一是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新疆之行让我认识到各个民族不同的特点,亲身体验了少数民族的风俗,同时领略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疆作为祖国领土的一部分,其神圣不可分割的重要意义。

二是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在不同于内地的医疗环境下处理各种专业问题,迫使我们不停地学习,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四师医院任命我们为科室副主任,从不同的角度处理行政事务,也锻炼了我们的管理和协调能力,这些都是我们人生成长中的重要一课,它是一种生活的积淀和人生的历练。

三是结交朋友,丰富人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到新疆伊犁,不仅有缘认识了万里之外四师医院的领导、同事以及当地的很多朋友,同时也与众多来自江苏镇江的援疆专家们成为好友,我们都是四师医院大家庭的一员。

最后,我要感谢青大附院培养了我们,又给我们提供了援疆工作的机会,更要感谢四师医院敞开胸怀接纳了我们,给了我们施展才华的平台。是崇高的事业,让我们坚定信念;是强大的后盾,让我们充满力量;是家人的支持,让我们倍感温暖;是四师的关怀,让我们张开翅膀!

三个月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伊犁已是我的第二故乡,愿友情的桥梁载着你我,越走越远;愿四师医院的明天,更大更强;愿四师医院和青医附院的情谊,源远流长!□

猜你喜欢

四师附院眼底病
专家集体跳槽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激光光凝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眼底病的疗效及对视力的影响
《图说小儿眼底病》一书出版
《图说小儿眼底病》一书出版
细节护理对眼底病患者的实施效果及对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的作用
央视《大手牵小手》栏目组牵手新疆建设兵团第四师
教师具备的“四师”
“中国流动科技馆”兵团巡展(四师站)
Making Cities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