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19-01-05孟丹妮
孟丹妮
妇科恶性肿瘤在众多女性疾病中为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妇科疾病,其通常包括卵巢恶性肿瘤、子宫颈恶性肿瘤等多种类型。现阶段,我国治疗此种疾病的主要方式为手术治疗和化疗,但这两种治疗方式均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对患者自身的机体平衡会产生一定的破坏性,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开始涉及到越来越多的方面,对其治疗不再仅仅局限于生理方面,而是更加注重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心理护理及社会护理,并且将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广泛地应用到患者治疗的临床评价中[2]。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接受子宫切除、广泛子宫切除、广泛子宫切除+淋巴清扫等手术,且于研究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以确保研究顺利进行,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3~68岁, 平均年龄(50.5±5.9)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9~65岁, 平均年龄(49.0±6.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诊治以及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 具体方法如下:①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初步评估, 并针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开展健康教育。当患者得知病情后, 往往会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 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及其家属普及相关知识, 针对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的讲解[3]。②针对患者的消极情绪开展积极引导, 不断鼓励患者, 通过向患者分析成功案例来增强其治疗的信心。引导患者家属多陪伴、关怀患者, 让患者内心充满安全感,使其更加积极地配合医院进行治疗。③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 护理人员要鼓励其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使其能够积极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 改善患者面对术后生活的心理状态[4]。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在手术治疗后1个月, 参考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30问卷(EORTC QLQC30)对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测评。其中生活质量主要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整体功能, 总分100分, 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②采用SAS和SDS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心理情况进行评价, 以我国的常模上限为界, SAS标准分≥50分为有焦虑症状, SDS标准分≥53分为有抑郁症状, 分数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③化疗期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疲乏、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按临床症状分为轻、中、重度3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49.87±4.76)、(68.32±4.29)、(53.03±3.97)、(50.98±3.78)、(68.34±5.08)、(53.49±4.70)分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28±3.76)、(55.43±4.80)、(47.53±4.99)、(46.97±3.28)、(59.96±5.15)、(41.22±3.98)分 , 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SAS、SD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SAS、SDS 评分分别为 (53.3±10.3)、(56.8±9.2)分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1±9.5)、(61.4±8.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3 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轻度24例、中度16例、重度10例, 疲乏轻度34例、中度10例、重度6例, 腹泻轻度34例、中度10例、重度6例;对照组患者恶心呕吐轻度12例、中度18例、重度20例,疲乏轻度22例、中度16例、重度12例, 腹泻轻度22例、中度16例、重度12例。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几年来,我国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人数逐年增加,并且在世界发病率中占据较高地位。我国目前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为手术切除或化疗治疗[5]。但是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后,虽然病情有所好转,但其在化疗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负面心理等,均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方面,患者的存活率不再是衡量治疗成功与否的唯一指标,医院开始更多地关注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6]。因此,越来越多的妇科肿瘤专家着重研究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减少手术治疗对患者心理的不良刺激,引导其主动配合治疗,减轻患者在化疗期间的各种不良反应,能够极大地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同时,护理人员能够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的心理症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对于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地解决,从而能够改善患者消极的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开始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医院不再只关注于患者的存活率,而是开始对其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给予更多的关注。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取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有效地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在化疗期间的各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