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衣原体肺炎发病特点与防治分析
2019-01-05郑国龙姜小伟张春雷马文元
郑国龙 姜小伟 张春雷 马文元
(河北省隆化县农牧局068150)
当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餐桌上的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而猪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对于其安全系数老百姓很关注,文章主要介绍衣原体病病原菌及其防治措施。
1 猪衣原体病原
衣原体是一类具有滤过性、严格细胞内寄生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类似立克次氏体的一类微生物。目前,较重要的衣原体有4种,即沙眼衣原体、鹦鹉热亲衣原体、肺炎亲衣原体和牛羊亲衣原体。其中,鹦鹉热亲衣原体在兽医上有较重要的意义,可致畜禽肺炎、流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是猪衣原体病的病原[1]。
2 流行病学
猪衣原体的易感群体可以说在各品种及各年龄段的猪群中都有感染几率,值得一提的是,妊娠母猪和幼龄仔猪相对别的种类和年龄段来说感染几率更大。而该病的传染源是发病猪和隐性带菌猪。还有常被大家忽略的是几乎所有的鸟粪都可能携带衣原体。而绵羊、牛和啮齿动物携带病原菌都可能成为猪感染衣原体的疫源。如果饲喂猪群的水源及饲料被患病动物及隐性带菌动物的粪便、尿、乳汁、胎衣、羊水等污染后,可直接经过消化道途径感染,还可以经呼吸道感染,由飞沫和污染的尘埃传播,当雌雄动物进行交配也会成为该病的传播途径;蝇、蜱通常扮演着传播媒介的角色。该病不成明显的季节性爆发,有地方流行性的趋势。猪场常常由于引种不安全而发生此病,及时治愈后的康复猪也会长期带菌排毒。
3 猪衣原体肺炎
表现为肺水肿,表面有大量的小出血点和出血斑,肺门周围有分散的小黑红色斑,尖叶和心叶呈灰色,坚实僵硬,肺泡膨胀不全,并有大量渗出液,中性粒细胞淋漫性浸润。纵膈淋巴结水肿,细支气管有大量出血点,有时可见坏死区。
4 防治措施
对于该类疾病,养殖者应遵循防大于治的原则,日常养殖环节做好预防工作,在很大意义上能防患于未然。
4.1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预防衣原体肺炎等疾病首先应注重猪群饲养管理水平的提升,给予猪群特别是妊娠母猪群营养物质丰富的日粮,充足洁净的饮水,保持好圈舍内的温湿度平衡及圈舍内的通风换气,减少环境对猪群产生的应激作用,全面提升猪群抗病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仔猪还要做好护理工作,从出生就要注重护理,及时擦干身上的黏液,确保吃上并吃足初乳,同时还要细心观察仔猪的精神状态,保证其健康成长,全面提升抵御疾病的能力[2]。
4.2 制定卫生消毒计划
养殖人员一定要注重圈舍内外环境的整洁、干净,派专人负责,每天定时清扫圈舍内外的杂物、粪便等,保证猪群生存环境整洁,并养成习惯,减少清扫给猪群带来的应激作用,同时根据防疫相关要求,结合自己实际的养殖情况,制定合理长效的卫生消毒计划,并严格执行,使用高效、低毒的消毒药在圈舍内交替使用,既可以有效杀灭病原菌,破坏其传播途径,还不会产生耐药性,有助于防疫工作的有序开展,防止鸟类及其他异种动物进入养殖区内,防止交叉感染。
4.3 坚持免疫接种
对于猪群来说,及时有效的免疫接种是保证猪群健康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免疫接种计划,并严格执行,达到养殖区内百分之百的免疫率,并采购正规疫苗厂家生产的疫苗,在有资质的兽药店购进,按照操作说明合理使用,不能图一时便宜选择劣质疫苗,也不能私自加大疫苗使用量,保证购进疫苗渠道正当、疫苗使用操作正确,确保免疫接种发挥最大的作用[3]。
4.4 生物安全
禁止养殖场区内携带或养殖异种动物及动物性产品,还要注重卫生安全,养殖区内净道污道分开,在大门口有给外来车辆和人员消毒的消毒池及消毒间,禁止外来人口随意进出养殖区,注重病死动物及胎盘、胎衣等的无害化处理工作,争取将可能传播疾病的因素规避[3]。
4.5 治疗
一旦猪群中出现异常,需要立即进行隔离,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一旦出现病死猪,需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将饲喂用具进行彻底消毒,治疗时需首先四环素,也可用金霉素、土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氧氟沙星等。患病新生仔猪,可肌肉注射1%土霉素,1ml/kg体重,1次/d,连用5d。仔猪断奶或患病时,注射含5%葡萄糖的5%土霉素溶液,1ml/kg体重,连用5d。
5 小结
猪衣原体引发的肺炎成为很少幼畜发病的主要类型,养殖者需要在平时养殖中注重对猪群的细心观察,做好日常防护工作,保证充足的营养,全面提高抗病力,争取将衣原体肺炎消灭在萌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