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诊断与防制
2019-01-05张涛
张涛
(甘肃省华亭市畜牧兽医局安口工作站744000)
1 病例
2018年8月16日,平凉市某万只鸡的鸡场有几百只鸡突然死亡。多数鸡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不吃,鸡体消瘦,鸡冠发紫,排出绿色稀粪。病鸡蹲伏在地面或栖架上,可见伸颈张口吸气,低头缩颈呼气,闭眼呈痛苦状,病鸡蹲伏在地面或栖架上,可见伸颈张口吸气,低头缩颈呼气,闭眼呈痛苦状,鸡群中不断发出咳嗽声。
2 临床症状
多数鸡只表现精神不振,呈犬坐姿势。鸡体消瘦,鸡冠发紫。部分鸡排出绿色稀粪,多因衰竭而死亡。发病初期,常有少数鸡只突然死亡。鼻孔内有分泌物,半透明状,流泪,持续性流鼻液及出血性结膜炎。其后表现为特征性呼吸道症状,即呼吸时发出咯咯音并伴有湿性啰音,咳嗽,有喘鸣音。病鸡蹲伏在地面或栖架上,可见伸颈张口吸气,低头缩颈呼气,闭眼呈痛苦状。鸡群中不断发出咳嗽声,有的伴随着剧烈咳嗽咯出带血的黏液或血凝块,当鸡群受到惊扰时咳嗽更为明显。
3 病理变化
本病主要典型病变在气管和喉部,病初喉头和气管黏膜充血、肿胀,高度潮红,有黏液。进而黏膜发生变性、出血和坏死,气管中有含血黏液或血凝块。鸡群中突见有鸡死亡,1~3d后,患病数急剧增多[1]。检查口腔时,可见喉部有灰黄色或带血的黏液,还有干酪样渗出物,病重鸡气管或支气管有多量渗出物。鼻咽部有黄白色血性分泌物,有时见有流泪现象,眼结膜肿胀、增生、坏死,角膜混浊[2]。
4 诊断
病原微生物通过带毒鸡(蛋)等传播,康复鸡和接种过疫苗的鸡均可在较长时间内散发病毒。临床症状较为典型,如张口呼吸,气喘,咳嗽时咳出带血的黏液,喉头及气管上出血明显。病鸡消瘦,有时排出绿色稀粪,多因衰竭而死亡。根据上述症状和鸡群的病史等可做出初步诊断。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某些呼吸道传染病,如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相似,易发生误诊。因此,对本病应进行几方面检查综合诊断。
5 预防与治疗
5.1 预防
免疫是养鸡场预防主要传染病的有效方法。对于该病的防治应坚持以疫苗免疫接种为主的综合性措施,通过给鸡体接种抗原物质,刺激鸡体使之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提高鸡群对该病原微生物侵袭的抵抗力。对该病的预防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坚持严格隔离、消毒等措施,全进全出是净化本病的根本方法。同时,做好养鸡场的消毒是控制和消灭病原微生物、防止鸡群发病的有效措施。
因此,鸡场应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防止病原侵入,增强鸡群特异性抵抗力,避免将健康鸡或接种疫苗的鸡与易感鸡混群饲养,同时要注意避免不同日龄的鸡只混合饲养等,是防治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关键措施[3]。
(1)在本病流行早期能及时做出正确诊断,立即对尚未感染的鸡只接种疫苗可减少死亡。易感鸡切不可与病愈鸡、来历不明的鸡接触。新购进的鸡必须用少量的易感鸡与其做接触感染实验,隔离观察两周,易感鸡不发病证明不带毒,可以合群。采用全进全出制,对鸡舍进行彻底消毒,减少由于病毒在鸡舍的遗留造成的疾病传播。
(2)加强饲养管理,补足营养,加强鸡舍通风换气,保持干燥,防止过度拥挤。加强消毒,保持鸡舍饲喂用具和环境的良好卫生,防止环境中病原的相互传播。发生此病要尽快清除传染源,迅速淘汰病鸡,隔离易感鸡群,对发病和死亡的畜禽应进行严格处理,防止疫病扩散。
(3)病愈鸡不可和易感鸡混群饲养,本身有可能还在带毒、排毒,要严格控制易感鸡与康复鸡接触,最好将病愈鸡淘汰。
5.2 治疗
目前对本病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对发病鸡可以对症治疗,控制疾病传播,防止继发感染。
5.2.1 西医疗法
处方一:链霉素5万~10万IU,注射时加适量的水,一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d。呼吸困难时也可以一次肌肉注射20%的樟脑注射液0.5~1ml。吗啉胍20~40g,拌入100kg饲料中喂服,连喂3~5d。
处方二:喉支消饮水投服,袋/250只鸡,1次/d。卡那霉素饮水投服,250kg/袋,上下午各饮一次,以上药物连用4d。
5.2.2 中医疗法
方剂一:鱼腥草、连翘、龙胆草、板蓝根各1.5g,桔梗、半夏、贝母各1g,金银花、甘草各0.5g,共研为细末,混合饲喂,每只鸡每天2g,连喂5d,效果显著。
方剂二:双花20g、连翘60g、牛黄4g、板蓝根60g,加水煎药液200ml,给鸡饮水,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治愈率可达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