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的建议对策

2019-01-05李锋

医药前沿 2019年1期
关键词: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

李锋

(淄川区寨里中心卫生院 山东 淄博 255000)

卫生防疫系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便开始了有偿服务,因表现出日益增多的态势,使得防疫系统无偿与有偿服务项目之间出现不平衡的现状。目前国内各级疾控防控中心实验室在应对突发事件与重大传染病中依然不具备较高的应急能力,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我国现行体制、相关设备仪器与人员等均存在一定的关系,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相关设施服务、理论指导缺乏,因此造成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进行受到严重影响。为提高疾控中心防控能力,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必须建立健全疾控中心网络体系,增加资金投入,使疾控中心各项工作能合理开展,最终提升我国处理突发疫情的能力。

1.疾控中心简述

我国《中华人们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规定:医疗机构肩负着管理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任,落实相关工作职责,在草拟传染病防控工作规定、程序与制度规章的基础上,开展各项工作。另外,还应在特定范围内,掌握传染病疫情,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采集流行病学样本,以确保调查工作落实到位;同时,还需不定期或者定期组织宣教活动,不断向民众宣传疾病卫生知识。借助教育讲座与技能培训等形式,增强相关工作者的技能水平,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使防控工作高效顺利地开展。

2.强化疾控中心建设的对策

2.1 疫情及时监测与上报

一般传染病可分为为三种类型,即甲类、乙类与丙类,其中甲类包括霍乱、鼠疫等;乙类包括狂犬病[2]、猩红热和非典型性肺炎;丙类则包括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与流感等。包含甲乙类中的非典型性肺炎等传染病,上报时限为2h;乙类与丙类疑似传染病或传染病患者,上报时间为24h。

2.2 建立健全制度规章

建立传染病监测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方面涉及人工咨询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健康宣教与职业防护等;监测制度方面则包括食源性传染病监测、传染病表现、脊髓灰质炎监测制度等。

2.3 完善疾病防治体系

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内容主要是提供淋病、艾滋病与SAS等传染病咨询监测工作,包括构建病毒性肝炎、肺炭疽、鼠疫与猩红热等防控工作制度。为使传染病防治体系得以完善,需做到以下两点,其一、调节预警和监测系统。将监测传染病早期症状作为早期预测传染病的前提,为达到动态监测传染病的目的,使疫情判定准确性得到提高,必须改善监测预警体系,以便于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其二、提高疾控中心诊断疾病的能力,在建立质管控制小组的前提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细分工作流程,譬如建立细菌学组、分子生物学组等,明确每一小组的任务,以保障疾病防控中心的日常工作能顺利开展。

2.4 壮大防治队伍

疾控中心牵头建立传染病专家队伍,队伍成员来源于各个医院的急诊科、保健科、重症监护室、检验科与感染科等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高级职称人才。防治队伍通过积极探讨,共同制定疾病防治方案与工作预警,作好动态疫情监测,上报传染病信息,落实消毒隔离、职业防护等措施。

2.5 提高健康教育

强化健康宣教能尽快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使广大群众能对传染病形成正确的认知,以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高效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借助网络平台、电视、报刊等便利性,积极开展疾病宣传活动,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深入推广传染病防治知识,包括传染病患病机制、传播途径[3]、高发期和主要病原体等,使民众掌握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防治意识。

2.6 设立异常处理机制

在建立传染病异常处理机制的前提下,疾控中心应当为尽早发现传染病奠定基础,以确保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传染病,防止其大规模传播。客观上来说,若临床症状接近的病例短期内呈逐日递增的态势,则疾病防控中心的相关专家应及时联系临床科室管理者,进一步研究这一现象,并将应急预案作为指导,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另外,还需研究及调查流行病学,尽快完善各项标本检测工作,尽快向上级汇报疫情,以最大程度控制疫情进展。

2.7 培训疾病防控知识

疾控中心需将培训计划尽快制定出,组织有关机构人员参与CDC或卫生部门开展的培训工作;此外,还应通过考试答卷、讲座等方式培训疾控知识,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传染性疾病的规章制度、卫生部门要求、法律法规和工作问题等,以增加疾控中心相关工作者的认知及了解,进而更负责地投入到疾病防治工作中,维护防治效果。

2.8 积极应对突发疫情和重大传染病

在防治疾病的前提下,积极应对乙型脑炎、季节性流感、霍乱与麻疹等突发疫情和重大传染病。通过政府与卫生部门的严格监督,禁止出现信息迟报、错报和漏报等情况。对于疑似病例进行专区管理,严格落实消毒隔离以及职业防护等工作,包括应急接种与预防接种工作,防止疾控中心出现院内感染。

3.结语

当下我国多数地区已构建趋于完善的疾控中心,此类疾控中心在防治各类传染性疾病中发挥出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防控人员业务水平较低、应急处理能力不强等,使得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成效无法进一步提高。对此,相关部门应当在加强疾病防控中心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开展规范的培训使防控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并积极吸收成功的经验,提升应对与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最终有效防控传染病,保障广大民众的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疾控中心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干预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疾控中心理化检验人员职业危害分析及防护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完善疾控中心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策略研究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