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综合防治技术

2019-01-05田永树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猪群猪瘟非洲

田永树

(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畜牧兽医局汤神庙动监所125300)

非洲猪瘟(Af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一直是我国重点防范的主要外来动物疫病之一[1]。2018年8月3日,我国辽宁省沈阳市发生首例非洲猪瘟疫情[2],曾一度引起养猪业的恐慌及兽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普遍认为非洲猪瘟一旦在我国广泛流行将给我国养猪业造成灾难性的打击。本文就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流行现状、诊断技术、疫苗研究、防控措施等进行简要概述,对正确认识非洲猪瘟、制定其综合防控措施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流行特点

非洲猪瘟病毒为双股线性DNA病毒,在自然环境中生存能力较强,但对氯仿等有机溶剂的抵抗力较弱,常见的氧化剂和消毒剂均可迅速灭活病毒。各种日龄和品种的家猪与野猪对非洲猪瘟病毒均易感,感染猪的血液、组织液和排泄物中均存在病毒。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钝缘蜱叮咬3种途径传播,猪场中一旦有猪只感染,极易在养殖环境中形成循环感染,迅速传染至整个猪群。

2 流行现状

非洲猪瘟最早于1921年在非洲东部地区率先流行,我国于2018年8月3日在辽宁省沈阳市被首次发现报道,非洲猪瘟在我国开始流行。据我国农业农村部网站公布的非洲猪瘟疫情信息显示,自2018年8月至11月初,我国辽宁省、河南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天津市、山西省、云南省、湖南省、贵州省、重庆市共计14个省先后发生非洲猪瘟疫情,非洲猪瘟在我国已呈区域性、散发性流行趋势,其流行状况已不容小视。

3 诊断技术

3.1 临床诊断

非洲猪瘟感染后引起的临床特征因病毒毒力和宿主体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根据临床特征的严重程度不同可分为超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超急性型一般尚未表现出临床特征即死亡,死亡率达100%。急性型一般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至废绝,体温在感染3~5d呈现稽留热性发热,体表皮肤出血、发绀,呼吸急促,一般在发病后7d内死亡,剖检病死猪可见淋巴结、脾脏、肾脏、心脏等内脏器官组织广泛性出血,淋巴结出血、水肿、切面呈大理石花纹状,脾脏呈黑紫色、充血、肿大,心内膜及外膜具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肝脏充血、肿大,肺部水肿、充血,胃肠黏膜、膀胱黏膜出血,亚急性型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类似于急性型,但病情较轻,病程持续时间较长,病死率较低,有的病例可逐渐恢复或转为慢性型。慢性型一般临床表现为发育迟缓,消瘦,波状热,体表部分皮肤具有红斑或溃疡,病死率较低,一般可逐渐康复但终生带毒。

3.2 实验室诊断

非洲猪瘟引起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和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丹毒、败血性沙门氏菌等疫病均十分相似,临床只能提供初步的诊断结果,确诊需借助实验室诊断。目前,非洲猪瘟实验室诊断方法可分为病原鉴定和血清学试验两大类,具体的诊断方法包括红细胞吸附试验、PCR、荧光定量PCR、LAMP等病原学检测方法以及荧光抗体试验、ELISA、胶体金试纸条等血清学检测方法,各级实验室可根据自身的试验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诊断方法[3]。

4 疫苗研究

自1921年非洲猪瘟开始流行以来,国内外研究学者一直在开展针对其疫苗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包括传统灭活疫苗、弱毒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缺失疫苗、核酸疫苗等,但由于非洲猪瘟病毒拥有针对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的复杂免疫逃逸机制,目前所有努力都未能研制出安全、有效、可应用于临床实际的疫苗[4]。

5 综合防控措施

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用于非洲猪瘟的免疫预防,也无理想的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做好以加强生物安全和饲养管理为主的预防措施和以无害化处理为主的扑杀措施是当前防控非洲猪瘟流行的关键。

5.1 加强宣传与引导

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微信等渠道全方位宣传介绍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流行现状、传播途径和防控政策,正确引导全民对非洲猪瘟的认识和防范意识,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全社会共同防控氛围。

5.2 加强技术培训与技术储备

加强基层兽医人员对非洲猪瘟防控技术的培训,提高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对疑似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现、诊断、报告和处置能力,提升基层单位对疫情的防控能力。政府增加对非洲猪瘟新型诊断试剂和疫苗的研发投入,加强我国非洲猪瘟的技术储备。

5.3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

猪场应根据自身条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整的生物安全体系,猪场人员和车辆的出入、外围环境、内部圈舍、生产工具等均要进行严格消毒。做好灭蜱工作,防止蜱携带和传播病毒。猪群应按照品种、日龄、性别等进行分群隔离饲养,尽量采取“自繁自养”的养殖模式,如需要引进猪群,应严格消毒和隔离观察一定时间,待实验室检测确认未携带非洲猪瘟病毒后才可进入场区。

5.4 加强疫情监测

制定严格的监测方案,加大猪群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工作,准确掌握疫情发展状况,及时消灭潜在病毒。

5.5 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猪场日常饲养管理,保持猪舍内环境清洁、干燥,保证饲料营养物质均衡,加强猪圆环、猪蓝耳病等免疫抑制病的预防控制,逐步提高猪群的抗应激能力和抗病力。

5.6 应急处置

发现疑似疫情后应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待疫情确诊后应立即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疫点内猪群应全部扑杀,并对扑杀猪和被污染的饲料、粪污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场地、车辆、设备进行彻底消毒。封锁疫区,禁止猪或猪产品运入或流出疫区,谨防疫情扩散,做到“早发现、快报告、速诊断、严处置”。

6 结语

自非洲猪瘟以跳跃式的方式流入辽宁省后,全国的防控压力均异常严峻,当前我国非洲猪瘟防控的最终目标即是实现净化,需要政府与养殖单位密切协作,做好联防联控,加强疫情监测排查工作,一旦发生疫情立即启动应急机制,逐步实现我国猪群中非洲猪瘟的根除。

猜你喜欢

猪群猪瘟非洲
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及防范措施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An Uncommon Trip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中国家猫起源于非洲
猪群免疫抑制因素及应对措施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