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性因素的探讨

2019-01-05林春敏殷如何冬梅

医药前沿 2019年4期
关键词:差错医护医嘱

林春敏 殷如 何冬梅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吉林 长春 130031)

由于老年患者以上的生理、疾病谱特点决定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具有他们的特殊性,即一人多种药。因此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性是临床工作中一个难题。而护士是药物治疗的实施者和监护者,她们有着很大的责任。本文现总结影响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的相关因素,为制定或细化老年患者安全用药标准或规范提供参考和依据。

1.医护自身素质对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影响

1.1 医护对药理知识的掌握

医护要提高用药能力,应掌握包括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两方面的相关知识[2]。同时要准确掌握老年患者常用药的药名、用法、时间、剂量、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的按要求合理用药,才能给患者正确的用药指导,从而保证疗效、保证安全。

1.2 医护能否严格执行用药的操作规程

在给患者用药的始终,包括取药、保存、配置、发药等过程必须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口服用药给药到口、静脉给药现用现配,坚决落实操作规程,才能杜绝配错药、发错药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1.3 医护的用药指导能力

在现代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中,沟通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有研究显示,临床上80%的护患纠纷是由沟通不良造成的[3]。较好的沟通能提高患者对护士的认可、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而用药指导就是与患者沟通的一部分,专业的用药指导可以让老年患者按时按量的用药,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1.4 医护对老年患者服药能力评估对用药安全性的影响

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听力、视力、记忆力和阅读能力均下降,以及对药物的耐受力也下降,医护只有做很好的评估,才能正确判断其服药能力,才能很好的对用药进行监督和监测,从而杜绝错服、漏服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2.老年患者自身对用药安全性的影响

2.1 老年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增加用药安全的风险性

老年患者随年龄的增长各系统的器官和组织发生很大改变,尤其心、肝、肾、眼等重要器官,即发生多器官的疾病。一项调查显示[4]在老年患者中,有3种以上疾病的占60%,2种以上的高达87%。因此使老年人合并用药较多,进而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增加。老年人不良反应较青壮年多2~3倍[5]。不良反应的增加就增加了用药安全的风险性。

2.2 老年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马国辉[6]于2011年对北京积水潭医院干部门诊患者1032例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有20.9%的受访者会改变医师交代的用法用量;37.2%的受访者会漏服药品;16.7%的受访者会忘记自己是否已经服过药;7.8%的受访者会自行选择药品服用;而不知道用法用量时咨询药师的仅占3.9%。由此可见,老年患者所患疾病及合并用药品种多,对于药品的使用存在误区,对用药的依从性较差,进而影响老年患者用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3.医护耦合性差错影响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性

医护耦合性差错是与医嘱正确与否密切相关的一类护理差错。护士应该执行正确的遗嘱及正确的执行医嘱。然而调查显示,37%护理人员不能正确对待医嘱中存在的问题,12%护理人员即使医嘱错误,也会按医嘱执行[7]。从而导致医护耦合性差错[8]。面对老年患者生理病理的特点,在用药的剂量、种类等方面应该有它的特殊性,发现医嘱错误应及时与医生沟通才会保证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

综上对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性的相关因素的探讨,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降低或杜绝老年患者用药的不安全性。

(1)加强对医护在药学知识方面和临床沟通技巧及能力的培训。

(2)加强对医护对老年患者常见疾病及病理生理知识的培训。

(3)针对不同的老年患者采用不同形式的用药指导方案,提高患者对用药的依从性。

(4)医护对有异议的医嘱及时与医生沟通,避免医护耦合性差错。

(5)对老年患者用药要遵循品种宜少不宜多,剂量易小不易大,服药时间宜短不宜长的原则合理规范用药。

(6)如条件允许开展药师咨询门诊,为广大患者提供专业的用药咨询。

猜你喜欢

差错医护医嘱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