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口蹄疫与炭疽的诊断与防疫

2019-01-05闵云龙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患牛饲养场炭疽

闵云龙

(青海省天峻县舟群乡畜牧兽医工作站 817299)

口蹄疫和炭疽都属于牛的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在实际生产中也都属于人畜共患传染病,牛一旦感染发病,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流行并扩散,对人类和牛群的健康产生很大危害。近些年来,牛群还有散在发生炭疽病的情况,其中流行性疾病并不多见,但口蹄疫在牛群中偶尔可见发病,所以在临床生产中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1 口蹄疫

口蹄疫的病原主要是口蹄疫病毒,是偶蹄动物可以感染发生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口蹄疫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如果感染口蹄疫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猛传播,一般2~3d 内就可造成整个牛群感染发病,而且偶尔可见人类感染发病的情况,对牛群健康状况产生严重危害。

1.1 流行情况

口蹄疫可以造成多种动物感染,发生自然感染的主要就是偶蹄动物,一旦被感染后动物会呈现长时间带毒和排毒状态。口蹄疫病毒主要在水泡及淋巴液中存在,疾病的传染源主要是带毒动物,而牛的消化道同样是传染常见的入口,皮肤和黏膜也能感染疾病,此外有的牛还能通过呼吸道接触而发生疾病感染。实际临床生产中,引起牛发病病毒类型不同,日常防疫制度不一样,而且牛只的健康状况也存在差异性,导致疾病流行形式表现不同。口蹄疫在冬季发病的情况比较多,但在每年春季发病会明显减少,夏季疾病的流行状态逐渐平息,患牛一般会有持续2~4d 的潜伏期,个别患牛会有长达7d 的潜伏期。

1.2 患病表现

感染口蹄疫的牛体温会升高至40~41℃,可见流涎表现,采食能力降低困难,观察其舌、齿龈都有水疱及粉红色溃疡面存在,而且在病牛乳房及乳头部位的皮肤上还可以发现有水疱存在,并且在很短时间内发生破溃而逐渐形成烂斑。给牛挤奶时可见其有疼痛表现,泌乳能力降低,从而会有继发乳房炎的情况。感染牛的蹄部也同样有水疱存在,但大多在于蹄冠和蹄叉间可见,如果牛蹄部被泥土、粪便等污染,会造成患部出现化脓和跛行的情况,感染严重的会出现蹄匣脱落的情况。临床中如果牛感染了恶性口蹄疫会导致心肌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一般会有20%~50%的死亡率,如果犊牛发生感染会有更高的死亡率。

1.3 防疫措施

饲养场一旦发生口蹄疫的流行,饲养者要在第一时间将疫情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并在指导下严格划定且封锁疫区。饲养场内出现的病牛及与病牛接触过的牛全部都要进行扑杀、深埋或焚烧的无害化处理。如果饲养场内贮存的饲料受到污染应及时废弃处理掉,牛的活动场地和使用的用具、车辆和圈舍等都要采取彻底消毒处理,通常使用2%的火碱水作为消毒剂。对于疫区内外的人和畜应严格禁止其随意流动,对于发病现场的工作人员应采用0.1%浓度的过氧乙酸对手部进行消毒。发病饲养场周围未感染的牛群也应尽快进行疫苗免疫,一般都是按照半年接种1 次的频率,连续免疫3~5年即可。

2 炭疽

牛感染炭疽的病原主要是炭疽杆菌,炭疽病属于家畜和野生动物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生产可见患病牛出现高热症状,观察发现其黏膜发绀,而且在天然孔有出血和血凝不良的特征性症状。炭疽在我国被相关部门列为二类疫病,同样可以造成人类的感染发病。

2.1 流行情况

牛感染炭疽一般呈散发形式,临床中流行性炭疽的病例相对比较少,但牛一旦感染发病后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继续蔓延。炭疽主要是在每年夏季雨后多发。一旦暴发过炭疽病的饲养区域会有炭疽杆菌芽孢长达30年生存在土壤中。所以,如果不对牛进行相应疫苗预防,牛群可能会出现每年都发病情况。患病牛排泄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天然孔流出的血液中都有大量病菌,在生产中属于比较危险的传染源。

2.2 患病表现

牛感染炭疽后一般会表现出最急性的病势,牛大多都是突然发病,随后表现狂叫、蹦跳倒地的症状,在呼吸方面出现困难,观察其结膜呈现紫色,而且肌肉不断地发抖,还可见牛的口鼻都混有血液的泡沫流出,还可见其肛门和尿道孔有黑红色血液流出,并且呈现不凝固状态。

2.3 防疫

目前我国每年春季都会定期给牛预防接种炭疽Ⅱ号芽孢苗或无毒炭疽芽孢苗,同时还要配合做饲养场相应的防疫消毒措施。如果饲养场内出现不明原因的病死牛,不能随意剖检,必须经过实验室检验,而且也不能随意食用。已经发生炭疽的牛场应尽快采取隔离封锁操作,及时将真实疫情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全场牛应逐头测温,体温比较高的患牛应进行及时的隔离观察处理,同时配合采用抗炭疽血清和青霉素加以治疗。

猜你喜欢

患牛饲养场炭疽
牛瘤胃积食诊断及综合防治
炭疽是什么?如何预防?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下)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上)
牛昏睡嗜血杆菌病与疥螨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试论肉牛病毒性腹泻流行现状及诊断防控
刍议牛腹泻的病因及防治举措
浅谈动物饲养场标准化生产
猫和鸡
我在干校饲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