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鹅巴氏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2019-01-31李浩然刘晓涵姜承源褚家宏王慧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氏杆菌琼脂企鹅

李浩然 刘晓涵 姜承源 褚家宏 王慧*

(临沂大学农林科学学院动物医学系276005)

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引起的多种动物和人的重要共患传染病的总称[1]。多杀性巴氏杆菌属于巴氏杆菌科(Pasteurellaceae)的巴氏杆菌属(Pasteurella),是一种两端钝圆的短杆菌或球杆菌,不形成芽孢,无鞭毛,不运动,兼性厌氧,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瑞氏染色镜检菌体可见典型的两级着色,该菌抵抗力一般,阳光直射或高温可将其杀死,一般消毒剂在低浓度下也可将其杀死。

多杀性巴氏杆菌最早由Pasteur发现[2],在2000年以前,我国关于家禽巴氏杆菌的发病报道较多见[3],主要集中于家禽,但这之后的相关报道较少,而由企鹅源性的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感染引起的死亡病例更不常见,本试验通过对企鹅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对今后更好研究该病原奠定一定基础,并通过药敏试验对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和用药治疗提供参考。

1 试验器材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病料来源

2018年4月临沂市某水族馆2只企鹅发病,其中1只死亡。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病企鹅体温升高达43℃以上,一改往日的活跃现象,精神沉郁,羽毛凌乱,腹泻情况严重,食欲减退或废绝,行走缓慢无力,排灰绿色粪便,粪便中含少量血液。剖检主要病理变化表现为皮下、呼吸道、消化道、腹腔黏膜和脂肪有出血点;心包增厚,内有大量淡黄色积液,心外膜有出血点;肝脏肿大,呈紫红色,表面有灰白色针尖状坏死点;十二指肠黏膜充血、出血,肠内容物中含有血液,黏膜红肿。

1.1.2 培养基及试剂

普通营养琼脂(购自北京陆桥技术有限公司)、THB培养液(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半固体培养基(购自北京陆桥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哥伦比亚培养基(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三糖铁培养基(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有限公司生产),巴氏杆菌生化常规微量鉴定管(购自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疫检验所)、瑞氏染色液、革兰氏染色液等。

1.1.3 药敏试验纸片

新生霉素、庆大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青霉素、链霉素、氟苯尼考、环丙沙星、土霉素、呋喃唑酮等药敏试纸片均由本实验室制备。

1.1.4 试验动物

试验用7周龄健康小白鼠25只,购于临沂市卫生学校试验动物养殖中心。

1.2 试验仪器

手术刀;玻片;试管;酒精灯;镊子;接种环;培养皿;1ml注射器;FA2004N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制造2003年12月出厂);5ml注射器;电热鼓风干燥箱(山东龙口先科仪器公司制造2000年12月出厂);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420型电热恒温培养箱(山东龙口先科仪器公司制造2000年12月出厂);烧瓶;游标卡尺;恒温水箱(HS-3001上海康华生化仪器制造厂);高速台式离心机(TGL-16G,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超净工作台(SW-CJ-IF,苏州安泰空气技术公司制造2004年出厂);SA300PL普通光学显微镜(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生产;2001年生产)。

2 试验方法

2.1 病原菌分离鉴定

2.1.1 各种培养基的制备

按规格分别配制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血清半固体培养基、THB固体培养基(加入1.5%琼脂粉)、THB液体培养基、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三糖铁培养基按常规进行配制。营养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三糖铁培养基121℃灭菌30min,THB培养基与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121℃灭菌15min,倒入平板和试管,4℃放置备用。

2.1.2 病料涂片染色

取病死企鹅肝脏、心血、脾脏及纯培养物涂片,干燥,革兰氏染色。将抹片置于空气中自然干燥;火焰固定,将已干燥的抹片菌膜向上,在火焰上缓缓来回通过3次(用手背触及抹片反面,以不烫手为宜)。染色, (1)初染,在固定的抹片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染色1~2min,水洗。 (2)媒染,再加革兰氏碘溶液于抺片上,助染1~2min,水洗。 (3)脱色,用95%酒精滴于载玻片上脱色约30s。应将玻片不时摇动,至无色素脱下为止,水洗。 (4)复染,用沙黄染液复染1min,水洗。 (5)吸干或自然干燥。镜检观察;瑞氏染色:抹片固定好后,按涂抹点大小,盖上一块略大的清洁滤纸片,在其上轻轻滴加瑞氏染色液,至略浸过滤纸,并看情况补滴,维持不使变干;染色3min后,滴加与染液等量的中性蒸馏水,轻轻晃动玻片,使与染液混匀,经3min,除去滤纸片,直接用水冲洗,吸干或烘干,镜检[4]。

2.1.3 分离培养与观察

在无菌条件下,将肝、脾等病料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三糖铁培养基观察其生长情况,37℃培养24h后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并挑取单菌落无菌划线接种于THB固体培养基、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37℃培养24h,另挑取单菌落接种于THB液体培养基中,置于摇床,37℃培养24h,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2.1.4 运动性观察

将分离的细菌接种到THB琼脂平板上,37℃培养18~24h,挑取单个菌落穿刺血清半固体培养基,置37℃恒温箱中培养24h,观察其生长情况。

2.1.5 生化试验

用灭菌的接种针取血液琼脂平板培养物接种于生化常规微量鉴定管,置37℃恒温箱中培养24h,观察其生长发酵情况。

2.2 动物试验

取小白鼠30只,10只/组,2组试验组(高剂量/低剂量),1组对照组。高剂量试验组每只小鼠皮下注射THB液体培养基菌液0.3ml,低剂量试验组每只小鼠皮下注射THB液体培养基菌液0.1ml,对照组每只小鼠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1ml,观察小鼠死亡情况。

