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痢疾病的防治措施

2019-01-05李志美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螺旋体痢疾菌素

李志美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262200)

猪痢疾有称为血痢,病原是猪痢疾密螺旋体,本病常发生于7~12 周龄的猪,但也能见于仔猪和成年猪。

1 发病机理

猪痢疾是由于猪结肠和盲肠里的各种厌氧菌和厌氧性的猪痢疾短螺旋体的协同作用,促进了短螺旋体与结肠和盲肠的上皮细胞紧密相连。猪痢疾短螺旋体能产生溶血素,由于溶血素、内毒素(诱生促炎细胞因子,使结肠发生增生性病变)和脂寡糖等毒力因子的共同作用,导致肠黏膜变性、发炎,黏膜上皮细胞过度分泌黏液,以及黏膜层表面点状出血,继续发展使上皮细胞脱落并侵入黏膜下层和固有层,使粪中带血。肠炎诱发了机体内的体液和电解质不平衡,结肠黏膜吸收内源性分泌液的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腹泻,急性病例常因发生脱水、酸中毒和急性休克死亡。

2 相似疾病的特点

在发生的猪肠道疾病中,有些肠道疾病易与猪痢疾相混淆,同时也经常与其他肠道病原感染一起发生。如猪结肠螺旋体病,主要发生于刚断奶仔猪和刚混群的保育猪,病变局限于结肠,是一种由结肠菌毛样螺旋体引起的温和型结肠炎,排绿色或棕色水样或黏液状粪便,一般很少出现血便。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菌引起,主要是发生于6~20 周龄断奶后的生长肥育猪和后备种猪的一种腹泻病,病变部位主要在小肠,小肠末端处及相邻的结肠处的肠壁增厚、黏膜隆起、肠管变硬外观似胶皮水管样,急性的常发生于120日龄以后的后备猪及肥育猪,排黑色柏油状粪便,慢性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出现轻微的腹泻,排灰绿色的疏松、稀薄直至水样粪便。仔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引起,多发生于断奶后30~60日龄的仔猪,病变可见大肠有典型的深层溃疡性、坏死性,肝有小点坏死、脾脏肿大、其他实质性器官和淋巴结出血、坏死。另注意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病、大肠杆菌病等肠道腹泻的特点,并做好鉴别诊断。

3 疾病的综合防治

本病目前无有效的疫苗,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和消毒卫生工作尤为重要。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对猪场及圈舍做到及时彻底清扫和消毒,粪便污水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猪饲饮器具及运输工具等定期消毒,做好灭鼠、驱蚊蝇的工作。时间证明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是防制本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微生态活菌制剂能够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调整并能维持肠道内微生物菌群平衡、降低养殖环境和肠道内致病微生物的数量,补充肠道内常在微生物、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对发生疾病的猪应及时采取肌肉注射和通过饲料及饮水给药治疗,可选对猪痢疾有特效药,如痢菌净、泰乐菌素、林可霉素、多黏菌素等,一般用药 5~7d 就见疗效,注意对脱水严重的病猪需要通过静脉或腹腔进行补液,治疗效果明显。

猜你喜欢

螺旋体痢疾菌素
颅内感染患者使用多黏菌素B致皮肤色素沉着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广州市鼠类动物钩端螺旋体的感染调查
猪痢疾的诊断和防治
检测中生菌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TP-ELISA和CLIA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作用及准确性分析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泄泻与痢疾鉴别源流探析
印度用超强抗生素养鸡
多指标测定黄曲霉毒素B1和伏马菌素B1联合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