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急性肾衰伤患者的预后研究
2019-01-05刘丽檀周洁平王宝民
张 于,刘丽檀,周洁平,王宝民
(唐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北 唐山 063000)
围手术期急性肾衰伤是手术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并发症具有危重性的特点,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尿量急剧减少,体内的代谢产物能够发生堆积,并且患者的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均处于紊乱状态[1]。围手术期急性肾衰伤的发生率与患者的手术难度有关,患者手术难度越高越复杂,患者合并基础疾病越多、原发病病情越严重,患者发生围手术期急性肾衰伤的概率就越高。围手术期发生急性肾衰伤的患者,手术费用和治疗费用会明显增加,并且患者的病死率相对较高。因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临床医师应格外注意急性肾衰伤的发生,如何降低急性肾衰伤的发生率,已经成为外科手术医师所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也是临床医学中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探究围手术期急性肾衰伤患者的预后,现将探究结果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符合围手术期急性衰伤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患者的病例治疗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围手术期急性肾衰伤患者的预后进行总结。其中,男40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51.25±5.66)岁,女40例,年龄20~77岁,平均年龄(50.99±5.84)岁。
入选标准:①患者的肾脏功能在48小时发生迅速衰退;②经过检测患者的血清肌酐值上升程度超过26.5 μmol/L;③患者的尿量少于0.5 ml(kg·h)。
排除标准:①排除肾移植患者;②患者的住院时间不超过24小时;②排除存在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
急性肾衰伤患者分级:患者的急性肾衰伤分级根据全球肾病预后组织制定的急性肾衰伤进行判断,主要分为三期:急性肾衰伤Ⅰ期:血清肌酐值增加超过26.5 μmol/L,或者增加基线值在1.5~1.9倍;急性肾衰伤Ⅱ期:血清肌酐值增加基线值在2.0~2.9倍;急性肾衰伤Ⅲ期:血清肌酐值增加基线值在3倍以上。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均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手术均能够顺利实施。手术过程中应有效预防患者发生急性肾衰伤,合理控制患者的血压,针对合并高血压基础疾病的患者,应给予降压治疗,同时,手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必要时可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使患者的肾脏血流量得以改变,并能够使肾小球过滤率得到增加,进而使患者的尿量得以增加,降低患者发生急性肾衰伤的概率。应密切对患者的体液进行管理,避免患者体液输出过多,同时,应避免患者患者体液增加,体液增加能够使患者发生急性肾衰伤的概率得到增加。手术过程中应注意对患者的心脏进行保护,并使用激素等药物降低患者发生急性肾衰伤的概率。
1.3 观察指标
并对围手术期急性肾衰伤患者的预后进行总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围手术期急性肾衰伤
参与本次实验的80例患者中,34例患者发生围手术期急性肾衰伤,发病率为42.50%,急性肾衰伤Ⅰ期患者10例,急性肾衰伤Ⅱ期12例,急性肾衰伤Ⅲ期患者12例。
2.2 急性肾衰伤患者的分期以及预后
患者的急性肾衰伤分级越严重,患者的完全恢复率越低,急性肾衰伤Ⅲ期患者的完全恢复率与急性肾衰伤Ⅰ期、急性肾衰伤Ⅱ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急性肾衰伤患者的分期以及预后 [n(%)]
3 讨 论
相关统计显示,急性肾衰伤的发生率在5%到20%左右,手术是引起急性肾衰伤的主要因素,其中心胸外科,心内科以及神经外科发生急性肾衰伤的概率相对较高,急性肾衰伤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病死率,通常病死率将超过30%[2]。
急性肾衰伤与患者的免疫机制、手术时间、年龄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围手术期给予患者相应的处理措施,例如,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例如,血压、体温等,需要使用降压药物控制患者的血压,另外,手术过程中可以使用去肾上腺素降低失急性肾衰伤的发生。应对患者的体液进行有效控制,防止体液过多,使患者的机体体液负荷较高而导致急性肾衰伤的发生,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疾病,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并应注意手术相关细节,同时应用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使患者发生急性损伤的概率得到降低[3]。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急性肾衰伤是围手术期一种常见并发症,通过对急性肾衰伤进行早期诊断,急性肾衰伤分级越低患者预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