2.3 药敏试验

本试验采用药物纸片琼脂扩散法。药敏试纸选用滤纸,用打孔器打成直径6mm的圆片,经121℃15min高压灭菌后,于60℃下烘干备用。将滤纸片浸泡于配好的药液中,2h后取出,烘干,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2.3.1 菌液的配制

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接种环在酒精灯旁无菌挑取巴氏杆菌菌落1~2个,分别与3ml灭菌去离子水生理盐水充分混合制成巴氏杆菌悬液。

2.3.2 菌液的涂布与药敏纸片的放置

吸取THB液体培养基菌液,与生理盐水1∶1混合,配制200μl混合菌液,无菌涂布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中,室温静置2~3min,用镊子小心夹取药敏纸片紧贴于培养基表面,37℃培养12h后观察结果。

2.3.3 药敏试验判定标准

培养24h后取出培养基,测量抑菌圈的直径大小。抑菌圈的边缘以肉眼看不到菌菌落明显生长为限。按照抑菌圈直径的大小判断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一般抑菌直径<10mm为耐药;抑菌直径10~15mm为低度敏感;抑菌直径15~20mm为中敏;抑菌直径≥20mm为高敏[8]。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涂片染色结果

组织触片或培养物涂片,革兰氏染色、观察,镜检,发现密集的两极浓染、革兰氏染色阴性的短杆菌,疑为巴氏杆菌;瑞氏染色镜检,可见两极浓染卵圆小杆菌。符合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形态特征。

3.2 细菌分离培养结果

在THB培养基上可见约2~3mm的光滑、隆起、灰白色、半透明、露珠样不溶血的小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平板培养基上无明显菌落生长;三糖铁培斜面养基的斜面和底面都变黄,产气。从平板上挑起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革兰氏阴性,可见两端钝圆、两极浓染的椭圆形小杆菌,疑为巴氏杆菌。

3.3 运动性观察结果

一种菌在半固体血清培养基中细菌沿穿刺线生长说明,该菌无运动力,疑为巴氏杆菌。

3.4 生化试验结果

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其符合巴氏杆菌特征。

表1 疑为巴氏杆菌生化反应结果

3.5 动物接种试验结果

接种后第12小时,试验组小鼠出现明显的精神沉郁等症状,对照组小鼠无明显变化。高剂量试验组小鼠接种后18h内全部死亡;低剂量试验组小鼠接种后24h内全部死亡,对照组小鼠健康存活。将致死小鼠逐一解剖,可见典型败血症症状,特别在皮下及肝、脾等脏器有明显出血点,对照组小鼠无明显出血症状。取致死小鼠肝、脾及血液涂片并用姬姆萨-瑞氏染色,均可见两极着色的短小杆菌。

3.6 药敏试验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分离菌巴氏杆菌对氟苯尼考、环丙沙星、氨苄西林等高敏;新霉素、呋喃唑酮、庆大霉素等中敏;青霉素、链霉素等低敏;对阿莫西林、土霉素等耐药。

表2 巴氏杆菌对药物的敏感情况(mm)

4 讨论

(1)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和疾病治疗中超量不当使用抗生素,细菌极易对一种甚至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并且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出现了多重耐药菌株且耐药菌株广泛传播的局面。该水族馆出现该疾病后,曾用多种常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治疗,但疗效甚微。试验结果也表明,分离出的病原菌对临床常用药物如链霉素等均表现出高度耐药性,且已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和经济效益,为临床上治疗巴氏杆菌病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切勿滥用抗生素,并且有必要在使用抗生素前最好先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抗生素,按该药的常规剂量和疗程使用[16],为了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临床上应交替使用敏感抗菌药物。

(2)多杀性巴氏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该水族馆企鹅发病,可能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场所及饮食方面等多方综合原因引起。故在饲养管理时,应加强饲养环境消毒,尤其对饲养用具,彻底消毒,杀灭病原微物,减少感染疾病的途径,对企鹅活动的区域的护栏等设施认真修整,防止尖刺和铁丝尖刺伤企鹅。

(3)目前我国出现的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多为禽源,以禽霍乱为主,由于我国不是企鹅的主要饲养国家,主要针对特定场所用于观赏,所以全国企鹅源性的巴氏杆菌报道几乎没有,当前,防治该病主要困难为抗生素滥用现象日益严重及饲养环境逐渐恶化,所以,加强平时饲养管理是防治本病的重中之重,加强平时管理要注意市场通风、定期消毒、适时扩群。加强免疫,针对禽霍乱,除特定疫苗外还可以使用蜂胶苗,在产蛋前1~2周使用,并配以抗生素的使用,本文通过药敏试验可以发现,分离自企鹅体内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对氟苯尼考、环丙沙星、氨苄西林等高敏;新霉素、呋喃唑酮、庆大霉素等中敏;青霉素、链霉素等低敏;对阿莫西林、土霉素等耐药。因此,除加强管理,及时免疫外,还要根据药敏试验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切勿滥用抗生素,可有效防治本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氏杆菌琼脂企鹅
琼脂基环保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
消除国产琼脂磷酸盐沉淀的工艺优化及设计
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羊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筛选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试论羊布鲁氏杆菌的综合防控措施
有效选择沙门氏菌培养基
小企鹅的成长
小企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