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干预效果
2019-01-05董琦
董琦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各种中老年疾病也随着逐步提升,为了进一步提高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但要对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同时还应通过全面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改善疾病预后效果,为患者生命质量提供更多的保障。糖尿病属于中老年人群的多发性疾病,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极易引发心血管疾病以及肾脏疾病等,对患者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1-3]。因此,为了对如何有效改善糖尿病疾病的临床治疗预后效果进行研究,作者就糖尿病患者常规护理与延续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2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研究对象各项生理指标均符合糖尿病疾病诊断标准, 排除有严重精神及意识障碍问题、身体脏器功能障碍及慢性疾病史者。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2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66例、女54例, 年龄24~70岁, 平均年龄(44.5±8.6)岁,平均病程(3.8±1.6)年。观察组患者中男68例、女52例, 年龄26~72岁, 平均年龄(46.9±8.4)岁, 平均病程(3.9±1.8)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疾病情况常规检查与监测、基础健康教育、给药护理以及病区环境维护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主要内容为:①建立档案。为患者建立延续护理工作档案,对患者相关情况进行记录与追溯。②自我监测。面向患者开展疾病知识专题讲座、疾病健康知识学习等活动,使患者能够有效掌握血压、血糖等相关生理指标的检测方法,同时对疾病指标自我监测的重要性向大家进行重要讲解,使其对此给予充分重视,也为疾病的后续治疗提供必要依据。③遵医用药。针对糖尿病持续用药治疗的原理及思想意识对患者进行细致讲解,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学习并掌握胰岛素的规范化使用方法,严格把握药物的用量及服药禁忌事项,并且根据病情的变化情况进行药量的调整[4]。④饮食护理。结合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饮食护理方案,使其保持营养摄入平衡,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对饮食内容进行适当调整。⑤运动护理。为了保证患者在治疗及预后期间的良好体质情况,需引导患者进行相应的运动护理,通过耐心讲解使患者认识到适当运动对于疾病治疗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促进作用。积极进行慢跑、散步以及太极拳等相关舒缓性运动,并且为患者安排最佳运动时间[5]。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 mmol/L);②血糖控制水平;③护理依从性。护理依从性评价内容具体包括饮食合理性、遵医用药情况、定期自我监测及定期复查情况, 共20个条目, 每个条目分为3级(0分:不为, 1分:偶尔, 2分:经常), 满分40分, 依从性好:>36分;依从性一般:25~35分;依从性差:<25分。护理依从率=(依从性好+依从性一般)/总例数×100%。④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通过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估, 分为满意和不满意, 满意度=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比较 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FBG为 (7.7±1.6)mmol/L、2 h PBG 为 (7.9±2.2)mmol/L、HbA1c为(5.7±1.7)%, 对照组分别为 (9.8±1.7)mmol/L、(9.6±2.8)mmol/L、(7.6±1.8)%。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比较 对照组护理依从性好40例、依从性一般53例、依从性差27例;观察组护理依从性好67例、依从性一般53例、依从性差0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满意118例、不满意2例, 满意度为98.3%(118/120), 对照组患者满意96例、不满意24例, 护理满意度为80.0%(96/12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4 两组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3.3%(4/12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22/1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我国糖尿病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多发性疾病,该疾病的病因主要与患者体质有关,随着年龄增长体质下降,因此中老年患者居多。由于患者自身智力和记忆力均处于衰退状态,临床上常无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甚至被其他慢性疾病的症状所掩盖。现阶段临床中通常采取给药方式进行疾病治疗[6-8]。糖尿病的发病年龄出现了年轻化的发展趋势,情况并不乐观,应加强对疾病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的有机结合,从而有效改善疾病的预后效果,减轻患者身体负担与经济压力。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工作具有连续及系统性等特点,因此一定要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延续护理在传统的基础性护理内容之外,强调对患者病情的追溯管理,如患者遵医用药、合理饮食、定期自我监测及定期复查等情况[2,3]。护理人员针对不同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能够使患者充分意识到延续护理及自我护理的对于疾病治疗的重要性,有效防止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护理风险事件,降低并发症的产生,最大限度促进患者健康,全面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9,10]。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工作机制的日益完善,糖尿病的延续护理内容持续优化,目前已经广开始应用于各地临床中 ,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延续护理干预后,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血糖控制水平、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应用延续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疾病预后效果,降低护理风险,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