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旋毛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9-01-05王楠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包囊佐剂猪只

王楠

(辽宁省海城市农业发展中心动物疫病控制服务中心 114200)

1 临床症状

若猪感染轻微猪旋毛虫病,一般来说临床症状都不会特别明显,只是会有轻微肠炎等现象出现;但若病猪的感染程度较为严重会出现拉稀、呕吐、厌食、烦躁、发烧等临床症状,且排泄出来的粪便中还会混杂血液。通常而言,猪旋毛虫病可分为2 大类型,分别是肠型(由成虫导致)与肌型(由幼虫导致),但对猪只造成危害的类型还主要是肌型(由幼虫导致)。一旦猪只的肌肉中有幼虫侵入会导致病猪出现急性发炎,体质消瘦、运动障碍、体温升高,且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咀嚼障碍、呼吸障碍,病猪基本不会出现死亡,但虫体会长时间存在于病猪体内。

2 鉴别诊断

基于大量的临床检验来看,若仅只依靠临床资料很难对猪旋毛虫病进行诊断,旋毛虫幼虫基本都不会随粪便排出,虽然会有个别宿主粪便中出现旋毛虫幼虫、旋毛虫包囊,但出现率较低,所以,不推荐采用粪便检查法来最短猪旋毛虫病。若疑似猪只出现猪旋毛虫病,可采用实验检查法来进行诊断。

(1)压片法。观察方式主要为肉眼观察,首先,在病死猪两侧的膈肌角取30~50g,并且撕掉肌膜;其次,仔细观察是否有半透明状的细白小点(旋毛虫幼虫包囊)散布在隔肌纤维间,小点的颜色要略微浅于肌肉,包囊通常的颜色为乳白色、灰白色、黄白色。若疑似猪旋毛虫病,可进一步采用压片镜检的方式:分别在肉样多处位置剪取麦粒般大小的肉粒(剪取数量为24 块),然后将其排列成2 行放置在载玻片上,在这块载玻片上再覆盖另一块载玻片,将其置于低倍显微镜下检查,重点看是否存在旋毛虫幼虫包囊。

(2)消化法。首先,采用机器来搅碎采集肉样;其次,为了能更好地分离出肌纤维中的幼虫,还可加入一定量的人工胃液,通常而言,每克肉样中加入胃蛋白酶(0.5g)、浓盐酸(0.7ml)、水(60ml);最后再开展镜检作业。

3 防治措施

3.1 养猪方法的改善

养殖经验表面看,若养猪场存在狗、猫、鼠等动物会大幅度提高猪旋毛虫病的发病率,有鉴于此,第一,务必要防止猪群食用已经被狗、猫、鼠等动物粪便污染的饲料。第二,养猪场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对鼠类进行扑灭,尤其是要切断猪群与鼠类之间的联系。第三,每天都要对猪舍工具间、饲料间、窗户、墙壁、隔栏等处进行打扫与除尘。与此同时,还要定期更换消毒液。为了能在最短时间内排出灰尘,清扫时要注意将门窗开启。此外,清理和消毒猪舍外的空地,频率控制在1 周/次,并且还要对场区植被与树木进行有效护理。若处于天气寒冷、气温较低的夏季,在确保猪舍内温度适宜的基础上还需要保证猪舍内的氧气充足、空气质量新鲜。

3.2 加强猪只健康检查

第一,饲养人员需要定期对猪舍内的猪只开展全面检查,重点检查猪只尿液、皮肤、体温、分泌物、蹄部、四肢、被毛等处,确保其身体健康无恙,检查频率可控制在2 次/d;一旦发现问题要准确判断,并且采取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第二,认真查看猪舍内的通风情况与温度高低,尤其是要观察猪只日常粪便、采食、饮水等是否正常。第三,注意密切观察猪只是否处于正常的精神状态,通常而言,病猪眼部分泌物较多、反应迟钝、疲倦乏力,而健康猪活泼好动。第四,对猪只的蹄部、被毛、四肢、皮肤等处进行详细观察,确保无异常情况。

3.3 免疫预防

有学者分别采用混合抗原、新生幼虫抗原、肌幼虫抗原、旋毛虫成虫抗原来对猪只予以免疫接种,并且通过福氏完全佐剂来进行乳化,结果表明,混合抗原的减虫率为97.84%,新生幼虫抗原的减虫率为66.13%,肌幼虫抗原的减虫率为82.34%,旋毛虫成虫抗原的减虫率为93.15%,由此可见,混合抗原与旋毛虫成虫抗原的免疫效果是最佳的,能达到较好的免疫保护性。有学者在猪只免疫接种过程中分别采用了蜂胶佐剂、成虫可溶性抗原、白油司班佐剂、FCA 佐剂,结果表明,蜂胶佐剂与FCA 佐剂均可达到较佳的免疫保护效果,但相对来说,无论是从免疫增强效果,佐剂市场销售价格,还是乳化程序,蜂胶佐剂最佳,存在较大的市场开发应用性。

3.4 加强生猪屠宰检疫管理

采取多种措施来对私屠乱宰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一旦查实,绝不姑息,切实防止旋毛虫病害的猪肉品出现在市面上。而政府市场监管单位还要指定专人专岗来具体负责监管工作,并且定期开展市场抽查活动,防止违法销售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包囊佐剂猪只
BC02 复合佐剂成分协同增强机体固有免疫应答的分析
共和县畜间包虫病防治效果调查报告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感染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疫苗中的“隐形守护者”
DC-Chol阳离子脂质体佐剂对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奶牛常见的贾第虫流行病学调查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提高装猪坡道装载效率的研究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