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副结核病的诊断与防控

2019-01-05

新农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皱襞病理变化牛群

魏 强

(山西省广灵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山西 广灵 037500)

牛副结核病是由牛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牛的慢性病,常表现为慢性增生、肠炎和消瘦,严重影响了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能力。而且当前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给养牛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牛副结核病的诊断和防控是当前针对此病所必要的,需要提高警惕。本文主要针对牛副结核病的诊断和防控方面的归纳和总结,旨在可以通过本文可以为广大养牛场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牛结核病通常称为副结核性肠炎,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表现为慢性肠炎,持续性腹泻、体重迅速减轻、弥漫性水肿,产奶量和繁殖力下降等症状的重要传染病。随着奶牛和肉牛的养殖规模逐渐增加,养殖密度逐渐增加,这就导致发病率逐渐升高。甚至有人也因为食用牛肉和牛奶等制品而感染。本病诊断与防控非常重要。

1 病原简介

副结核分枝杆菌,为长0.5~1.5微米,宽0.3~0.5微米的革兰氏阳性小杆菌,具有抗酸染色的特性,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似。病原体常在粪便中呈现团状或丛状。病原菌不容易培养,使用Herrold氏培养基培养,能够生长出半球形的无色透明的菌落,表面光滑,直径在1毫米左右。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直径增加到4~5毫米。这时候的菌落表面不光滑,外观似乳头状的。

2 诊断方法

本病的诊断需要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技术。

2.1 根据临床症状诊断

观察病牛的临床症状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的一部分。牛在感染副结核分枝杆菌后最初仅仅表现为食欲下降,机体消瘦,乳汁分泌减少或者停止泌乳。在经过长时间的感染后,病牛才逐渐出现了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长期反复出现的下痢,久治不愈,严重时可见病牛排粪时呈现出喷射的状况,粪便具有恶臭味,并在其中可见有一些黏液和气泡。病程较长的病牛会出现消瘦和贫血,这时的牛精神不振,喜卧,眼窝塌陷,有明显的脱水表现。通过这些临床症状可以做出初步诊断。

2.2 根据病理变化诊断

病牛的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消化道和肠系膜淋巴结。通常是在十二指肠开始就出现脑回样皱襞,一直到空肠、回肠、结肠都存在这种皱襞。甚至在有的牛直肠部位也可以发现有这种皱襞。皱襞使得肠壁增厚,肠系膜淋巴结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肠系膜水肿。通过病理变化可以进一步诊断。

2.3 实验室技术诊断

2.3.1 病原学检测 对发病牛进行病原学检测是最直接的诊断方法,主要是通过细菌的染色镜检和分离培养。对副结核分枝杆菌一般使用萋尔-尼尔逊抗酸染色法染色,染色后的病原菌表现为红色,其他细菌染色后呈现蓝色。对病原菌分离培养也是常用的诊断方法,但由于不同阶段的病程中副结核分枝杆菌排出量不同,因此本方法敏感性高低不同。

2.3.2 直肠黏膜粪便检测

这种方法是将病牛直肠内的粪便清除后,取直肠深处的粪便进行涂片镜检,使用抗酸染色法染色。本方法具有操作方便,速度快的特点,是非常适用的诊断方法。

3 防控方法

本病的防控一般是要注重饲养管理,在日常饲养过程中要给予牛适合的草料和饮水,确保牛群能够摄取到充足的营养物质,能够有足够的免疫力。在场外购买牛时需要在进场后隔离检疫,在确保健康后方可入群。如果在牛群中发现有牛出现不断腹泻,而且治疗效果不好,应该及时进行诊断和排除,防止本病。在暴发疫情后的牛群应该及时进行隔离和淘汰,并且对牛群所处的环境以及器具等物品要彻底的清洗和消毒。牛舍在消毒后的1年内不能饲养。如果发病牛群中有犊牛产出,应及时将犊牛隔离进行人工喂养,并在1、3、6个月的时间段用禽的结核菌素进行检疫。如果为阴性则同健康牛一起混群饲养,如果阳性,就需要对病牛进行淘汰。

猜你喜欢

皱襞病理变化牛群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防治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与牛共眠
《中药皮炎片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图版
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MRI诊断价值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及CD45、CD72表达分析
康复新液在腋皱襞切口大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46 例经关节镜诊治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分析
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组织病理变化观察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症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