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皋市优质水稻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

2019-01-05江苏省如皋市下原镇农业服务中心226543

上海农业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如皋市种粮稻米

刘 丽 (江苏省如皋市下原镇农业服务中心 226543)

朱从海 施卫红 (江苏省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26500)

江苏省如皋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为42 666.67 hm2,平均每667 m2产量约为610 kg,总产量约为4×105t。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优质稻米的要求越来越高,伴随着市场需求的转变,如皋市优质稻米产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为促进如皋市优质水稻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笔者在总结分析江苏省如皋市优质水稻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以供周边地区参考借鉴。

1 如皋市优质水稻产业发展现状

1.1 优质食味水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目前,如皋市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主要有“南粳5055”“南粳9108”,而在2015年之前,这两个品种在如皋市的种植面积仅为5 333.33~6 666.67 hm2,且主要用于种植户自身食用;后来,由于这两个品种米质好、适口性佳、市场销路好,加工企业开始对这两品种进行单独收购加工,并对种植户实行优价收购,一般收购价比普通稻谷高12%~15%,种植户收益比种植普通水稻每667 m2增加180元左右,种植效益的提高,加快了“南粳5055”“南粳9108”的推广应用。据统计,2017年,如皋市“南粳5055”“南粳9108”的种植面积突破1.33×104hm2;2018年,两个品种的种植面积突破2.0×104hm2;2019年,两个品种的种植面积达2.73×104hm2,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64%。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为发展优质水稻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新型种粮主体迅速崛起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土地流转的加速,新型种粮主体迅速崛起,这些都为优质水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产基础。目前,如皋市种植面积在3.33 hm2以上的规模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共有296家,水稻规模化种植面积近6 666.67 hm2。这些新型种粮主体更注重稻谷的品质和生产效益,应用的水稻品种多为市场适销的优质食味水稻品种,同时,他们的生产设施、设备也较为完善,大多具有独立的仓库、晒场或烘干设备,能为加工企业提供品质稳定的优质粮源。

1.3 绿色保优栽培技术逐步规范

如皋市相关农业部门紧紧围绕绿色生产,大力推广保优栽培技术,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等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具体措施为:(1)通过精确管理、培育健壮秧苗,增强水稻抗性,减轻病虫害发生。(2)应用生物农药、性诱剂等开展生物防治。(3)增施有机肥、示范缓释肥,减少速效氮肥用量。(4)结合稻田综合种养,实行稻虾、稻鸭、稻蟹、稻渔、稻蛙共作,不施用化肥,开展生态种植。

1.4 稻米加工业较为发达

如皋市新成立了如皋市米业商会,拥有加工企业35家,且各企业均配备了色选、检测等设备,整个商会的年销售额在15亿元左右,大米销售量为3.0×105t,其中2018年优质食味大米销售量达 1.8×105t,广兴米业、如皋市百岁米厂等企业的优质大米销售量也均在2.0×104t以上。优质稻米产品在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和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倍受消费者青睐。

1.5 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如皋市拥有“苏皋长寿”“蒲塘”“百岁明珠”“千翠湖”“珍珠香”“雉状元”“福欣源”“梓韵”等大米品牌,其中“苏皋长寿”是区域公共品牌,年销售大米近3.0×104t。老稻区白蒲镇、东陈镇获得了江苏省“味稻小镇”称号。如皋市部分品牌多次在省市组织的“好大米”评选中获奖,“蒲塘”大米在2017年第十八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福欣源”大米在2017年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和江苏省农技推广协会组织的江苏好大米评选中,获得银奖;“福欣源”大米在2018年南通市农业农村局和粮食局组织的南通好大米评选中获得金奖。

2 如皋市优质水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产销衔接不够紧密

部分加工企业虽有自建的水稻生产基地,但面积不足,生产的稻谷不能满足加工要求,绝大部分加工的稻谷要靠小商贩在企业周边的乡村进行收购,但这样收购来的稻谷品种难统一,从而影响了稻米的加工品质和同一品牌稻米品质的连续性、稳定性。

2.2 高沙土地区土壤肥力水平有待提高

如皋市中西部地区的土壤类型以高沙土为主,土壤肥力水平低,有机质含量少,漏水漏肥现象严重,再加上该地区农民的种粮水平不及东部和南部地区,尤其在水稻种植管理上往往不到位,容易造成水稻生长后期早衰、籽粒灌浆不足。

2.3 缺乏知名的大米品牌

近年来,如皋市的大米加工企业因缺乏有效的组织,没有形成合力,各自为战,销量少、知名度不高、市场占有力低。同时,在“苏皋长寿”公共品牌建立后,也仅有广兴米业和中萃米业开始使用该品牌,全市尚未形成理想的公共品牌效应。

3 进一步促进如皋市优质水稻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优质水稻生产的组织领导

具体措施为:(1)如皋市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要为企业搭台,组织稻米企业到销售区开展展示展销、贸易洽谈,在提高现有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努力开拓新市场。(2)加强对如皋大米品牌的宣传,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好大米”评选活动,以提高如皋大米品牌的知名度。(3)引导企业共建“苏皋长寿”品牌,通过做大做强公共品牌,提高如皋大米的市场竞争力。(4)加强政策扶持,重点在水稻优质品种应用、商品化集中育秧、绿色防控、侧深施肥新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以稳定优质水稻的种植面积,促进优质稻米产业发展。

3.2 加强优质水稻新品种的引进、筛选、示范

以水稻品种展示基地为载体,广泛引进省内、外优质水稻新品种,筛选出适宜如皋市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并进行示范,以期为今后本地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技术支撑。

3.3 加强水稻保优栽培技术的集成和推广

具体措施为:(1)加强优质水稻集中育秧新技术的示范集成,确保培育适龄壮秧。(2)加强秸秆还田配套栽培技术的示范集成,在防治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土壤肥力。(3)加强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4)积极推广缓释肥、配方肥和侧深施肥技术,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尤其是在高沙土地区,要在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的基础上,结合畜禽粪污整治,增施人畜粪肥,提高有机肥使用水平,提高土壤基础地力。(5)制定优质水稻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实现优质水稻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3.4 加强产销衔接

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加工企业自建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对没有条件的企业,要引导他们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或普通农户签订产销协议,实行订单种植,做到优质优价,这样既解除了水稻生产者的后顾之忧,提高种稻效益,又确保了加工企业获得品质优良且稳定一致的加工货源。

3.5 加强加工企业的自身建设

具体措施为:(1)加强企业负责人队伍建设,帮助他们解放思想,转变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的观念,增强做大做强如皋优质大米的意识。(2)紧跟时代步伐,做好加工机械的改造升级,不断提升加工档次,以满足社会各阶层对优质大米的消费需求。

猜你喜欢

如皋市种粮稻米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河南省农户种粮获得感研究
如皋市抡好安全监管三板斧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飘香醉人时光
稻米香喷喷
爱的表白书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
曲径通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